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編者按】春節(jié),歷來是中國人闔家團圓和走親訪友的重要節(jié)日,酒更是不可缺少的年貨。無論是曾一路高歌猛進的白酒,還是歷盡坎坷、百折不撓的啤酒、葡萄酒,在新春到來之即,都總結了上一年的得與失,定下了新一年的戰(zhàn)略思路,拉開了新一輪的布局,前方風景或許還不明朗,邁出的步子卻一直堅定。
酒,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傳,早在5000年前,中國就有了釀酒的歷史。而且,經過漫長時間的演變,酒文化也開始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形成,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可以說,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而在眾多的酒中,白酒占比最重。2019年1月1日,2018年酒仙網飲酒大數據報告新鮮出爐。數據顯示,2018年酒友們共喝掉48014045瓶酒。在中國的酒友心里,白酒消費仍然居于絕對的主體地位,以70.98%的超高占比遙遙領先,八大名酒表現依然強勁,地位無可撼動。但各種酒類因受消費結構、經濟形勢、消費需求等變化的影響,又呈現出不同的行情變化。新年伊始,各家酒企在總結得失的同時也拉開新一輪的布局。
白酒:依托品質品牌,贏一場廝殺
2018年白酒行業(yè)關鍵詞可以概括為“價位換檔、寡頭格局”。從2015年開始,經濟狀況向好,白酒需求回暖,茅臺、五糧液以及國窖1573作為高端白酒終端零售價持續(xù)走高,自身高速發(fā)展的同時給次高端和終端白酒品牌提供了足夠的價格空間,帶動了行業(yè)整體向上高速發(fā)展。提價、穩(wěn)價是2018年眾多名酒企業(yè)的核心策略。為了搶食市場空間,一線品牌加快了渠道下沉的速度,其品牌和綜合實力的優(yōu)勢,也對二、三線和中小白酒企業(yè)形成擠出效應。分檔次來看:高端白酒集中度最高,茅臺、五糧液市場占有率達80%,剩余20%由國窖1573和夢之藍瓜分,行業(yè)格局穩(wěn)定;次高端白酒“廝殺”較為激烈,劍南春、郎酒、夢之藍為43%,伴隨次高端擴容,各大品牌持續(xù)發(fā)力,后續(xù)排位或存變數;大眾酒則呈擠壓式競爭,品牌眾多,預計未來品牌知名度低、渠道力弱的酒企將被淘汰,集中度逐步上升,整個白酒行業(yè)也將走向品牌集中化。
有人認為,隨著2018年下半年開始宏觀經濟放緩,白酒的周期性又顯現出來,估值率先回落,然后逐漸反映到企業(yè)報表端,目前可以預見到今年上半年整個企業(yè)的財報表現都不會樂觀。但就在這樣的經濟大環(huán)境之下,多家酒企仍明確表示要“高質量發(fā)展”。茅臺和汾酒提出了20%的增速目標;茅臺醬香酒要沖擊百億;五糧液說要兩位數增長;瀘州老窖表示不論多難,一定要實現增長;古井則踏上了200億的征程……毫無疑問,這將導致行業(yè)分化的進一步加劇,擠壓的烈度恐怕會超過以往。如何平穩(wěn)度過這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
品質與品牌是根本。品牌是價值、美譽度的結合體。通過歷史的宣傳,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公司的商業(yè)利潤也會相應提高。企業(yè)生存的根本是品質,所以要始終重視工藝研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深練企業(yè)“內功”。在茅臺2018年經銷商大會上,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多次強調“行穩(wěn)致遠”:要以穩(wěn)定的市場關系、穩(wěn)定的價格水平、穩(wěn)定的經銷隊伍、穩(wěn)定的消費群體,唱響文化與服務兩大主題。抓住品質與品牌兩大要害,著力穩(wěn)增長、促效益。這是茅臺2019年的基調。在2019年貴州省區(qū)經銷商迎新春座談會上,他再次強調,“醬香系列酒整體形象就在于這是一瓶好酒”。要通過加強品質和品牌管理,提升消費者的認同感,把它打造成一個好的品牌。
