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思研究
哈佛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學生斯考特,在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參加了一門零學分課程。
剛報名時,和很多學生一樣,斯考特疑慮重重,質(zhì)疑這樣的一堂課會有什么效果。畢竟在哈佛,所有人都很忙碌,幾乎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更不用說擠出時間去參加一個沒有任何學術(shù)意義的課程。
但在第一堂課上,斯考特就找到了樂趣。
斯考特參加的這門課,是哈佛大學主要面向新生開設(shè)的課程——“反思你的人生”。
哈佛之所以開設(shè)這樣一門特別的課程,源于一次對哈佛即將畢業(yè)的學生一對一訪談的結(jié)果。一名學生表示,哈佛大學教會他很多知識和技能,但哈佛“忘記提供最重要的課程”,即教會他如何思考自己的生活。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理查德德·J.萊特大受觸動,認為大學教育可能過于局限于對學生的學術(shù)訓(xùn)練,而忽視了一些對個人和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比如說:“怎樣過一種快樂的或?qū)嵱玫娜松??什么才是富有成效的人生?這些概念本質(zhì)上有不同嗎?如果有,你會選擇哪一個?”
霍華德·加德納,哈佛鼎鼎大名的“多元智能理論”之父,對此更是非常贊同。在他看來,盡管世俗化的大學教育在很多方面都是積極的,但缺少一個契機讓學生去深度思考,反思自己的生活。
學生們首先被要求列出一個清單,寫出他們希望如何度過大學時光,然后再列出過去一周自己實際上是如何安排時間和度過的,兩者對比,思考自己平時花費的時間和所作所為與目標是否吻合。
理查德德教授在三年后對當初參加“反思你的人生”這門課的學生進行回訪,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認可這門課的價值,認為這是把大學變成具有轉(zhuǎn)折意義的人生體驗的關(guān)鍵一步。
哈佛大學的這門課也給了斯坦福大學以啟發(fā)。與哈佛大學“反思你的人生”課程類似,斯坦福大學“反思”課程是在冬季學期面向一年級新生的項目,包括三次到四次90分鐘的討論會,8名到12名學生為一組,由一名教員、一名工作人員和一名有經(jīng)驗的學生帶領(lǐng)進行一系列的練習,核心內(nèi)容是引導(dǎo)學生思考那些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價值觀。
例如,在第一次討論會上,學生們被告知:“我們要進行一次長途飛行,你需要攜帶一件有特殊標記或反映你身份的物品?!比缓箫w機在遙遠的島嶼上迫降,學生們被要求根據(jù)自己所帶來的物品,提出關(guān)于如何相互支持和建立社區(qū)意識的想法。討論中出現(xiàn)了很多豐富而深刻的思考。
不光是學生,斯坦福大學教授也參加了這個項目,尤其是斯坦福法學院院長托馬斯·埃爾利希每年都參加。在他看來,雖然一些非正式的午餐和聚會可以幫助自己了解學生的生活和目標,但是作為一名老師,他很少有機會直接和學生討論他們的價值觀、希望、憂慮、夢想及關(guān)心之事。
大一新生經(jīng)常面臨著眾多挑戰(zhàn),但他們很少愿意向自己的新生導(dǎo)師或授課教師尋求幫助,托馬斯希望通過這門課,能夠更好地了解一年級新生群體面臨的問題,從而更有效地幫助新生成長。
與哈佛一樣,斯坦福大學的這門“反思”課程也屬于自愿性質(zhì),沒有學分,但是參加該課程的學生大都給出了滿意的評價,認為該課程有助于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認識自身與現(xiàn)實世界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