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華軍
摘 ?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測繪工作越來越復雜多樣。圖表數據復雜,信息繁雜多樣,信息源大等特點導致了進行房產測繪工作的艱難性。測繪工作地位日益提高,其重要性無需多言。只有有效的完善內部控制機制,確保人員的素質,結合政府政策,從各個方面共同努力提高測繪的質量,更好的讓房屋測繪工作為人民服務。本文主要針對在建筑工程中的房地產測繪要點和測繪技術進行簡要的研究,以期給廣大工作人員以啟示。
關鍵詞:房地產測繪;測繪要點;測繪技術
中圖分類號:TU198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004-7344(2019)03-0158-02
引 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建筑業(yè)隨之迅速發(fā)展,在當前的經濟發(fā)展狀況下,建筑數量的增加以及人們產權意識的提高,使得房產測繪這一專業(yè)技術在其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建筑工程中,房產測繪作為保證建筑質量和房產后期各項事務的前期工作,對于建筑工程的有效開展和后期正常投入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房產測繪可以更為合理的為房屋、土地等作出準確具體的數據和方案,利用科學合理的計算方法和測量方法對其進行測量,在保證住戶的經濟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時還要兼顧社會效益,在最大程度上達到兩者的協調統(tǒng)一。因此,針對這種現狀也為測繪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工作人員不僅要具有專業(yè)的測繪知識還要根據當前建筑業(yè)發(fā)展的現狀研究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質量控制標準。
1 ?房產測繪概述
房產測繪就是通過使用測繪的儀器、技術以及各種手段進行專業(yè)的測定,對房產的基本面積以及結構進行科學細致的計算和分析并且對房產圖進行合理的繪制,對房產進行基本的了解,還要對房產進行一個深入的了解,對所測繪房產的部分關鍵要素以及變更情況做到深入了解。其中包括對房產、土地以及房屋的位置、數量、各種基本狀況、屬權等方面。對房產測繪的具體內容進行了解可以有效地對房產進行平面控制和管理,從而達到對房屋產權進行合理有效規(guī)劃與管理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配合政府部門對房屋產權的管理工作,比較詳細的記錄房產信息與變更情況。
2 ?房地產測繪要點
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發(fā)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與之而來的就是全國住房需求也在不斷增加。房產測繪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決定建筑工程成果的關鍵步驟。房產測繪的質量關系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否能達到協調一致的狀態(tài),同時也關乎著測繪行業(yè)的專業(yè)度和可信度。
2.1 ?房產測繪的準備工作
房產測繪的前期準備工作對于測繪質量的影響非常關鍵,因此在進行房產測繪時一定要注意前期的準備工作,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必須要對測繪現場的具體環(huán)境進行詳細的勘察和了解,同時根據環(huán)境挑選出合理的測繪儀器和測繪方法,從而制定出初步的測繪方案,并且通過結合現場環(huán)境和測繪方案預估出測繪效果。此外,環(huán)境的多變性也要求測繪工作者所制定的測繪方案具有可選擇性和可操作性,一旦遇到特殊情況,就要求測繪方案根據現場具體環(huán)境進行合理的調整。此外,在確定測繪方案會需要及時與申請方進行溝通,確保雙方時間,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盡量不在時間上發(fā)生沖突。
2.2 ?房產測繪的三個階段
房產測繪工作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分別是受理、審核以及批準。在受理階段,需要申請人根據相關具有公信力和公正力度的資料提交給相關部門,其中包括房地產測繪委托書、申請人身份證明以及分割協議這三種材料,需要注意的是,三種材料必須是齊全并且具有可信度的,不能弄虛作假,提供虛假信息,否則一旦發(fā)現此類狀況,會嚴肅處理。如果房產測繪工作請求被成功受理,就會進入第二個階段:審核。在審核階段中一般需要由測繪所派人到現場進行實際的勘察和測量,經過測量和勘察看其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如果符合相關標準就需要測繪所相關負責人進行審核并且有分管的負責人進行審批工作,如果進行順利的話就會直接進入第三個階段:發(fā)放測繪報告。經過以上三個步驟,一個完整的房產測繪才算完成。
2.3 ?質量監(jiān)控
不同的工作人員,對所指定的規(guī)范在執(zhí)行和理解上會有差異,會出現用不同的方法和依據來進行測繪,這樣會導致最終測繪處的結果差異大。所以在進行測繪工作時,實施測繪、對測繪路線技術的設計以及對測繪結果的檢查驗收是三個非常重要的程序,對測繪成果的質量有著重大的影響。
在房產測繪時,設計好技術路線能夠有效地對質量進行監(jiān)測。設計技術路線所指的是根據測繪房屋的規(guī)劃、房屋的資料以及測繪的目的等,在對房屋資料進行調查之后確定房屋的各項具體事項和相關步驟。根據目的和測繪類型明確測繪的精確度和技術標準。根據房屋的相關圖紙和相關計劃的事項確定房主的各個細節(jié)和空間分攤等測繪事項。技術人員要聯合各方面人員做好測繪工作,召開相關研討會,明確相關的解決方案。在進行測繪作業(yè)時確保每一過程控制好測繪的質量降低對結果的影響。用審查檢驗合格的采集工具對數據進行采集,遵循相關的規(guī)定,采集后對數據一一核查,減少誤差的存在,對數據進行分析調整。工作組還要對自身的工作進行自檢,把各項指標的誤差降低到最小。對測繪的結果要進行高強度的檢查,對各項細節(jié)嚴格審查,確保測繪質量。
