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熒熒
摘要:化學是高中學習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其能夠培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化學計算可以了解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诖耍浴胞}類的水解”為例,對高中化學解題方法優(yōu)化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究,以此為高中學生提供更多化學解題思路,提高其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中化學;“鹽類的水解”;解題方法
“鹽類的水解”是高中化學中的重要內容,并且在化學考試中占比較大。但是由于“鹽類的水解”公式及反應較多,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弱,所以很難理解題意,進而喪失了對化學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應當教授學生一些解題技巧,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從而使學生在掌握較多解題方法的基礎上增強對化學學習的興趣。
一、影響高中化學解題能力的障礙表現(xiàn)及其原因
(一)審題障礙
在高中化學學習中,審題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是正確解題的基礎與前提。但很多學生卻面臨著各種審題障礙,阻礙了解題效率提升。
第一,不懂得審題的全程性。對于高三階段的化學題而言,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審題都很關鍵,對解題正確率具有重要影響。但很多學生未做到全過程審題。例如,在方案的構建階段,審題意識較差的學生,通常會忽視隱含條件的審查,或者是止步于解題中最困難的環(huán)節(jié),進而導致審題障礙發(fā)生。首先,審題意識比較差。在實際做題中,很難及時準確梳理題中己知條件、重點問題。很多學生過于重視解題的過程,忽視了審題的重要性,甚至認為花費大量時間審題是不值得的。審題態(tài)度不端正,很難提升審題水平。其次,審題方法不當。在審題時,不能抓到關鍵點,不善于運用表格、圖表分析題目,尤其是對于靈活性較大的題目會不知所措。最后,審題信心不足。很多學生感覺有些題目比較長,認為其解題難度大,因此失去了審題的信心,形成審題障礙。
第二,審題意識不強的學生經常會采用“旋風式”的讀題方式。在進行化學審題時,學生很難靜下心對題目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只是大概的略讀一遍。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容易錯看題給條件,嚴重降低了解題的正確性。
(二)計算障礙
第一,數(shù)學基本技能欠缺。在化學學習中,涉及到了數(shù)學方法和化學思想運用的知識。但很多學生三角函數(shù)、冪的計算方法不會。并且缺乏化學思想,所以導致其化學解題能力下降。第二,穩(wěn)定解題情緒缺失。很多學生在做題時,解題情緒不夠穩(wěn)定,不僅書寫潦草,而且還常常因為盲目自信,對答案不認真檢查,或者過于自信,出現(xiàn)了錯誤解題的現(xiàn)象。另外,還有部分學生自暴自棄,在書寫計算過程時,敷衍了事,難以保持沉穩(wěn)的態(tài)度,阻礙了化學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化學解題效率的方法
(一)細審題,找條件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其直接關乎學生能否發(fā)現(xiàn)解題的各種必要條件。從本質上來講,審題環(huán)節(jié)就是要使高中生通過對所給化學題目進行分析來明確題干中實際的化學解題過程,高中生常常忽視審題環(huán)節(jié)在解題教學中的重要性,幾乎沒有看完題目中的某段信息,就開始閱讀另一段,這是錯誤的解題習慣;有的高中生在閱讀題干信息的時候常常一掠而過,馬虎大意,結果答非所問,錯漏百出;還有那些語文基礎比較薄弱的高中生常常無法理解字詞含義而誤解解題意,影響了解題準確度。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解題能力,必須要從審題入手,確保高中生可以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搞清解題“因”“果”關系。而最為重要的要使高中生形成仔細審題的好習慣,避免他們在解題期間出現(xiàn)草率或者馬虎大意的心理。
例1:在濃氨水中通入氯氣,會發(fā)生3Cl+8NH=6NHCl+N↑,使1.12L氮氣(10%)和氯氣(90%)所構成的混合氣體通入濃氨水中,測出溢出體積為0.672L氮氣(50%)和氯氣(50%),求反應中被氧化氨的克數(shù)?
解析:該道例題是一道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實際的求解難度不大,但是許多高中生在求解過程中常常會因審題不當而影響了解題準確性。該道題解題的關鍵在于明確題目求解的是被氧化氮的克數(shù),如果理解為發(fā)生反應氮的克數(shù),那么勢必會影響學生解題準確性。
(二)細剖題,求關鍵
剖題就是要對原題干信息進行解剖和分析,是為了找尋解題關鍵的過程,同樣是解題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實際的化學題求解期間,高中生常常會在該方面存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學生聽起來懂,但是一做題就懵;②無法獨立思考,只會照抄照搬、依樣畫葫蘆;③學生思路不廣泛,容易陷入解題困境。出現(xiàn)上述這些剖析題目有障礙的原因比較多,但是最為關鍵的是高中生缺乏剖析題目的基本素養(yǎng)和意識。因此,為了可以使高中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解題信息,必須要使他們可以結合化學題目的具體類型來進行合理剖析,一般主要剖析原則為:化整為零,聯(lián)系“雙基”,即要將一個完整的化學題目解剖成若干個小題干問題,再將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運用到小題干問題的求解中來,從而達到簡化題干求解的目的。
例2:在標準狀況標準下,將等體積的0.2mol/LHNO和0.4mol/LCHCOONa相混合,求反應后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
解析:該道化學問題的題干信息比較簡短,但是為了求解該道化學題目,可以將其劃分成兩個小型化學題目來進行求解,即:(1)假設兩種溶液的體積均為1L;(2)1L0.2mol/LHNO和1L0.4mol/LCHCOONa的反應情況。這樣就可以使高中生將酸堿反應等基礎化學知識運用于相應數(shù)學問題的求解中來,可以使高中生快速求解有關的化學問題。如此一來,通過剖析有關化學題目,既可以達到發(fā)現(xiàn)解題條件的目的,也有助于鞏固和深化高中生對于相關基本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三)細解題,得結果
在做好上述幾點解題的準備工作之后,高中生基本可以明確解決相關化學題目的各種必要條件與等式關系,具體就是要從已知化學條件入手,逐步過渡到求解化學問題的目的。但是在求解有關化學問題的時候,學生要確保文字的精煉性、語言表述的正確性、計算格式的規(guī)范性和條例的清楚性,從而達到可以有效解決高中化學問題的目的。
例3:將FeCl溶液蒸干灼燒,最終可能得到的固體產物為()。
A.無水FeClB.Fe(OH)C.Fe(OH)D.FeO
解析:通過審題和剖題,可知該道化學題目主要考察學生對于鹽類水解反應掌握情況。從本質上來講,鹽類水解本身是吸熱反應,加熱過程會促使水解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弱堿同容易揮發(fā)的強酸所構成的鹽溶液在加熱期間,會使揮發(fā)性酸發(fā)生逸出,蒸干可以得到難溶于水的氫氧化物固體,但是在加熱灼燒之后,氫氧化物會相應的轉化為氧化物,更得不到無水鹽,所以該道題目的正確答案選D。
總之,不管是高中化學題目還是其他學科題目,求解的關鍵在于通過對有關題干信息的詳細分析和探討來明確相關題干條件之間的對等關系,接著可以借助各個等式關系的羅列來求出未知參數(shù)。本文提出了“審題—剖題—解題”基本解題流程,以此來使高中生可以快速找到解題突破口,提升他們的解題準確度和速率。
參考文獻:
[1]鄭皓.高中化學解題的心理障礙及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161-162.
[2]趙佳琛.淺談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71.
[3]吳笑迎.淺談高中化學解題的常見錯誤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44):143-144.
[4]趙軼珂.高中化學解題方法歸納方法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2017(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