五糧液集團公司領導為2019年市場營銷工作指明了方向:“補短板、拉長板、升級新動能”,搶抓結構性機遇,共享高質量發(fā)展。系列酒是五糧液千億目標非常重要的板塊,在系列酒的品牌打造上,要向中高價位集中、向自營品牌集中、向核心品牌集中。五糧特頭曲作為五糧液系列酒板塊布局中高價位的次高端產品,承擔打造為40億乃至50億級大單品的戰(zhàn)略使命。而品質是五糧特頭曲承載這一戰(zhàn)略使命的底氣。
河南制曲第一人、仰韶酒業(yè)制曲車間主任張振科感嘆道,好酒是釀出來的。曲是酒之骨,人是酒之魂。制曲匠人最講究的還是“匠人匠心”。這種匠人、匠心、匠作的實干精神,是中國白酒振興的需要、是品質提升的需要、是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從行業(yè)競爭看,“品質+品牌”正在成為名優(yōu)白酒經營的新著眼點。實際上這一輪的競爭“廝殺”是品質+品牌的競爭,品牌力、產品力優(yōu)先于營銷力和渠道力。做品牌就是講故事。品牌價值構建和傳遞得到白酒業(yè)關注,中國白酒的新文化運動愈演愈烈?!爱a區(qū)價值+創(chuàng)新品類+品牌文化+戰(zhàn)略單品”成為中高檔白檔品牌價值構建新方法論。
做好青春市場。隨著90后年輕消費群體逐步進入市場,其正在成為當下的消費主力。2018年數據顯示,70后70前消費者,對大包裝的偏好超過小包裝。但是以80后為界,情況逐漸變得不一樣,80后對產品小包裝的偏好稍稍超過了大包裝及中包裝,95后對小包裝的偏好已大幅超過了大包裝和中包裝。受到這一趨勢的影響,諸多知名品牌已經紛紛推出100毫升左右的小包裝,譬如小郎酒100毫升裝,五糧歪嘴酒100毫升裝,洋河洋小二125毫升,瀘州老窖瀘小二125毫升等產品。越來越多的酒企在年輕消費市場上尋求突圍,在傳承基礎之上。近年來一些酒企已啟動預調酒、雞尾酒、果露酒等酒精飲料的研發(fā)工作,以引領中國白酒“時尚化”“年輕化”潮流,希望通過這些時尚化、國際范兒的體驗形式,傳遞中國白酒的傳統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內涵,讓中國白酒以創(chuàng)新時尚之姿贏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據阿里數據顯示,近三年網購“小而美”產品的金額快速上升,而人均消費金額卻沒有太大的差別,說明,“小而美”產品的消費人數的增加,而這些產品主要以網紅、原創(chuàng)獨創(chuàng)和潮牌三類為主,其中包含青春小酒的消費。
年輕人群是未來的消費的主群體,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把自我表達和默化表達的形式進行融合,完成一次舒適完美的溝通和自我溝通,誰能承載這一職能,誰就是這些新興人群的“菜”,而未來青春小酒一定要具備這些屬性,才會俘獲新興消費群體的心。青春小酒是近幾年新時代的產物,無論在消費群體、文化和價位上都區(qū)別于傳統的小酒,因此,傳統的做法已經很難支撐青春小酒的市場競爭。青春小酒的玩法一定要用新時代思維思考,新視角審視、新消費考量、新需求滿足、新媒體傳播、新方法應用和新工具打造。
打造多重渠道。渠道,對于酒企來說,既是銷售途徑也是品牌展示地。酒企正走向線上+線下、傳統+創(chuàng)新的全渠道融合建設之路。而終端價值占領,是變革的最大追求?!熬坡萌诤?酒文聯合+新零售”新維一體渠道是白酒新品類對消費群品類、文化雙重教育的關鍵實施路徑?!巴ㄟ^酒旅融合加速新品類消費體驗,酒文聯合打造深層價值,而新零售創(chuàng)新模式是市場未來核心級、新引擎,實現品牌化,市場化新的增長級?!币浴懊┡_文化館”為代表的新型零售端嘗試,讓消費者感受到了高端品牌承載的中國酒文化影響力。隨著阿里、京東等在酒行業(yè)的深入,白酒傳統銷售區(qū)域壁壘被打破,為了盡快布局更大市場,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與之達成合作。如茅臺集團全力支持并參與阿里舉辦的“9月9日天貓全球酒水節(jié)”活動,繼天貓茅臺云商旗艦店開業(yè)后,又與京東達成了更廣泛合作關系;近期郎酒就和京東達成了2019-2021年銷售額累計突破20億元的合作計劃;金種子也發(fā)布公告稱,將出資600萬元自建電商平臺。茅臺云商、五糧e店、洋河SFA,都很值得關注,并且對未來整個商業(yè)模式都會產生影響。事實上,名酒品牌官方旗艦店此后紛紛在天貓、京東成立,在獲得巨大銷量的同時,也成為企業(yè)推廣品牌、塑造價格標桿的重要平臺。
