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
沈嘉柯,知名作家、文化學者。進入中國影響力圖書推展,蟬聯(lián)兩屆影響力作家文學貢獻獎。已出版《愿你從容地生活》《沈嘉柯精選集(三卷本)》《人生是一場雅集》《與歲月溫柔相待》等幾十部各類文學作品,暢銷百萬冊。擔任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湖北賽區(qū)評委、中國青少年寫作營導(dǎo)師?,F(xiàn)為湖北省作協(xié)全委會委員,湖北省青聯(lián)委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社會科學報》《新華日報》《散文》《雜文選刊》《南方文學》《中華活頁文選》《語文報》和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新西蘭《先驅(qū)報》、美國《僑報》等報刊發(fā)表數(shù)百萬字作品,入選全國數(shù)百種最佳文學選集、最有影響力文庫等。被中國之聲、“中國青年》雜志、《青年文學家》雜志專訪報道。在《高中生學習》雜志開有看圖作文解析、古詩詞賞析專欄。
鵲橋仙
【宋】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賞析
秦觀的這首詞,只看字面意思,特別容易理解。先是寫銀河的風景。天上的織女拿云彩來作為紡織的材料。而織女的手藝非常的高妙,這就是纖云弄巧。
牛郎織女分別之后,化作了牽牛星織女星,雙星在銀河的兩邊,平時無法見面,無法觸碰,心中便生出怨恨,當他們七夕相見的時候,兩顆星不斷地靠近飛,所以叫飛星傳恨。銀河特別寬闊,遼遠,所以用迢迢兩個字來形容。比如我們說千里迢迢,一股形容極其遙遠。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金風玉露這個說法,在李商隱的詩里面就出現(xiàn)過,《辛未七夕》里寫:“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p>
金風也就是秋風的意思,因為秋天在五行之中屬金。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因為土生萬物,所以土在四季中流轉(zhuǎn)。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對萬事萬物的歸類,類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地水火風。
現(xiàn)代文明對宇宙萬物有了更加科學的解釋,這種卉代的理論學說,可以作為文化背景知識來掌握。在鑒賞卉詩詞時,了解陰陽五行,才能更好讀懂古人的寓意。秋天的露珠格外皎潔,如同玉做的。這秋風與寒露一相逢,就到了讓人愁腸百轉(zhuǎn)的季節(jié)了,超過了人世間的無數(shù)情懷。風露清愁,纏綿悱惻。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美好的一期一會,像夢幻一樣。一年一度的約會結(jié)束后,又要分別,怎么忍心回頭看那鵲橋。那自然是越看越傷心。
傳說中,他們的命運已經(jīng)注定,落入這樣無可奈伺的境地,又能怎么辦?
悲劇愛情故事,總是催人淚下的。哀之深,感人肺腑。秦觀一舉翻轉(zhuǎn)了這種悲嘆,化為更加開闊的境界。
牛郎織女這對夫妻,當初他們違反天條遭受了處罰。但是,這天條只能管住他們的人,卻管不住他們的心,更加管不住自由的靈魂和執(zhí)著的愛情。
只要兩個人的愛情長長久久,哪怕不能朝夕相處,也無所謂了。
一位詞人的文學底蘊,往往另外藏著答案。比如秦觀的詞寫得精美細膩,格調(diào)高遠,因為他同時也有很好的策論功底。
所謂策論,就是卉代專門寫給帝王看的政論文。在古代,文人通過科舉考試入仕為官,終極理想是輔助君王治國。所以他們對施政理念的補充,給皇帝提意見,寫文章提供參考方案,才是最主要的事業(yè)。秦觀的策論在宋朝相當有名,被公認寫得好,觀點鮮明,結(jié)構(gòu)嚴謹,文筆特別的銳利。
秦觀的愛情詩詞寫得特別美,大氣。他對文字功夫的修煉,卻體現(xiàn)在時政議論文當中。以至于秦觀自己都說過這樣一段話:“作賦伺用好文章,只以智巧訂饾為偶儷而已。若論為文,非可同日語也?!薄梆楌潯本褪嵌哑鲣亯|的意思?!芭純本褪菍ε紝φ坦ふ囊馑肌_\用機智巧思,把對偶句子寫好就行了。但要說到寫正經(jīng)文章,就不能相提并論了。
