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正平
金黃锃亮的草垛,像山丘上的一朵朵蘑菇,散落在鄉(xiāng)村的角角落落,讓人望過去心里覺得踏實。
立春過后,種在田里的秧苗,長出新葉、分蘗、抽穗、揚花、灌漿和結實。從一葉嫩生生的秧苗,到撐起一個沉甸甸的秋天,那些挺拔了好幾個月的稻稈,在鐮刀的收割下,悉數交出飽滿的谷粒,終于放下姿態(tài),露出妥協的態(tài)度,腰身開始松軟下來,由挺拔的稻稈成為柔軟的稻草。這些稻草被碼成或高或矮的草垛,預告著糧食的豐收,撐起農人的尊嚴和底氣。
四季里,草垛是鄉(xiāng)村甜蜜生活的晴雨表。昔日村莊,男婚女嫁,大都由媒人牽線,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快到談婚論嫁時,女方便打發(fā)信得過的人到男方的村里走一遭,沒有其他目的,就是奔著草垛而去,倘若看到一個個高大的草垛,說明這個村糧倉殷實,這門親事便基本穩(wěn)定下來。反之,可能就黃了。
四季里,草垛是鄉(xiāng)村版圖上新聞發(fā)布的主會場。夏季歇涼的夜晚,村里的男女老少喜歡聚在草垛旁,嗅著清清的草香,沐著皎皎的月色,大家七嘴八舌,從國家大事,到莊稼長勢,再到誰家夫妻拌嘴,誰家媳婦長得水靈,誰家母牛生了小牛犢,只要你親臨垛場,便能“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四季里,草垛是孩子們游玩的樂園。學校放學后,村里的小伙伴便相約到村口的草垛前集合,躲貓貓、抓特務、耍草龍……一個游戲接著一個游戲,你追我趕、吵吵鬧鬧,直瘋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兩腿打戰(zhàn),才肯坐下來靠著草垛歇息片刻。
四季里,草垛吸納日月之精華,山川之靈氣。霧浸不進,雨淋不濕,霜凝不透,雷劈不開,邪氣近不了身。風不識趣,像玩皮的孩子,從山崗一路狂奔過來,經過田野,掠過鳥的翅膀,穿過籬笆,一頭撲向草垛,想鉆入她的懷里掀開秘密,卻吃了閉門羹,只好沿著草垛,打個擦邊球,發(fā)出無奈的嗖嗖聲,向村外溜去。
如今,重返故鄉(xiāng),那金黃锃亮的草垛已然消逝,村口空落落的,我只能在思鄉(xiāng)的夢里一遍遍念叨草垛的名字,追憶那些與它相伴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