郭紅曉
摘 要 隨著我國交通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公民生活水平以及質量都有明顯的提升,對于汽車的需求量逐漸加大,私家車數量也呈上升趨勢,一定程度上給我國交通事業(yè)帶來壓力,而交通安全事故隱患也在不斷增加。近年來,交通事故頻頻發(fā)生,無疑是較為棘手的問題,相關交通部門以及駕駛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找出有效措施予以針對性解決,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盡可能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率。
關鍵詞 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措施
1 良好的駕駛習慣對于安全駕駛的重要性
針對導致事故頻發(fā)的各種原因,汽車駕駛員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只有良好的駕駛習慣才能保證安全駕駛。遵守交通法規(guī),認清各種指示標志。時刻掌握汽車車況,不開病車壞車,定期對車輛進行保養(yǎng),增加安全性能。熟悉各種道路信息。雨天,雪天更要減速慢行。擁有良好的駕駛習慣,遵守交通法規(guī)。汽車駕駛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時常會有危險發(fā)生。因此更要掌握處理危險的各種駕駛技能,準確利用后視鏡等現代化通訊手段判斷危險的來臨,并應對突發(fā)狀況作出及時有效的反應,化解危機。
2 駕駛員自身素質與安全駕駛的關系
2.1 生理素質與安全駕駛的關系
駕駛員生理素質主要自身體力、視力以及聽力等,在駕駛過程中,需要駕駛人員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其中體力與疾病對汽車安全行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駕駛員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能夠保證車輛安全行駛。一旦駕駛員體力已經超出正常負荷,駕駛員就會感到疲憊,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安全隱患,降低了駕駛人員操作反應速度。從道路安全法律來看,禁止駕駛人員疲勞駕駛。另外,駕駛員患有一些疾病,為了避免出現安全事故,不能駕駛車輛上路。
2.2 心理素質
駕駛員實際駕駛過程中,其心理素質因素對于駕駛安全也有一定影響。心理素質主要表現在情緒以及相應的注意力。積極的情緒無疑會使機體興奮,但過于消極的情緒無疑使人精神萎靡。駕駛員應該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確保道路行車安全,使其得到一定保障。駕駛員安全駕駛的主要因素是注意力,其在進行駕駛過程中,應該對注意力進行合理地控制,避免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駕駛員動機行為應該是以安全駕駛為首要目標。
2.3 專業(yè)技能與安全駕駛的關系
專業(yè)技能就是指駕駛員掌握的基礎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第一,基礎知識包含了駕駛員對交通安全法律、安全駕駛常識以及事故發(fā)生后的急救處理知識等,需要駕駛員通過學習,才能提升自身專業(yè)技術能力;第二,實踐操作技能包含了駕駛人員對汽車的控制能力,比如控制好車輛制動、合理使用燈光等,能夠汽車的空間位置繼進行合理判斷。但是根據汽車實際運行情況,有的駕駛人員由于沒有掌握基本的專業(yè)技能,導致出現安全隱患。
3 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的策略
3.1 汽車駕駛員的身體素質與反應能力
身體素質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就是心理素質的穩(wěn)定,在遇到危險情況的時候只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能保證身體素質的正常發(fā)揮。因此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駕駛的安全,然而在汽車駕駛中駕駛員也不能玩手機、打電話、與人攀談等,這些都會影響駕駛員的注意力。一旦汽車駕駛員的注意力受到了影響,汽車駕駛員便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夠很好處理突發(fā)的變故,影響對危險的感知,進而影響到駕駛的安全系數。
3.2 減少信息丟失,提高行車安全性
信息丟失一般是指在汽車行駛證,由于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響,使汽車駕駛員將部分信息忘記。進而使得汽車駕駛員不能很好的進行交通突發(fā)情況的有效處理。汽車駕駛員在駕駛汽車時,應全神貫注,減少信息丟失的可能性。由于各個駕駛員的個體差異性,生理機能反應各不相同。所以汽車駕駛員在行車中,對于駕駛環(huán)境中的信息處理能力要進行有效的提高,使信息的處理速度和傳遞速度滿足汽車駕駛員的實際情況。行車中,有效的減少信息丟失,可以提高汽車駕駛員汽車駕駛的安全性,也使得行車安全得到了提升。
3.3 準確判斷前方道路情況
