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征 劉德強 孫濤
摘要:山坡建筑施工的原則因地制宜,利用山坡地形創(chuàng)造獨特的視覺空間以及獨特的建筑風韻。山坡建筑本身的意義是人與環(huán)境對話的中介,應服從山坡自然形態(tài),有效利用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土地資源,創(chuàng)造豐富的建筑空間,使山坡建筑成為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達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關鍵詞:施工管理;結構設計;問題;措施
1 山坡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
1.1 施工管理是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山坡民用建筑在越來越復雜的設計和施工中,只有做好管理工作,將會使建筑施工的水平以及施工效率達到最高。
1.2 施工管理將復雜的施工過程系統(tǒng)化
管理是將事情簡單化和規(guī)則化的一種方式,在如此復雜的施工過程中,很多的事情都是沒有系統(tǒng)的,多種的工種交叉,多種技術的綜合和多種技術的搭接,這需要施工的管理來將其一個個都推向有序化的進程,保證工程實施的正常進行。
2 山坡建設民用建筑的設計關鍵點
2.1 合理利用山體特征
在山坡環(huán)境的特殊背景下,平地的資源逐年減少從而變得有限,在我國建筑工程結構設計過程中,不應該局限于平地設計的方式,而是需要對山坡山體自身的特征進行綜合考慮。想要把建筑工程居住環(huán)境改善好,必須把山坡山體自身的地質景觀、植物等充分利用起來。
2.2 實行通風防潮設計
在山坡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山坡建筑所在環(huán)境的濕度比較大,所以,嚴格實施通風防潮的設計,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室內(nèi)居住環(huán)境,根據(jù)山坡建筑結構設計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來講,需要把建筑外墻與山體分開,主要通過設置擋墻或放坡等方法,還需要在兩個端頭重要位置設置通風口,從而促進室內(nèi)空氣的流通。
2.3 坡地排水設計
地質災害是影響山坡建筑結構設計工程安全性的關鍵因素,所以必須加強對于排水設計的研究。在進行坡地建筑結構設計時,需要依照當?shù)貙嶋H的降水情況和山坡實際情況來設計出高效、合理的排水體系,其中包括雨水收集管道和排水溝等,在保證建筑基礎、山體結構穩(wěn)固的同時確保降水能及時沿著排水體系排出。
3 山坡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技術水平落后
目前建筑施工技術處于快速發(fā)展時期,但同時人們對于山坡民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及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盡管如此部分山坡民用建筑施工項目所應用的施工設備及所采取的技術管理措施依舊十分落后,并且也由于山坡民用建筑本身所存在著的一些缺陷問題。
3.2 對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缺乏有效的管理
為確保施工安全,往往在工地外圍筑起一道擋土墻,既可以防止外來人員的進入,同時也有助于對現(xiàn)場施工環(huán)境進行規(guī)范管理,然而有的施工現(xiàn)場往往存在漏設的問題,無法通過擋土墻對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進行有效控制以及安全管理。
3.3 對施工建筑材料缺乏有效地管理
工程施工過程中往往需要多種建筑材料,而且用量都比較大,在施工現(xiàn)場經(jīng)常可以看到各種建筑材料隨意的堆放,這不但對施工現(xiàn)場的施工環(huán)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同時這種針對施工建材不規(guī)范的管理工作,不利于材料的保管,容易導致材料發(fā)生變質,同時也會對材料的調配與統(tǒng)計工作帶來一定的麻煩,間接影響到工程施工進度。
4 提高山坡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的措施
4.1 強化山坡建筑基礎設計及施工管理
山坡建筑生態(tài)基礎設計及施工時基礎設計需哦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確定,基礎平面確定原則是開挖量小于回填量,避免大量土方就近堆積和外運?;A面確定后,按用途和業(yè)主要求,設計建筑結構,按照結構圖現(xiàn)場確定基礎樁位。施工時先開挖回填部位的基礎樁,基礎樁施工根據(jù)當?shù)亟?jīng)濟基礎條件和施工技術條件選擇施工方法,樁基工程量大、交通便利可考慮調用大型鉆挖孔機械;樁基工程量小、交通不便可用人工成孔。人工成孔安全起見,可采用鋼護筒護壁,也可采用分層分段噴射鋼筋混凝土護壁技術開挖樁基,鋼筋混凝土可與原土壁緊密結合,大幅度提高單樁承載力和穩(wěn)定性;若遇地層破碎,也可采用小導管超導注漿護壁技術。人工挖樁,樁頭部位可開挖成擴大頭,增加樁基受力面積,提高樁的承載力。樁基挖好驗收合格后,吊入鋼筋籠,澆筑原土面以下地下部分混凝土,待混凝土終凝前,緊接支模、澆筑地上負一層吊腳柱混凝土或與板墻一起澆筑;拆模后,修筑擋墻或分隔墻,至設計樓地面標高。若設計部分利用吊腳部分,按設計要求,合理分割空間,注意設防水層,并保證鋪設位置合理有效。挖方部位開挖的土方,原則上不外運,回填缺土部位,回填土人工分層夯實。土方開挖回填后,進行挖方部位的樁基施工;樁基施工完成驗收合格后,找平基礎地面,綁扎鋼筋,支模澆筑樓地面混凝土,然后依次完成主體施工。
4.2 擋土墻的設計及施工
山坡建筑中,擋土墻是影響到上部結構設計的關鍵,設計好擋土墻的意義重大。擋土墻的設計及施工中都應遵循安全,經(jīng)濟、合理的原則,工程設計時根據(jù)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力求達到擋土墻建筑物的完美組合,通常山坡建筑擋土墻設計做法有兩種:考慮擋土墻與主體結構分開;結合主體結構布置擋土墻。擋土墻要有足夠剛度,使墻身在土壓力作用下不發(fā)生移動或轉動。擋土墻設計應滿足以下要求,擋土墻強度計算:在靜止土壓力及水壓力作用下,擋土墻計算模型按1m板帶寬度,上端簡支,下端固定的單向板進行計算,土壓力按靜止土壓力取值。結構剛度要求:在擋土墻高度范圍內(nèi)框架柱截面高度取擋土墻厚的兩倍。
4.3 提高施工材料及機械設備的管理力度
山坡民用建筑施工企業(yè)加強施工材料的進場檢查,在施工材料進場之前需要對其出廠合格證及生產(chǎn)許可證進行嚴格的審核,并挑選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一系列的試驗,試驗結果合格后才能允許進場。在進場之后,需要對施工材料進行妥善的放置與保存,避免因為受潮或者曝曬而影響施工材料的質量及使用性能。除此之外,在機械設備不使用的情況下,需要將其??吭陉帥龅牡胤剑⒏采w一層防水材料,避免雨水對其沖刷造成生銹,與此同時,施工企業(yè)還需要安排專業(yè)的人員對機械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與定期的維護保養(yǎng),從而保證其運轉效率與使用性能。
5 結語
山坡建設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是個復雜的過程,根據(jù)實際管理情況可知,如何做好綜合性管理是關鍵。其施工工藝比較復雜,工作人員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優(yōu)化每一道工序,結合施工組織概況和要求等實施。只有做好各個階段的目標管理,才能實現(xiàn)整體進步。
參考文獻:
[1]貝從越.淺析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現(xiàn)場質量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四川水泥,2018(08):188.
(作者單位:云南東和煤業(yè)有限公司一碗水礦井1 3
甘肅華亭煤業(yè)集團東峽煤礦2)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黃征,男,1986.10.10,漢,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qū),本科,中級工程師,土木工程專業(yè)礦井建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