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才
六線魚是北方沿海常見的小型魚類,主要分布于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及朝鮮半島、日本海域,在我國大連一帶是堤釣和海灣休閑釣的主要對象魚,人們多習(xí)慣稱其為“黃魚”。六線魚的所謂“黃”與大黃魚、小黃魚(黃花魚)是有明顯區(qū)別的,主要表現(xiàn)在六線魚有黑色條紋,而大小黃魚是沒有條紋的。
六線魚的特點
六線魚棲于水底,屬海洋洄游魚類,喜歡在白天活動,主要攝食小魚、小蝦、底棲甲殼類、軟體蠕蟲等動物。早春時,六線魚結(jié)群在淺海礁石附近、海草叢中游弋覓食,特別喜歡藏身于海底的石縫和窟窿中,或躲在海草叢里,這些地方都是好釣點。六線魚個體不大,體長20~30 厘米的較常見。釣六線魚用餌以沙蠶為主,蝦次之,沙蠶中又以海蜈蚣為佳。
六線魚四季可釣,秋天最好釣,冬天最難釣。根據(jù)釣點環(huán)境不同,垂釣方式也各有不同。
沙灘釣六錢魚
六線魚個體較小,又喜趨岸邊活動,故可灘釣。釣者可選4~4.5米中調(diào)竿,配中型繞線輪,儲100米左右直徑0.35~0.4毫米的釣線,配100克左右鉛墜,采用墜上雙鉤或三鉤。釣點可選海灣處、江河入??谔?,或長有海草的岸灘處。釣者只需將裝好魚餌的釣組拋至釣點,支好竿,掛上小鈴,當聽到鈴聲、竿尖彎成弓形時即可發(fā)力揚竿刺魚。
礁頭磯巖探釣六線魚
釣者宜選擇剛漲潮但未漲滿潮或已退潮但未完全退盡時的礁頭磯巖作為施釣站位,尋找水下暗礁的縫隙、溝塹、洞穴及散落礁的陰面作為釣點。因探釣多采用垂直下線的方法,故鉤墜落實海底后,釣者應(yīng)上提釣組至釣線繃緊,然后輕提慢放,帶動釣餌似活物般晃動,以誘魚上鉤。釣者在采用這種釣法時應(yīng)特別注意魚訊反應(yīng),稍有動靜便要揚竿,以防六線魚躥入礁縫、洞穴中;前番若因魚未咬實而空提,可繼續(xù)下鉤,不必擔心驚魚,一個好的釣點常常會有十幾條魚藏匿其中。
近海船釣六線魚
船釣無需遠投,釣者可用2米左右海竿,其余的釣具與灘釣時所用的相同。垂釣時,船老大會將船駛至巖礁區(qū)和水底有障礙物的水域,此時釣者可將掛好餌的釣組投至釣點,輕提慢放,以誘魚上鉤。當魚吞餌時,釣者可適時放線,使六線魚放心吞食,當手上感到拽力突然增大時便可揚竿得魚。此外,釣者也可以采用手把線的方式施釣,將線組順著船舷放至水下即可。
遠海船釣六線魚
遠海具體遠到多遠,沒有準確的定義,大連人一般將距岸10~20海里遠的海域就稱為遠海了。釣者遠海船釣,事先一定要物色安全可靠、適合遠海出行的釣船,并且要選擇適合出海的天氣出海;除了必備的釣具外,救生衣、手電筒等裝備要備齊,食物、飲用水要備足。
去遠海釣點,船老大一般不會輕易拋錨,而是采用漂流釣法。遠海海底地形往往很復(fù)雜,常有沉船或礁石,釣者一般要先探底,等墜到底后再上提0.5~1米的高度,以防掛底。水下如果有魚,離底1米左右并不影響魚咬鉤。
冬釣六線魚
北方很多釣魚人都視冬天為休釣期,因為冬天魚很不好釣,其實冬天并非一條都釣不到。冬釣六線魚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釣餌要鮮。當溫度降到10℃時,六線魚就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魚嘴會變得有些僵硬,吞食不靈便,普通的餌往往激不起它們的搶餌欲望。新鮮的巖蟲色澤光鮮,體表呈黃綠色,熒光明顯,很容易被六線魚發(fā)現(xiàn),招引魚兒來咬鉤,加之鮮餌腥味濃,對六線魚誘惑力極大,魚一次未吃到往往第二次、第三次接著搶。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要點是釣點要遠。冬季水溫低,六線魚會去深水過冬,釣者可乘船到孤島周邊海域,找水深30~60米、水下有沉船或礁石的釣點施釣,釣這樣的釣點說不定還會釣到其他魚種,因為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幾乎所有海魚都會到深水區(qū)過冬,它們都喜歡在有沉船或礁石等障礙結(jié)構(gòu)處棲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