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弛
十年前,他“忽悠”了馬云10個億;
十年后,他帶領估值4700億的“阿里云”王者歸來,打敗谷歌,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三的云系統(tǒng)。
在《朗讀者》節(jié)目上,主持人董卿贊他是“中國近十年最成功的CTO(首席技術官)”,在IT江湖,“程序猿”們奉他為“云計算教父”。
有人說他是智者,是先知;也有人說他是堂吉訶德,是異想天開的狂人。
他就是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阿里云創(chuàng)始人——王堅。
心理學教授
提到阿里,我們只知馬云,卻不知王堅。
在王堅的名字前面,最常見的一個頭銜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
王堅出生于1962年,考大學時,他誤打誤撞選擇了心理學專業(yè)。即使是偶然選擇的道路,王堅一走就是20年,在這期間,他抱著最純粹的想法讀了博士、當了教授,后來成為杭州大學心理學系主任。那時的王堅是一個堅定的行動者,他覺得每件事都有意義,因此要把一切都做到最好的程度。這是年輕時代的他,對世界的獨特理解。
王堅讀研時,還跑去浙大旁聽了計算機研究生的課程,幾年下來,他的水平居然不亞于計算機導師。
如果按照這個節(jié)奏發(fā)展下去,他以后的人生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坐享名利。結果,王堅辭職了。因為系主任這個職位,要應對的瑣碎太多,而王堅,只是一個癡迷科研的人。他向往的,是未知的科研世界。
真正決定人生勝負的,是從敢于放棄開始!
一場技術革命的起點
1999年,辭職后的王堅,進入了美國微軟公司的亞洲研究院。
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王堅曾多次和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進行過技術方面的討論,也得到了比爾·蓋茨的賞識。當有人在比爾·蓋茨面前提到軟件的數(shù)據(jù)分析時,他說你應該去找王堅。
2007年,王堅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出席了阿里巴巴的“網(wǎng)俠大會”。那次碰面,王堅告訴馬云:“如果阿里還不掌握技術,未來將不會有它的身影?!?/p>
那時,阿里的技術過度依賴雅虎和IBM,面臨核心技術的危機,馬云認為王堅是最懂阿里的人,也是阿里最需要的人。
第二年,王堅被馬云挖了過來,任命為阿里的首席架構師,并承諾每年投十個億,連著投十年,首要任務就是為阿里輸出技術。
加入阿里以后,王堅提出一個中國從未有人做過的構想——“阿里云構想”,他堅信這是一個未來,一個趨勢。
于是,阿里巴巴確定“云計算”和“數(shù)據(jù)”戰(zhàn)略,決定自主研發(fā)超大規(guī)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tǒng)“飛天”。2009年,阿里云正式成立。
當時,在中國還沒有人知道什么是云計算,大家也不知道“阿里云”是做什么的。2010年IT領袖峰會上,百度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談到云計算不屑一顧,騰訊創(chuàng)始人馬化騰更直言這是一千年以后的事。
行業(yè)大佬嗤之以鼻,阿里內(nèi)部也好不到哪去。王堅空降阿里,成為高管,已令人心里不平。他還要拿著巨資,去做一件“虛無縹緲”的事情,對他質(zhì)疑的聲音越來越多。
王堅說,阿里云最難是無中生有,他要從零開始建。幾年過去,阿里云的研發(fā)進入瓶頸,連年耗費巨資沒有成績,許多人開始質(zhì)疑阿里云的前景,說云計算是瞎扯……甚至有人直接對馬云說王堅是一個“騙子”。而王堅團隊里的人也紛紛出走。幾年下來,團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離開了。
面對這些質(zhì)疑,馬云選擇了相信王堅,并強調(diào)假如10年前阿里就有了王堅,今天阿里的技術可能會不一樣,請給他一點兒時間。
2012年,王堅被任命為阿里巴巴集團CTO,全面負責規(guī)劃、制定和實施集團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王堅對馬云的用人不疑充滿感激,他帶著剩下的工程師,為了阿里云拿命去拼。
被嘲笑從來不是生死存亡的時刻,選擇才是。
“相信,就是別無選擇”
爬山人的目標是山頂,渡海者的目標是彼岸。這些都是看得見的東西,立在那里,只需要克服艱險,就能抵達心之所向。但對王堅來說,過去10年里,他在爬的是一座不知道山頂在何處的險峰。
就這樣熬過了無數(shù)個至暗時刻,王堅終于迎來了成功的曙光。最終,在工程師們“拿命來拼”的努力下,阿里云自主研發(fā)的“飛天”終于問世。王堅讓阿里真正擁有了自己的技術。
“飛天”系統(tǒng)到底有多強的性能和計算能力?它可以將遍布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目前在為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創(chuàng)新企業(yè)、政府、機構等提供服務。
這可能還比較抽象, 我們舉例來說,就拿大家都無比熟悉的雙十一天貓購物節(jié)來說。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jié)構建了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混合云。在11日這一天,買、賣、付、送各環(huán)節(jié)的核心系統(tǒng)切換到了公共云計算平臺,實現(xiàn)了交易峰值32.5萬筆/秒,支付峰值25.6萬筆/秒,數(shù)據(jù)庫處理峰值4200萬次/秒。能讓剁手黨在這樣的大流量下還能順暢買買買,這背后“飛天”是功不可沒的。
日趨成熟的阿里云幫天貓創(chuàng)造了神話,為阿里進軍全球打開了一條新通道。春運高峰期間,阿里云承擔了12306鐵路購票系統(tǒng)75%的流量,搶票期間系統(tǒng)癱瘓的情況大為改觀;阿里云為37%的中國網(wǎng)站保障安全,為全球76.5萬用戶提供云計算和大數(shù)據(jù)的服務。
但王堅知道,春運搶的票,雙十一剁的手,大年三十發(fā)的紅包……云技術的作用遠不止這些。
目前,已有40%的中國500強企業(yè)、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中國科技類公司在使用阿里云。阿里云成為亞洲最大的云服務公司,超越谷歌,成為亞馬遜AWS、微軟Azure之后全球第三的云系統(tǒng)。
有人如此形容王堅的成就:在云計算這片土地上,王堅帶著一群理想主義者橫空出世,在世界的版圖上奪下了堪稱廣袤的一片疆土。
王堅,再也不是別人口中的“騙子”,而被稱為“阿里云”之父。正如他名字里帶有的堅持、堅韌、堅信的底色,王堅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的奇跡。
云貴薦自《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