與茅臺、五糧液主要牽手平臺電商不同,瀘州老窖的數字化推進過程中,選擇了以社交見長的騰訊為合作伙伴。在騰訊助力下,瀘州老窖將發(fā)力“智慧零售”——依托騰訊“數據+內容+運營”優(yōu)勢,建設三位一體的智慧零售體系,以用戶體驗為切入點,在場景、運營、數據、技術等方面結合騰訊智慧工具,精準營銷,實現“找到消費者-認識消費者-觸達消費者”的數字化通路,更精準地為年輕用戶提供他們想要的體驗。這種“智慧零售”,或更多采取“中心化”模式——即提供智慧工具給合作方,幫助他們完成自己的迭代升級。
愛“拼”才會贏。新的一年,白酒行業(yè)整體下行與名酒集中度提升是既定事實,一場場整合與兼并的戲碼在登場,白酒跨區(qū)域兼并、國資推動的跨界整合、地方政府推動,以形成龐大酒業(yè)集團為目標的兼并整合案例不斷上演。比如,包括瀘州、邛崍、仁懷的白酒主產區(qū)多次以產區(qū)的概念集體亮相。在業(yè)內看來,當前的酒業(yè)競爭已不僅是單個企業(yè)、單個品牌單打獨斗的時代,中國白酒正趨于規(guī)模化和地域化,打造一個好的產區(qū)概念,將有利于整個地區(qū)白酒企業(yè)的發(fā)展??梢哉f,在當下的競爭環(huán)境中,并購是中小企業(yè)保持生存的有利法則,也是強勢企業(yè)快速擴張的重要助力。2018年,河南先后組織豫酒名優(yōu)骨干企業(yè)參加春秋季全國糖酒會、首屆中國華東國際糖酒會,舉辦了“老家河南·豫見中華”河南展團開館儀式、豫酒展覽展示、河南名酒推介會、豫酒轉型發(fā)展成果集中發(fā)布等重要活動;中國千商大會大連酒業(yè)峰會,舉辦了《中國皇溝馥合型白酒專家品鑒會》等影響行業(yè)的重要活動,讓更多的河南元素、河南聲音影響著中國酒業(yè)。1月11日,在“復興鷹城名酒助力豫酒振興”研討會暨平頂山市酒協二屆二次理事會上,平頂山市酒業(yè)協會在河南18地市中率先推出本地酒整合營銷方案,以大帶小、以名帶優(yōu),提升地產酒整體營銷水平的思路,得到省酒協豫酒振興戰(zhàn)略委員會各位專家的一致認可和理事會成員的大力支持。
文化是突圍利刃。十年品牌靠營銷,百年品牌靠質量,千年品牌靠文化。白酒能在眾多酒品中脫穎而出,有賴于傳統文化、社交禮儀的傳承,只要國人的飲食習慣不變,白酒銷量未來或有下滑,但絕對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白酒品牌也同樣以文化而流傳,因文化而形成生產力。汾酒集團董事會秘書長張琰光表示隨著中國名酒競爭的加劇,文化成為助推企業(yè)在競爭中突圍的一把“利刃”。當前傳統渠道終端營銷基本已經全部實施過了,在技術營銷“窮途末路”的時候,就到了文化營銷的節(jié)點。獲得受眾喜愛的酒企必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不是簡單的口感刺激,還要有品質和健康。在張琰光看來,酒企需要找到中國白酒的發(fā)展脈絡,通過融入歷史,進一步增強受眾對酒企的認知度。與此同時,保留古法釀造,使消費者能夠切身感受到釀酒工藝的不同,促使企業(yè)不斷提升產品品質。然后,通過立體的、全方位的體驗角度,增強與受眾的互動性。
像茅臺,從2015年至今,先后到美國舊金山、俄羅斯莫斯科、意大利米蘭、德國漢堡、南非開普敦、澳大利亞悉尼等地進行文化和品牌推廣,引起廣泛關注,被境外媒體評價為中國民族品牌主動融入全球經濟的精彩表現。在國家繪制藍圖下,茅臺面對世界高調亮相,其意義早已超越了茅臺企業(yè)本身。洋河夢之藍冠名第二季《國家寶藏》,五糧液創(chuàng)意宣傳片進駐央視,張弓酒入選100家老字號企業(yè)賀歲故宮……都是白酒與文化結合的典范。