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會受到各種因素干擾,導致錯誤判斷前方路況信息,因此,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駕駛員應集中靜力,防止信息丟失,并采取正確處理方式,避免事故發(fā)生。除此之外,汽車駕駛員在出行前還要關心未來天氣情況和道路交通信息,在雪天、霧天和雨天等特殊天氣出行時,雪天路滑、霧天視線不清晰等因素造成駕駛條件十分惡劣,駕駛員要降低行車速度,及時調整行程,為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3.4 嚴禁汽車駕駛員酒后駕車
觸覺能力低。飲酒后駕車,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手和腳的觸覺較平時降低,往往無法正??刂朴烷T,剎車及方向。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飲酒后對光、聲刺激反應時間較長,不能反應動作的時間也相應延長,感覺器官和運動器官如眼、手、腳之間的配合功能發(fā)生障礙,因此,無法正確判斷距離、速度。視覺障礙。飲酒后使視力受損,視像不穩(wěn),辨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發(fā)現和正確領會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同時飲酒后視野大大減小,視像模糊,對處于視野邊緣的危險隱患難以發(fā)現,容易發(fā)生事故。
3.5 在緊急避碰時采用緊急制動
所謂緊急避碰是指在汽車行使中駕駛員對意外出現的路障(車輛、行人等)采取緊急措施避免碰撞。在出現此現象時,有的駕駛員采用緊急制動,但是此時進行緊急制動已經來不及了,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這是駕駛員的錯誤認識所導致的錯誤處理方法。那么,如何規(guī)避緊急避碰風險呢?這需要駕駛員掌握相應的避碰技巧和應變能力。可概括為“定、打、正、剎”?!岸ā?,即確定方案。究竟是向左還是向右緊急方向機動;“打”,向已選定的路障一側緊急打方向,打向時既要有力,又要防止動量過大;“正”,在車頭能避開路障的瞬間迅速回正方向盤,擺正車位,消除打向時車輛的側向慣性;“剎”,當車速過快時,不可采取緊急制動,只能看情況進行點剎或連續(xù)點剎。要充分利用視力廣角,必要放棄進行連續(xù)緊急方向機動這一“求生”機會。
3.6 掌握汽車安全性能,養(yǎng)成良好的駕駛習慣
第一,要充分掌握汽車的安全性能。由于汽車安全行駛系統(tǒng)非常復雜,涉及多方面的內容,并且不同因素是相互聯(lián)系和影響的,在一定條件下會出現變化。在當前我國交通行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前提下,車輛不斷增加,為了降低車輛事故概率,駕駛員要掌握汽車安全性能。
第二,養(yǎng)成良好的預見習慣。由于汽車安全事故具有不可預見性,為了保證汽車安全行駛,駕駛人員在行駛過程中,要根據道路周圍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和判斷,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避免駕駛出現不必要的失誤。對安全預防習慣而言,就是駕駛員在日常行駛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良好習慣。這對駕駛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駕駛人員需要對人、物、天氣、路況等進行準確的分析和判斷,時刻提醒自己謹慎行駛,隨時進行減速或者剎車,最大限度降低突發(fā)安全事故出現的概率,保證安全行駛。
3.7 忽視復雜道路的行駛特殊性
復雜道路主要包括繁華街道、山區(qū)道路及鄉(xiāng)間小道等的安全行使。在繁華街道上,注意點不能只固定在前車上,應以2-3輛前車為目標緊緊鎖定,并保持安全尾隨距離。即使在人員稀少時的街道也不能麻痹大意,更不能開快車。進入學校門口及胡同時,應降低速度,并隨時準備采取應急措施。
進入山區(qū)道路,準備工作一定要充足,比如隨車工具、防雨雪設備,冷卻水、燃料、潤滑油、制動液、三角木等。進入山區(qū)前要對車輛進行維護檢修,確保性能完好。上坡前,應判斷坡道的坡度大小,如果上坡中途無法換擋時,應提前換入中速擋或低速擋,切不可等車速過低時再進行減擋。上坡道轉彎時,應提前減速減擋,靠右側行駛,并注意不斷鳴喇叭,不得在轉彎過程中換擋。下坡行駛應盡量使用發(fā)動機制動控制車速,避免過多使用行車制動。通過便橋、險橋前,應認真觀察便橋,險橋和橋面狀況,必要時停車下車察看,確保估測精確。
4 結論
汽車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良好的駕駛習慣,遵守交通規(guī)則,定期給車輛做保養(yǎng)和檢查,提升天氣信息和路況關注程度,特別在雪天、雨天等特殊天氣出行時,減緩速度,提升自身預防事故的綜合能力,真正實現安全出行。
參考文獻
[1] 胡智勇.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能力的途徑分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4):102.
[2] 洪愛軍.提高汽車駕駛員預防事故的能力的途徑分析[J].時代汽車,2017,(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