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炎上
貞觀四年正月癸巳,武德殿北院火。十三年三月壬寅,云陽石燃,方丈,晝則如灰,夜則有光,投草木則焚,歷年乃止。火失其性而沴金也。二十三年三月,甲弩庫火。
永徽五年十二月乙巳,尚書司勛庫火。
顯慶元年九月戊辰,恩州、吉州火,焚倉廩、甲仗、民居二百余家。十一月己巳,饒州火。
證圣元年正月丙申夜,明堂火,武太后欲避正殿,徹樂。宰相姚璹以為火因人,非天災也,不宜貶損。后乃御端門觀酺,引建章故事,復作明堂以厭之。是歲,內(nèi)庫災,燔二百余區(qū)。
萬歲登封元年三月壬寅,撫州火。
久視元年八月壬子,平州火,燔千余家。
景龍四年二月,東都凌空觀災。
開元五年十一月乙卯,定陵寢殿火。是歲,洪州、潭州災,延燒州署,州人見有物赤而暾暾飛來,旋即火發(fā)。十五年七月甲戌,興教門樓柱災。是年,衡州災,延燒三百余家,州人見有物大如甕,赤如燭籠,所至火即發(fā)。十八年二月丙寅,大雨雪,俄而雷震,左飛龍廄災。占曰:"天火燒廄,兵大起。"十月乙丑,東都宮佛光寺火。
天寶二年六月,東都應(yīng)天門觀災,延燒左、右延福門,經(jīng)日不滅。京房《易傳》曰:"君不思道,天火燔其宮室。"九載三月,華岳廟災,時帝將封西岳,以廟災乃止。十載八月丙辰,武庫災,燔兵器四十余萬。武庫,甲兵之本也。
寶應(yīng)元年十二月己酉,太府左藏庫火。
廣德元年十二月辛卯夜,鄂州大風,火發(fā)江中,焚舟三千艘,延及岸上民居二千余家,死者數(shù)千人。
大歷十年二月,莊嚴寺浮圖災。初有疾風震電,俄而火從浮圖中出。
貞元元年,江陵度支院火,焚江東租賦百余萬。十三年正月,東都尚書省火。十九年四月,家令寺火。
二年七月,洪州火,燔民舍萬七千家。元和七年六月,鎮(zhèn)州甲仗庫災,主吏坐死者百余人。八年,江陵大火。十一年十一月甲戌,元陵火。李師道起宮室于鄆州,將謀亂,既成而火。
大和二年十一月甲辰,禁中昭德寺火,延至宣政東垣及門下省,宮人死者數(shù)百人。三年十月癸丑,仗內(nèi)火。四年三月,陳州、許州火,燒萬余家。十月,浙西火。十一月,揚州海陵火。八年三月,揚州火。皆燔民舍千區(qū)。五月己巳,飛龍神駒中廄火。十月,揚州市火,燔民舍數(shù)千區(qū)。十二月,禁中昭成寺火。
開成二年六月,徐州火,延燒民居三百余家。四年十二月乙卯,乾陵火。丁丑晦,揚州市火,燔民舍數(shù)千家。
會昌元年五月,潞州市火。三年六月,西內(nèi)神龍寺火;萬年縣東市火,焚廬舍甚眾。六年八月,葬武宗,辛未,靈駕次三原縣,夜大風,行宮幔城火。
乾符四年十月,東都圣善寺火。
大順二年六月乙酉,幽州市樓災,延及數(shù)百步。七月癸丑甲夜,汴州相國寺佛閣災。是日暮,微雨震電,或見有赤塊轉(zhuǎn)門譙藤網(wǎng)中,周而火作。頃之,赤塊北飛,轉(zhuǎn)佛閣藤網(wǎng)中,亦周而火作。既而大雨暴至,平地水深數(shù)尺,火益甚,延及民居,三日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