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源
深圳市龍崗區(qū)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簡稱“彩虹社工”),2007年12月落地深圳市龍崗區(qū),2009年6月24日,深圳市寶安區(qū)沙井街道彩虹(禁毒)社工服務站掛牌成立,十名禁毒社工正式上崗,成為深圳市首批試點專業(yè)社區(qū)戒毒社區(qū)康復的服務點,并邀請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三○三區(qū)青年拓展及禁毒警覺委員會副主席彭盛福擔任督導。
每每談及此事,彭盛??倳貞浧鸬谝淮我姴屎缟绻さ木跋螅骸澳菚r候還沒有地鐵,路途遙遠,社工很早就在路口等著,看到我后熱情迎接,期間大家相談甚歡,他們也找到了努力方向。督導結(jié)束的時候,社工堅持要送我上公交車才離開,后來才告訴我當時有小偷尾隨我……”。初次見面的暢懷熱聊,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彩虹社工的禁毒之旅也由此啟程。
十年間,社工們踐行“專業(yè)、專注、創(chuàng)新、聚變”的發(fā)展理念,在禁毒社工服務領域積極探索,勇領潮流。今天,在轟轟烈烈的全民禁毒熱潮中,讓我們追尋彩虹社工的腳步,走進他們的“禁毒服務長廊”。
專業(yè)化:服務能力有保障
眾所周知,禁毒社工相對其他領域的社工面臨的挑戰(zhàn)會更大。一是因為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吸毒成癮后戒斷難度大;其次,禁毒作為世界性難題,服務開展會面臨著很多問題及困難,在深圳,彩虹社工就深刻體會到了這樣的現(xiàn)實。
沙井街道隸屬于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位于深圳市西北部,距離寶安區(qū)美沙酮門診路程較遠,居住在這里的戒毒人員每天往返美沙酮門診需4個小時,路途遙遠花費時間長導致一些戒毒人員難以堅持,復吸率高,進而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就業(yè)、生活和回歸社會。
看到這些,作為禁毒強有力的行動者,彩虹社工整合各方資源,為戒毒人員提供多方位服務。2010年,彩虹社工與深圳市第二勞動教養(yǎng)管理所(現(xiàn)更名為“深圳市司法局第二戒毒所”)合作,啟動“完善社區(qū)戒毒康復”工作,首次嘗試禁毒服務“無縫接軌”。2011年,彩虹社工在沙井服務站設計了“健康快車”——美沙酮維持治療推廣項目,購置車輛,“專車專線”接送美沙酮服務者。2012年,在首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電視)大賽舉辦之際,項目榮獲了大賽實施類銀獎,后經(jīng)過各方努力,2017年3月,寶安區(qū)開設了一家美沙酮治療延伸點,極大方便了該地區(qū)戒毒人員接受治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提高服務的專業(yè)性,禁毒社工先后到香港、澳門的禁毒服務機構(gòu)參觀學習交流,同時,“彩虹”邀請珠海金鼎自愿戒毒中心戒毒專家為社工們開展戒毒知識培訓,提升專業(yè)服務能力。
項目化:禁毒教育廣宣傳
2013年6月27日,彩虹社工攜“禁毒鬼屋”項目參加廣東扶貧濟困日暨深圳慈善日慈善月活動。在深圳大劇院廣場上,當社工抱著捐款箱向路過的市民勸捐時,不少市民認為毒品離他們很遙遠,帶著質(zhì)疑的口氣問“禁毒是政府的事,跟你一個社會組織有什么關(guān)系?”這令彩虹社工們深感禁毒教育宣傳力度還需持續(xù)深入推進,全民禁毒任重道遠。
禁毒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或是對毒品危害的無知而被動吸毒,或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主動吸毒,給個人、家庭及社會造成嚴重危害。彩虹禁毒社工針對吸毒低齡化趨勢,提出“三級預防、減低傷害、全人發(fā)展”的禁毒服務策略,三級預防中的一級預防將青少年作為重點服務人群,針對青少年吸毒問題,彩虹社工率先引進了香港“禁毒鬼屋”(又稱“毒幻迷城”)項目,開啟體驗式禁毒教育模式。之后又相繼啟動了“無毒新人類”項目、“反毒大篷車”青少年移動教育基地項目、“拒毒小勇士”等青少年禁毒教育項目,這些項目既迎合了青少年對新鮮活動的好奇感,又達到了教育功能,增強了他們對毒品及其危害的認知。