2.4 ?機制控制
要以測繪質量為中心來完善質量的控制機制。要確定質量控制的具體內容,并且在控制數字測繪質量時,要控制數字的準確及其程序。在程序上對測繪的硬件、手段、軟件以及作業(yè)方法等方面進行控制并且核查最終的結果。對數據的控制方面要認真檢查獲取的數據,觀測所有已知數據,要保證其的精確性和科學儲存性。
要有效的健全質量控制機制,要把責任落實到個人,明確個人職責、科學的進行管理。開展工作時必須要將具體事務安排到個人,建立統(tǒng)一規(guī)范化的人員管理機制,使質量控制系統(tǒng)得到多方面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同時將各部門的職責和關系范圍進行合理的劃分,以便在出現問題時及時查缺補漏,及時找到相關責任人,提高工作效率??茖W的進行制度化的管理,擬定全面的測繪計劃保證工作質量,提高測繪水平。
由于當前使用的現代測繪技術所需要的專業(yè)儀器較多,因此,為保證測試質量,必須要求測繪人員熟練掌握測繪儀器的使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對不同的技術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且通過實踐工作摸索出一整套適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必須要保證測繪數據的精確性和準確性,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體系,對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責任到人,制定科學的管理計劃和管理條例,建立完善工作人員激勵體制,激發(fā)工作人員工作的熱情和信息,通過福利和績效的手段增加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設立嚴格的獎懲制度。
3 ?房產測繪的主要技術
3.1 ?遙感技術
遙感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彰顯技術,對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都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在測繪技術這一領域中,通過遙感的合理運用使得測繪的精確度和準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從而在先到測繪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推廣。遙感是利用電磁波的相關理論,通過各種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的電磁波進行反射和折射的一種技術,通過收集、處理、成像三個相互輔助、相互聯系的環(huán)節(jié)實現遠距離、高精度的傳輸。因此,在這個層面上,遙感技術與傳統(tǒng)的測繪技術相區(qū)別來說就是遙感使得資料獲取的范圍和途徑更加廣泛,而且使得資料獲取的周期得到大幅度的縮減,因此,遙感技術是提高效率和速度的重要手段,同時它也能突破諸多條件的限制,在一些極端的環(huán)境下也能夠正常發(fā)揮作用,為測繪技術的發(fā)展和更新完善提供了諸多便利和技術支持。遙感技術如圖1所示。
3.2 ?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技術
隨著科技不斷發(fā)展,GPS運用越來越廣泛,作為一種區(qū)別于其它定位系統(tǒng)的數字化定位技術,其優(yōu)勢非常明顯,定位的精確度和可操作性以及便捷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房產測繪工作中需要對圖形進行繪制,通過運用GPS技術,可以使圖形繪制更加準確和直觀,實際環(huán)境與圖形繪制之間的誤差縮小。通過數字化的測繪技術可以使測繪信息準確迅速的傳輸到計算機中,使其表達更為直觀、真實和可靠。全球衛(wèi)星定位技術如圖2所示。
3.3 ?紅外線測距
紅外線測距作為現代新型的房產測繪技術,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房產測繪工作中,它主要是依靠紅外線反射作為基本的操作原理,根據紅外信號遇到的障礙物的距離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反射強度。利用紅外線測距的優(yōu)點就是其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現場環(huán)境,在復雜的作業(yè)條件下也可以正常投入使用,極大的節(jié)約了人工成本以及降低了工作的風險性。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建筑業(yè)隨著經濟的蓬勃發(fā)展,城市化的迅速發(fā)展更是導致土地的需求量空前加大,因此這也就間接導致了土地產權和房屋產權所產生的各種各樣問題,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我國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它關系到人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針對所產生的問題,相應的就必須采取解決措施,房產測繪則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夏小明.房地產測繪要點與測繪技術的分析與處理[J].電源技術應用,2015,9(01):48~50.
[2]趙 進.房地產測繪問題及處理研究[J].電子制作,2016,12(15):121~123.
[3]梁 波.房地產測繪質量與測繪技術探討[J].農村電工,2017,24(06):45~46.
[4]陳 繼,何永貴.房地產測繪要點與測繪技術探討[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8,24(4):45~49.
收稿日期:20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