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湖面上的水與我心中的湖,是否有著相似的波瀾?
行至群山之巔,我仍懸于一片水域的反光之外。想象著身體的某個部位已被照亮:清澈,圣潔,猶如飛鳥迷戀過的那副樣子。
可是,我非湖中之物,哪怕是游魚抑或沉石,允許它們賦予我絕妙的輪廓,像那湖,怯于喧嘩,但又總能從深淵里冒出仙人的嬉笑。
多么不可思議的時光!旁觀者依舊我行我素,對著湖指認(rèn)自己,因水草而避讓,為那從未丟失的面孔而沉默。
我能說些什么?
這是高山上的湖泊,虛擬的人世恰好與其對等。風(fēng)把脫落的葉子一次次吹到湖里,我已知曉,水里的蜉蝣按照它們應(yīng)有的生命儀式,一次次地完成交替;我已知曉,年輪式的悄無聲息的豐盈,與毫無預(yù)感的空缺甚至是它被帶入畫布中的那抹綠、那抹藍(lán),我已知曉。
山色云影,伴木藤花。
湖列其中,如侍者,如訪客,如歸主。
唯有不同的是:它不爭不奪,而我,哪怕歷經(jīng)滄桑,卻終歸無法留住一片小小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