而且,白酒還有一個最好的屬性定位,叫做沒有保質期的消費品,這一點就決定了白酒的生產、銷售和消費者的消費完全與其他消費品不同,購買白酒的消費者,除了滿足消費需求,還增添了投資需求。在大眾需求的驅動下,白酒企業(yè)的酒品類也變得多樣化,現在最常見的就是各大品牌出產的生肖酒。生肖酒的創(chuàng)意完美的集合了白酒的文化屬性,在白酒的消費品屬性上又添加了一層藝術品屬性。生肖酒作為酒企的非標產品,定價更高,需求更旺,逐漸成為了消費者眼中的投資品收藏品,也成為了白酒企業(yè)業(yè)績的蓄水池。
啤酒:不斷升級提質,過重重關卡
中國啤酒行業(yè)產量自2013年以來就開始下滑,2018年1-11月全國啤酒產量為3663.5萬千升,同比下降0.3%。行業(yè)分析師認為,中國啤酒行業(yè)高增長時期已過,行業(yè)逐步步入成熟期。因此,當前啤酒企業(yè)主攻方向是從“搶份額”向“求利潤”轉變。
集體漲價穩(wěn)市場。在2018年年初,不少國內龍頭企業(yè)開始提價,包括華潤雪花、青島、燕京等多家國內知名啤酒企業(yè)紛紛對旗下啤酒產品進行調價。這是啤酒行業(yè)近十年來的首次集體漲價。在大多數業(yè)內人士看來,此番集體漲價除了成本上漲的原因外,主要還是想通過提價,推動產品價格帶上移,以逐步彌補中國啤酒行業(yè)噸酒價格遠低于世界平均的不足。
發(fā)力中高端產品。在占據大眾化市場的同時,國產啤酒主流產品從過去十年不變的5元以下、3元為主的零售價位,逐漸實現升級。有報告分析指出,6-10元的中高端價位帶,將成為啤酒廠商集中發(fā)力的價格帶。細分來看,6-8元是中端價格帶,主要包括華潤的勇闖天涯,青啤的經典,燕京的清爽、鮮啤,嘉士伯的樂堡等。8-10元作為中高端的頭部價格帶,作為重點卡位價格帶,除各廠商推出的純生產品(部分終端價格定位在10元以上),華潤的勇闖天涯Super X,青啤的經典1903,燕京推出的帝道和漓泉1998,百威英博旗下的哈啤冰純,均體現各家企業(yè)對此價格帶的重視,有望成為啤酒行業(yè)的發(fā)力點所在。據權威機構預測,到2020年,國內中高端以上啤酒份額將在30%以上,其中高端占比13.5%,中高端占比17.2%。市場的成熟意味著群雄混戰(zhàn)的局面在不斷被打破,目前中國啤酒市場正不斷向品牌集中的方向發(fā)展,大型啤酒企業(yè)之間的高端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近日,青島啤酒12星座鋁瓶新品以12星座為主題,通過星座文化中的四大星象風、土、火、水,將12款酒分為四種主題系列,并巧妙地將天生有夢、天生有范、天生有顏、天生有愛四種生命語言植入酒文化,共同詮釋這款個性產品所帶來專屬宣言——天生驕傲。還發(fā)布了專屬的星座定制酒杯與星座禮盒,以為充分滿足多樣品質消費需求。配合年輕人消費喜好的啤酒,恰逢其會地迎合了潮流啤酒文化與時尚酒品包裝等新型消費需求。
優(yōu)化產能強優(yōu)勢。在弱勢區(qū)域,由于企業(yè)產能過剩現象嚴重,大量的不飽和產能無法得以釋放,生存壓力巨大,向大品牌集中是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一些大品牌企業(yè),如華潤雪花、百威英博、燕京啤酒、重慶啤酒等也紛紛關停了一些廠區(qū),提升資源利用率,集中優(yōu)勢,攻克優(yōu)勢市場的意圖顯著。如2018年9月18日,據華潤雪花啤酒(遼陽)有限公司員工介紹,“遼陽干”停產,“美月”也停產,啤酒廠將不再生產啤酒。有分析指出,雪花此舉是通過供給側的自我收縮,提升產能利用率,有利于品牌利潤率的提升。2018年12月21日,重慶啤酒發(fā)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優(yōu)化公司湖南區(qū)域供應鏈,提高區(qū)域生產效率和盈利能力,關閉其湖南常德酒廠。
開拓新零售渠道。有人認為,國產啤酒相對國產葡萄酒,在面對進口酒時更強勢,尤其是產品升級后,國產啤酒已搶回進口啤酒的部分價額,“這種趨勢是可續(xù)發(fā)展的”。但國產啤酒企業(yè)更要清醒地認識到,被中國市場認可的進口啤酒,已逐漸將中國元素融入產品中,價格也與國產啤酒逐漸接近,未來的競爭就體現在了品牌成本、生產效率、互聯網和大數據的運用。因此,國產啤酒企業(yè)要不斷進行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品質、口感的同時,依托于互聯網、大數據,用全方位的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進一步擴大啤酒在線下零售小店的市場份額。
