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超
摘要:綠植在園林綠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沒有綠植談何園林,地被植物是常見的綠化植物,常用于鋪設(shè)平地或是坡地,而且地被植物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生命力強。本文介紹了地被植物套種的種類和作用。
關(guān)鍵詞:園林;地被植物;套種;應(yīng)用模式
1地被植物和地被植物套種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自然生長高度或者是修剪后高度在1m以下、成片種植后枝葉密集、能較好的覆蓋地面并具較強擴展能力的植物,包括木本、草本、藤本及多肉植物。以前國內(nèi)多認為在50cm以下,而國外普遍認為在1.2m以下。由于植物在不同生長環(huán)境和栽培管理條件下的高度不同,除了傳統(tǒng)的高發(fā)芽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等地被植物外,其他低花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可以通過密植作為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套種是指不同種類的地被植物在同一種植地上共同生長,它們都能正常地表現(xiàn)出各自的品種特征,完成生長周期。在應(yīng)用上,主要有兩種草本植物套種,也有草本與藤本、木本套種。
2地被植物套種的作用
地被植物套種的作用,一是提升園林地被植物的生態(tài)與景觀功能,提高覆地率;二是相互彌補不同植物之間的缺陷,以此達到最佳景觀效果;三是使地被景觀更為生動,富有變化,最大延長觀賞期。
目前,能夠一年四季保持常綠的地被植物種類并不多。大多數(shù)植物只能保證三季景觀。在冬天或夏天,它們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地面荒蕪現(xiàn)象對公園的整體景觀有很大的影響,合理的地被植物套種是解決土地貧瘠問題的有效措施。這種套種模式可以彌補不同植物之間的不足,大大提高覆蓋率,達到最佳的景觀效果,最大限度地延長觀賞期,使景觀更加生動,變化豐富,增強園林地被植物的生態(tài)景觀效果。
3地被植物套種的模式
種植地被植物應(yīng)遵循的原則是:一是根系不發(fā)達,兩種地被植物之間不存在競爭關(guān)系,和諧共存。兩種地被植物相輔相成,或形態(tài)相似,或互不干擾,交錯層狀,協(xié)調(diào)景觀。其次,兩種套種地被植物必須具有相似的生長習性。
3.1夏季休眠與冬季休眠地被植物套種
這是一種典型的地被植物互補套種,即利用不同種類地被植物的生長期差異來補償其休眠期間的景觀表現(xiàn)差,從而達到最佳的景觀效果。如大蒜與金縷梅、金縷梅、紫花萼等的套種;二月蘭花與茉莉花、赤山花或秋葵雜交。以二月蘭、茉莉的套種為例,闡述了夏休眠和冬休眠地被植物的套種。二月蘭是十字花科葛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冬季葉綠洋蔥綠,花藍紫色,3-4月開花,4-5月結(jié)果。具有很強的自播能力,一次播種可觀賞多年。紫茉莉?qū)俣嗄晟荼局参?,常一年生栽培,花多為紅色,也有白色、粉紅色、黃色、芳香,花期在7-10月,果實期在8-11月,自播能力強,一播可多年觀賞。它們都是適應(yīng)性很強的植物。他們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普通園林土壤可以生長,也可以適應(yīng)中性或弱堿性土壤。在肥沃、潮濕、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中,生長旺盛,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也表現(xiàn)出良好的性狀。由于自播生長能力強,即使在荒坡、干旱地區(qū)也具有較好的景觀綠化效果。充分利用園林中相似的生長習性和生長花期的交錯特征,可以達到四季常綠、三季開花的景觀效果。此外,它們都是植物物種,具有廣泛的生長和管理,能夠很好營造鄉(xiāng)野趣味的植物景觀。
