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達
摘要:電梯頂部安全空間關系到轎廂、轎頂附件、轎頂設備以及轎頂人員的安全,在監(jiān)督檢驗中,檢驗員應嚴格按照《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的要求,對電梯頂部安全空間進行檢驗,消除由于電梯頂部安全空間不足所導致的安全隱患。同時,如果檢驗員在電梯監(jiān)督檢驗中發(fā)現非常規(guī)問題且無法通過更改安裝設計方案進行解決時,應及時反饋給電梯制造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關鍵詞:無機房電梯;頂部安全空間;監(jiān)督檢驗;對重緩沖距離
1電梯頂部安全空間定義及要求
電梯頂部安全空間指的是當對重緩沖器被對重完全壓縮時,轎廂頂部至井道頂部最低部件之間的空間,其主要是起到對轎廂、轎頂附件、轎頂設備以及轎頂人員保護的作用,因此,在電梯監(jiān)督檢驗中對于電梯頂部安全空間的尺寸要求是十分嚴格的。根據TSG T7001-2009《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及1號修改單(以下簡稱“檢規(guī)”)3.2(1)項的要求,電梯頂部安全空間應當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轎廂導軌提供不小于0.1+0.035v 2(m)的進一步制導行程;
(2)轎頂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積的水平面與位于轎廂投影部分井道頂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間的自由垂直距離不小于1.0+0.035v 2(m);
(3)井道頂的最低部件與轎頂設備的最高部件之間的間距(不包括導靴、鋼絲繩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 2(m),與導靴或者滾輪、曳引繩附件、垂直滑動門的橫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間的間距不小于0.1+0.035v 2(m);
(4)轎頂上方有一個不小于0.50m×0.60m×0.80m的空間(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2無機房電梯頂部安全空間的特殊性及案例分析
對于無機房電梯來講,由于電梯曳引機、限速器、繩頭固定座等部件固定于井道頂部,并可能與轎廂運行區(qū)域互相干涉。當以上部件與轎廂運行區(qū)域存在相互干涉的情況,且與其垂直對應的轎頂設備(非導靴、鋼絲繩附件等)之間的垂直距離遠小于轎頂最高設備與井道頂最低部件之間的間距時,所測得的數據也應該滿足檢規(guī)3.2(1)③中的數據要求。
本文接下來就檢驗員在監(jiān)督檢驗工作中所遇到的上述情況的具體案例進行闡述和分析。
該電梯為中奧電梯有限公司所制造的無機房曳引驅動乘客電梯,載重量為1000kg,額定速度為1m/s,配備的是高度為80mm的聚氨酯緩沖器。當電梯位于上端站平層位置時,檢驗員于電梯轎頂測得以下數據:
轎頂主梁與曳引機底部工字鋼的垂直距離為310mm(如圖1所示,以下簡稱H1),轎頂主梁與限速器底座工字鋼的垂直距離為520mm(如圖2所示,以下簡稱H2),平層感應器與限速器底座工字鋼的垂直距離為430mm(如圖3所示,以下簡稱H3)。當對重完全壓在緩沖器時,緩沖器的壓縮行程為h=80*90%=72mm,根據檢規(guī)3.2(1)③中的要求可知,H-h-對重緩沖距離最大允許值(以下簡稱S)≥0.3+0.035v 2=0.035m=335mm,由以上公式可得,S1=H 1-h-335=-97mm,同理,S2=113mm,S3=23mm,即頂部空間非但不能滿足檢規(guī)中3.2(1)的要求,而且對重緩沖最大允許距離為-97mm,無法滿足電梯正常運行的要求,且不符合檢規(guī)中3.9項“井道上下兩端應當裝設極限開關,該開關在轎廂或者對重接觸緩沖器前起作用,并且在緩沖器被壓縮期間保持其動作狀態(tài)”的要求,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將以上分析告知電梯制造廠(中奧電梯有限公司),制造廠表示該電梯出現上述問題,應該是安裝單位現場安裝時未按設計圖紙施工所導致。為確定引起該問題的原因,檢驗員再次前往現場查看,測得曳引機最高部件與井道頂距離只有140mm(如圖4所示),即如果將曳引機提升到與井道頂接觸,則對重撞板與緩沖器間垂直距離的最大允許值為43mm。由于電梯在使用過程中,鋼絲繩受到拉力時會發(fā)生伸長變形,所受的拉力越大,其變形量越大,當鋼絲繩伸長量與對重緩沖距離的最大允許值相同時,當電梯處于最頂層平層狀態(tài),對重撞板便與緩沖器發(fā)生接觸。
同時,檢驗員測得該井道頂層高度僅為4.011m,將以上數據再次反饋給電梯制造廠后,該制造廠承認在該電梯制造時,并未按該井道頂層高度重新設計轎廂高度,而是套用該樓盤其他電梯的轎廂設計高度,導致出現上述問題,且無法通過現場安裝來解決該問題。在使用單位與電梯制造廠經過溝通協(xié)商之后,制造廠承諾對該轎廂進行重新設計制造,從而解決該電梯頂部安全空間不足的問題。
3結束語
隨著電梯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無機房電梯技術不斷成熟,它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謂無機房電梯,是指沒有設專門的電梯機房,而將曳引主機設置于井道或底坑內,控制柜設置于井道內或層站處的一種電梯設備。上文文通過對在電梯檢驗工作中所遇到的無機房曳引驅動乘客電梯頂部安全空間不足的案例進行闡述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業(yè)內人員對電梯頂部安全空間的認識。
參考文獻:
[1]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TSG T7001-2009.《電梯監(jiān)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guī)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及1號修改單[S].
[2]伊新. 淺談無機房電梯的檢驗[J]. 中國設備工程, 2013(3):30-32.
[3]李茅. 淺談無機房電梯的技術問題[J]. 品牌與標準化, 2011(Z1):59-59.
[4]楊翠. 無機房電梯檢驗時的應急救援方式及其問題解決措施[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7(22):141-141.
(作者單位: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jiān)督檢驗研究院宿遷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