詩詞歌賦是一類,策論又是一類,這是秦觀的文藝創(chuàng)作態(tài)度。
秦觀在策論《上呂晦叔書》中寫道:“某聞天下之功,成于器識;來世之名,立于學術(shù)。……夫君子以器為車,以識為馬,學術(shù)者,所以御之也?!币簿褪钦f,聞名天下的大事業(yè),大功績,取決于一個人的胸懷器量和見識。能夠傳于世的聲名,要靠一個人在學術(shù)上的成就。
這當然也是“官本位”和儒家的價值體系決定的。在現(xiàn)代人看來,小說寫得好,同樣偉大。但在卉代文人看來,比如秦觀,就認為詩詞歌賦淺吟低唱,只是個人興趣愛好,是業(yè)余消遣,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緒的雕蟲小技,政論文寫得好,才是真功夫。
其實,一個作家如果能把愛情詩詞寫好,很可能是因為他有歷史、法律、政治的知識背景,得益于邏輯周密,思維細致,更加能夠明察秋毫,謀篇布局。不同文體體裁,相互借鑒,觸類旁通。秦觀這位大宋情詩才子,左手文藝,右手時政,游刃有余,境界不同凡響。
秦觀是典型的江南才子,婉約詞在有宋一代地位極高,跟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并列號稱“蘇門四學士”。蘇軾夸獎他“有屈、宋之才”,把他的才華抬到了屈原宋玉的高度,“雄辭雜今古,中有屈宋姿?!?/p>
可惜這名弟子比蘇軾先逝,蘇軾悼念寫道:“少游已矣,雖萬人伺贖?!蓖鯂S寫《人間詞話》提出境界論,給秦觀的評價是“詞之最工者”“詞旨深遠”。這些人都非常明白秦觀詞的好處,寫得巧妙精致,主題深遠意境高。
最工巧者,秦觀當?shù)闷疬@個評價,譬如他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滾滾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p>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每個字眼都是尋常事物,飛花,絲雨,夢和愁,都是婉約詞里常見的字詞。飛花自在,也是很尋常的描述,也就是飛花擬人化,絲雨無邊,就是寫實,綿綿密密的小雨,看起來就是無邊無際的。秦觀的厲害之處,就是這種“通感”。夢是沒有實體的意識,沒有重量,有什么比夢還輕?有什么比愁還籠罩人,令人覺得鋪天蓋地,密密麻麻,無處可逃?
這種思維,就是化感性為理性。夢,一股作家只知道美夢噩夢,不會想到夢的重量問題。絲雨的綿密細微,是物理形狀的描繪。無邊無際,是視覺觀察的總結(jié)。這就是寫作的奧妙之一,想要寫出極端感性的韻味,反而得依靠理性思維。打破常規(guī)的語言,進入新的天地。
他還有一首《踏莎行》,開篇就創(chuàng)造了兩句名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樓臺在霧氣中隱隱約約,仿佛消失了。渡口被浩瀚的月光照耀,朦朦朧朧映照著,浸漫一片,仿佛迷失了。體現(xiàn)的都是宏大遮蔽了渺小。這是空間上的宏觀對比。
秦觀的詞“境界”高,就高在這樣的提升。這首《鵲橋仙》從一對男女的愛情悲劇里提煉出愛情的至高無上的境界,影響了無數(shù)人的愛情觀。舍棄眼前“朝朝暮暮”的柔情蜜意固然痛苦,但為了“兩情久長”的心靈契合,這是值得的。
這是把時間尺度拉長,還是一種理性思路。因為長久更加需要彼此的信任,更加考驗人心,情深自然長。這是把愛情上升到了人生的終極命題,立意更高。
能夠與之媲美的,是“功成不必在我”。一代代人努力,最終實現(xiàn)理想,但不必在我手里實現(xiàn),不一定由我來享受榮耀。理性判斷讓我們知道,忍耐眼前短暫痛苦,獲取未來長久的幸福。
他的視角總能著眼于宏觀,又回到微觀。世界之大,個人之渺小,以大見小,見過天地眾生,又回到自己。秦觀仍然是才子的底色,向往豪放,卻難逃細膩傷感的本色。
詞本來是士大夫消遣的小情小調(diào),被蘇軾改良后,出現(xiàn)了表現(xiàn)家國情懷的內(nèi)容。秦觀以蘇軾為自己的文學偶像,吸收了新的創(chuàng)作手法,又繼承了花間派婉約的精美,不愧為“婉約”“豪放”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