在二月蘭茉莉套種模式中,為了保證地被植物的覆蓋,應(yīng)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田間種植時,由于二月蘭(紫茉莉)的發(fā)芽期和二月蘭的結(jié)果期,需要人工適當?shù)厝コ糠肿宪岳颍ㄗ宪岳颍┑闹l,以保證二月蘭(紫茉莉)的萌發(fā)和幼苗生長。其次,完全依靠二月蘭、茉莉的自播繁殖,容易造成局部地表裸露。為了提高地被植物的覆蓋度,提高景觀效果,有必要結(jié)合人工播種或育苗修復(fù)。第三,紫茉莉是直根花,不耐移植。一般來說,幼苗是通過按需播種或在營養(yǎng)缽中移栽來提供的。
3.2夏季休眠與半常綠地被植物套種
該模型還與石蒜、矢車菊、火炬花、百子蓮等地被植物互補。以石蒜和火炬花套種為例,闡述了夏休眠和半常綠覆蓋植物套種模式。石蒜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喜歡陰涼。它的葉子細長,帶條紋。它的燈泡是球形的。它的花期是從9月到10月。它具有開花期不可見葉的生長特征?;鹁婊ǎ俸峡苹鹁嫔徎?,原產(chǎn)于南非,是一種常綠草本植物。套種時,石蒜和火炬花在生長期能正常生長開花,花期是單作的1倍。冬季,火炬花和石蒜葉覆蓋地面,黃土不裸露,冬季景觀價值大大提高。
3.3夏季休眠與常綠地被植物套種
該模式為形態(tài)相似的地被套種,即套種的2種地被植物株型、葉片等相似,以常綠地被植物為主,夏季休眠地被植物為輔,達到園林表現(xiàn)統(tǒng)一,花期延長或觀賞價值提高的效果。如虎耳草與大吳風草套種、石蒜與細葉麥冬套種等?,F(xiàn)以石蒜與細葉麥冬套種為例,闡述夏季休眠與常綠地被植物的套種。石蒜為石蒜科石蒜屬,多年生草本,葉片細長帶狀,鱗莖球形,花期9—10月,具有花期不見葉的生長特性。細葉麥冬,百合科麥冬屬,多年生草本,葉片細長帶狀,花期5—9月,終年常綠。二者均為喜陰植物,極其適合作為林下地被植物應(yīng)用。
進行套種時,以細葉麥冬為主要地被植物,形成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而石蒜以8~10球/m2的種植密度點植于細葉麥冬地被中。二者葉形相似,形成統(tǒng)一的地被景觀。每年石蒜花期,石蒜花朵鮮艷的紅色,奇特的花型,比單一細葉麥冬地被更具有觀賞價值。石蒜和細葉麥冬套種,可避免單一石蒜地被種植時,開花前和開花后一段時間內(nèi)地表裸露的狀況,能夠使石蒜在園林中的應(yīng)用得到大范圍推廣。其他石蒜屬植物如鹿蔥、忽地笑等,均可與麥冬屬、山麥冬屬植物如麥冬、闊葉麥冬、金邊山麥冬等進行套種,套種方式和景觀效果類似于石蒜和細葉麥冬套種。
3.4冬季休眠與常綠地被植物套種
一種是錯層地被套種,如密枝天門冬與中華景天或紅葉景天套種;紫嬌花、鳶尾或蔓紫薇與矮麥冬套種。該套種模式要求下層地被植物為常綠種類,耐陰性強。這樣在上層地被植物進入冬季休眠狀態(tài),地上部分枯萎后,下層地被植物覆蓋地表,從而達到持續(xù)園林觀賞的效果。另一種是近似地被套種,如玉簪或紫萼與大吳風草套種,大花萱草與吉祥草套種。套種的2種地被植物株型相似,一種為宿根草本,另一種為常綠類型。將冬季休眠地被植物與常綠地被植物套種后,能夠達到豐富變化、提高觀賞價值的效果。尤其為冬季休眠地被植物的園林用途,提供了新的應(yīng)用方式,有助于此類地被植物的推廣應(yīng)用。
4結(jié)語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綠化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植物配置的技術(shù)理論卻沒有得到相應(yīng)的提高,種植模式單調(diào)、趨同,由此產(chǎn)生的景觀雷同與病蟲害蔓延日趨引起強烈關(guān)注。筆者就植物景觀、綠地功能、養(yǎng)護管理3個方面的需求,提出了地被植物套種模式的研究初探,對于進一步研究綠化植物配置技術(shù)理論提出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新的思路。
參考文獻:
[1]夏宜平.園林地被植物[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08.
[2]李錢魚.玉簪屬植物的園林應(yīng)用[J].南方農(nóng)業(yè):園林花卉版,2008(2):8-10.
(作者單位:中石化勝利建設(shè)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