葡萄酒:擁抱年輕群體,揚中國文化
2018年,進口葡萄酒開始出現降溫,數據顯示,2018年1-11月葡萄酒進口量67.07萬千升,同比減少5.1%。估計2018年葡萄酒進口量有小幅減少。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近幾年進口葡萄酒的迅速增長,讓進口葡萄酒的渠道和企業(yè)的增長速度甚至高于進口葡萄酒消費者的增長速度。進口葡萄酒之間的競爭以及持續(xù)走低的介格,正進一步壓縮進口葡萄酒相對于國產葡萄酒所具有的渠道利潤空間,這有助于引導部分渠道商重新考慮“進口”與“國產”之間的平衡。
對于國產葡萄酒而言,2018年卻仍是較為艱難的一年。國產葡萄酒幾大巨頭中,除了少數企業(yè)業(yè)績微增以外,其他依然呈現微降態(tài)勢。在此情況下,國產葡萄酒巨頭在背負巨大壓力之下,紛紛開啟變革之路,或積極混改,以新體態(tài)適應市場;或調整策略,用新品謀求發(fā)展。
2018年,長城深刻地洞悉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多樣化的趨勢,首次提出中國葡萄酒品牌化、國際化的方向,立足中國產區(qū)、中國風土,打造中國風味、中國品牌,弘揚中國文化。目前,桑干、五星、天賦、華夏、海岸五大戰(zhàn)略單品升級為五大戰(zhàn)略品牌,多次代表中國葡萄酒亮相世界,中國產區(qū)風土也在長城的帶領下被外界熟知,并在世界各地受到專業(yè)人士的認可。2019年,長城要以風土為根,文化為魂,弘揚品牌所蘊含的中國文化精髓,進一步提升中國葡萄酒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紅色國酒的復興,勢必要依托中國悠久的葡萄酒文化以及中國文化的強大力量。一些國產葡萄酒巨頭還走出海外,試圖以收購海外葡萄酒企業(yè)的方法,應對來自進口葡萄酒的競爭,抑或是通過參與國際葡萄酒比賽,提升品牌的美譽度與認知度。
長城、威龍、通葡股份在聚焦中高端產品后,中低端產品下滑明顯??梢钥闯觯髽I(yè)產品分布不均是收入下滑的一大原因。企業(yè)應分析問題,對癥下藥。
目前中國市場酒精飲料中,葡萄酒的銷量占比為3%,未來將提升至8%-10%。這意味著國產葡萄酒未來將會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舞臺。同時,不要拘泥于傳統的營銷渠道,零售凸顯差異化才是正途。
尼爾森數據表明,葡萄酒消費者以年輕的新生力量為主,35歲以下的消費者占據了半壁江山,年輕消費群體勇于嘗試和接納新鮮事物,他們的消費行為與消費習慣將引領未來葡萄酒的消費趨勢與發(fā)展。此外,年輕消費群體對于線上銷售渠道鐘愛有加,這為葡萄酒企業(yè)發(fā)展帶來了機遇。
張裕公司對于如何擁抱年輕消費群體下足了功夫。張裕公司先后推出了“醉詩仙”系列葡萄酒、“葡小萄”系列紅葡萄酒等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產品,與此同時,張裕還支持部分高校開設“葡萄酒文化禮儀公開課”等,積極擁抱年輕消費群體。
2018年“雙十一”當天,張裕與阿里巴巴合作拍攝的《葡萄酒攻略》系列公益微電影正式播出,已上線劇集包括《葡萄酒的大型“手術”現場》《白賺一頓火鍋,他是怎么做到的》《男人都是“大豬蹄子”嗎》《塑料兄弟的花樣友誼》等,以輕松幽默的劇情向年輕消費者普及葡萄酒專業(yè)知識。
與微電影同樣受消費者喜歡的抖音,也成為眾多葡萄酒企業(yè)與酒商爭奪的宣傳陣地,雖然有報道稱抖音上宣傳的葡萄酒存在質量及虛假宣傳等問題,但通過年輕消費群體喜歡的娛樂方式進行宣傳,成為葡萄酒品牌搶奪年輕消費群體的一種方式。
春節(jié),一切都去舊換新,把2018的遺憾留在過去,以酒相送;踏著困難前行,未來總會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