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伶
“喂,派出所嗎?花橋村付家又在干架了!”2018年10月26日20時許,貴州省石阡縣公安局花橋派出所接到轄區(qū)群眾報警。
這樣的報警電話,對于花橋派出所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民警每一次前去處理都沒能取得良好效果,事態(tài)僅限于暫時“平息”。
“材料查清楚,全部都抓來關(guān)了!”接到值班民警報告后,所長譚仁平很無奈,終于發(fā)火,大家一致贊同。
駐村民警侯兵也知道付家的事,他們祖祖輩輩就是鄰居,這次打架互相都有傷,依法都該關(guān)。但是,“正值脫貧攻堅戰(zhàn)關(guān)鍵時刻,加之正逢農(nóng)村秋收冬種之際,如果關(guān)上10天半個月就會誤了生產(chǎn),我看,再當一回‘和事佬’,不聽招呼就全部關(guān)?!?/p>
譚所長想了想,同意了侯兵的意見,“我跟你們一起去處理”。
當天,付家“干架”之事在花橋派出所民警的調(diào)解下再次得以“平息”。
“同志們,付家之事不能再拖了。”處理完糾紛后,譚所長立即組織全所民警、輔警召開所務(wù)會,就如何徹底解決付家小糾紛的事商量對策。
十幾天過去了,事情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在多方調(diào)查取證的基礎(chǔ)上,雖然實施了多次調(diào)解,但由于雙方要求及觀點不一致,調(diào)解都以“失敗”告終,工作一時陷入僵局。不見矛盾緩和,兩家人的情緒越來越激動,紛紛揚言“要用武力解決問題”。
11月21日上午,譚所長召集民警將歷時20多天的工作進行了梳理匯總。兩家是鄰里叔侄,三年前還在同一棟木房里居住,沒過不久拆掉了老木房,各自建造了新房居住??墒?,兩家人依然共用4平方米土地的“龍門”(進出通道),經(jīng)常因此發(fā)生口角糾紛。駐村民警、村委會多次組織調(diào)解達成協(xié)議,將4平方米土地作為公共通道使用,雙方不能堆放任何雜物妨礙通行。10月26日,因脫貧攻堅工程需硬化兩家共用“龍門”之地,改造實施串戶路,兩家因此又吵了起來,這一吵就是一年多。
在此期間,花橋派出所民警、輔警先后12次走進村寨,上門開展多方訪查48人(次),6次將當事人請進派出所,反復耐心地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同志們,你們好好準備一下,今天把付家的‘陳年舊賬’一并處理了?!边@天,譚仁平便開始安排任務(wù)。
當天中午,民警、輔警們將花橋鎮(zhèn)綜治辦工作人員、村干部、村民代表及付家雙方當事人、親屬代表請到派出所聯(lián)調(diào)室。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們兩家因為這么一點小事情打打鬧鬧,大家都在‘笑話’你們!”聯(lián)調(diào)室內(nèi),譚所長向大家講明情況后,對付家的人說。
“警察同志,你說的在理,可我就是咽不下這口氣?!备洞笞髡f。
參加“大聯(lián)調(diào)”的民警、輔警、綜治工作人員、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聲聲、一次次耐心地為付家雙方做思想工作。
傍晚18時許,付家雙方均有了和解的意向。“老鄉(xiāng)??!你們隔壁鄰居,彼此有誤會,平心靜氣地說開來,這樣吵吵鬧鬧解決不了問題??!”眼看調(diào)解時機已成熟,譚所長再次向付家人說道。
“叔叔,是我不對,我今天當著大家的面,給你道歉了!”付小作主動走到付大作面前。付大作也笑著說:“侄兒,我不該跟你鬧架!好了,咱們不吵架了,以后還是好親戚好鄰居!今天真是感謝咱警察同志哩!”
連續(xù)5小時的調(diào)解,付家雙方終于冰釋前嫌,握手言和,并簽訂協(xié)議書。至此,一場長達一年多的叔侄糾紛得到圓滿化解。
“謝謝!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是你們讓我們叔侄倆和好如初?!?1月23日中午,民警侯兵進行回訪,付家叔侄二人在電話里連連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