禁毒教育工作的宣傳范圍不僅從機構(gòu)層面拓展到外省社會組織,還促進了彩虹社工與政府部門之間聯(lián)動溝通,營造了全民參與禁毒的良好氛圍。2017年10月,彩虹社工發(fā)起了“十城接力·益騎禁毒”項目,先后在深圳、重慶、???、廣州、莆田等十個城市舉行,參與人數(shù)達6000多人,公眾媒體報道數(shù)十篇,極大地鼓勵民眾參與到禁毒工作中來。
標準化:服務體系更完善
在社會和政府力量的資助和指導下,彩虹社工凝聚督導、一線社工的智慧,總結(jié)形成了一系列禁毒服務的經(jīng)驗成果,開啟彩虹社工禁毒服務的標準化之路。
2010年彩虹社工編寫《禁毒社工實務手冊》;2013年完成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xié)會委托的《深圳市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指標指引》課題;2014年參與龍崗區(qū)民政局委托的《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指引手冊》的起草工作;2015年7月《彩虹社工服務標準化組織系統(tǒng)(CSO)》一書正式出版,詳細地歸納了禁毒社會工作的標準化手法、技巧和服務理念,是彩虹社工走上標準化道路的一個里程碑事件,該書對許多初創(chuàng)型社會組織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2017年,在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社會工作者協(xié)會的組織下,彩虹社工主筆參與《深圳市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指南(地方標準)》的起草工作;2018年1月,彩虹被深圳市民政局評定為深圳市禁毒社會工作服務指南試點單位;2018年年中時,河南鄭州金水區(qū)正式引進彩虹社工禁毒服務模式,首批禁毒社工上崗;2019年1月,山西引進彩虹社工禁毒模式,成為繼鄭州市金水區(qū)后的第二個禁毒模式引入地區(qū);2019年3月,嶺南師范學院吳金鳳老師與彩虹社工合作編寫《禁毒社會工作實務》,將彩虹社工十年的禁毒服務工作沉淀進行總結(jié)提煉,以期將更多實用的、有價值的禁毒理念和方法傳遞分享到社會中,為禁毒工作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撐。
產(chǎn)品化:自我造血力更強勁
十年光陰流轉(zhuǎn),彩虹這個大家庭始終溫暖如春,吸引著諸多有志于從事禁毒工作的社會工作者加入進來,時至今日,機構(gòu)的禁毒崗位社工人數(shù)已突破175人。然而,和其他社會工作機構(gòu)一樣,彩虹也面臨著行政化、社工流動大等行業(yè)共性問題,因而,如何實現(xiàn)專業(yè)服務規(guī)?;援a(chǎn)生更大影響力?如何讓社工在體現(xiàn)自身價值的同時,將收入與專業(yè)進行平衡?成為機構(gòu)領導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2015年,在完成項目化、標準化的改革后,彩虹社工開始思考如何撬動除政府購買、公眾捐贈外的其他社會資金來開展服務,達到自我造血的目的。2016年11月,由南都基金會發(fā)起的中國好公益平臺為彩虹社工提供了難得的契機,在這個平臺上,機構(gòu)的“反毒大篷車”項目被列為創(chuàng)建品牌項目,為機構(gòu)推行“服務產(chǎn)品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通過該平臺,“反毒大篷車”項目在全國多個城市路演、推廣,截至2019年6月,全國數(shù)千個社區(qū)/學校開展了“反毒大篷車”項目,十多萬人受益。
“反毒大篷車”初獲成功后,彩虹社工趁熱打鐵,將機構(gòu)的“兒童交通安全城”“中小學生反恐防暴‘六會課程’”等項目陸續(xù)推上產(chǎn)品化道路。
十年磨礪,彩虹社工禁毒服務雖然取得一些成績,但距離真正的“規(guī)模化、影響力”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做好禁毒工作非一日之功,值得所有彩虹人不斷努力、探索。如今,站在新時代新的起跑線上,彩虹禁毒社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專業(yè)的服務,與社會各界一起,堅定不移地打贏新時代禁毒戰(zhàn)。
(作者單位:深圳市龍崗區(qū)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