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江蘇省13602名9 ~ 18歲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江蘇省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整體發(fā)展薄弱,低于全國水平,亟須關注。在各自然項上呈現(xiàn)以下特點:12 ~ 15歲是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的關鍵期;高中生的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最為薄弱;男生較女生表現(xiàn)偏執(zhí);對生活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兒童在包容心理品質上無差異;家庭結構欠佳的兒童整體表現(xiàn)偏執(zhí);區(qū)域差異顯著,其中鄉(xiāng)村兒童包容性略差。
【關鍵詞】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
【中圖分類號】G44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80-0007-04
【作者簡介】周亞文,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210097)碩士研究生在讀。
一、問題提出
本研究將包容等同于寬容,指對別人行為或判斷自由的包容,對個人或普遍認可理由、觀點的不同意見的容忍。包容不是軟弱,不是不批評,更不是無原則和取消差異的“圓滑”。包容不意味著包容一切,而是有界限地包容。包容的前提建立在人與世界的多樣性、真理的相對性與人性的多面性的認知基礎上,它有利于超越狹隘的自我中心而向他人敞開,理解和尊重他人、社會、世界。所以,包容是一種美德,是個體由自我走向他人、社會、世界的認識前提。為了了解當下兒童整體的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情況,課題組對江蘇省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展開調查。
目前對于包容的研究集中在對包容性的研究上,涉及發(fā)展經(jīng)濟學、社會學和文化學領域,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都較豐富。教育領域對包容心理品質的研究始于品格教育,側重理論。心理學領域對包容的關注始于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其中以孟萬金團隊的相關研究最具代表性。2009年編訂的《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中的“節(jié)制”量表涉及包容心理品質;2011年修訂的小學生量表中的尊重維度涉及包容心理品質;2016年修訂的中學生量表中的律己維度涉及包容心理品質。但是,目前在發(fā)展性視角下以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狀況為內容的實證研究依然鮮見。
二、研究設計
本研究對包容心理品質的測量主要從兒童對他人的意見接受度、交友態(tài)度和對固執(zhí)的認識程度展開。量表包括5個題目,其中有3題涉及他人的思想、觀點或意見的包容性,分別是“當我自己有理時,絕對不會讓步”“我決定的事,不管發(fā)生什么新情況,都不愿意改變”“我是很有主見的人,誰也不能輕易說服我”;“我只跟自己喜歡的人交往,不喜歡的懶得理”涉及交友態(tài)度;“我覺得固執(zhí)實際上是專一的表現(xiàn)”涉及對固執(zhí)的認識。5題均為反向計分題,從“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為1 ~ 6分,分值越高,說明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越好。以江蘇省蘇北、蘇中、蘇南22所中小學的1360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運用SPSS24.0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通過差異性檢驗發(fā)現(xiàn),江蘇省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在各自然項上差異顯著。
三、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基本情況
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均值是3.05分,是江蘇省兒童七項心理品質中發(fā)展較為薄弱的一項,并且明顯低于全國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均值(3.16分),需要重點關注。
1.12 ~ 15歲是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的關鍵期。
江蘇省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在9 ~ 12歲呈上升趨勢,這和馬艷云的研究結果“四、五年級學生的寬容得分低于六年級”較為一致。但是,江蘇省12歲之后的兒童包容心理品質呈下降趨勢,其中12至15歲下降明顯,并在15歲跌出3分水平。孟萬金對全國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年齡研究也表明中學生和小學生差異明顯,并認為“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小學生心理發(fā)展速度和分化程度遠比不上進入青春初期及以后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因為進入青春期的學生心理處于‘急風暴雨’階段。”16 ~ 18歲的江蘇省兒童在包容心理品質上的變動幅度較小,均值保持在2.78分左右。和全國相比,除11和12歲外,江蘇省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水平在各個年齡上都低于全國水平。在變化幅度上,全國9 ~ 15歲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變化趨勢較平緩,高中階段下降明顯;相反,江蘇省兒童在高中階段變化平緩,12 ~? 15歲初中段卻急速下降,需要重點關注(見表1)。
2.高中段是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的薄弱期。
從年段上看,江蘇省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水平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并且小學高年級、初中、高中的兒童在包容心理品質上的差異顯著(見表2)。孟萬金對律己維度中的寬容指標的研究表明,“小學生與中學生一樣,都包含持重、寬容和謙虛3項,說明在小學階段律已基本成熟,學生基本都能夠管得住自己了?!痹诖嘶A上,課題組的研究進一步發(fā)現(xiàn),江蘇省初、高中生的包容性比小學生弱,這一趨勢和全國發(fā)展水平較為一致。
3.男生較女生表現(xiàn)偏執(zhí)。
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的性別差異顯著,男生包容心理品質的發(fā)展水平顯著低于女生,即男生較女生表現(xiàn)偏執(zhí)。有研究表明,“在同樣的條件下,女性比男性更傾向于做出寬恕選擇”,這一定程度上支持男生較女生表現(xiàn)偏執(zhí)的研究結論。江蘇省不同性別兒童在包容心理品質上的發(fā)展特點和全國一致,但江蘇省男女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均值都低于全國水平。
4.對生活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兒童在包容心理品質上無差異。
對生活很滿意的兒童的包含心理品質均值最高,顯著高于對生活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兒童。對生活基本滿意和不滿意的兒童之間差異不顯著,并且均值跌出3分水平,表現(xiàn)較為偏執(zhí)(見表3)??傮w而言,江蘇省不同生活滿意度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均值都低于全國水平。
5.家庭結構欠佳的兒童整體表現(xiàn)偏執(zhí)。
生活在原生健全家庭中的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發(fā)展水平明顯優(yōu)于其他家庭類型的兒童?!昂妥孑呉黄鹕睢薄昂透改敢环降男录彝ヒ黄鹕睢薄昂透改敢环揭黄鹕睢钡膬和诎菪睦砥焚|上的差異不顯著,都表現(xiàn)為較偏執(zhí)(見表4)。江蘇省不同家庭類型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趨勢和全國一致,但整體發(fā)展水平低于全國。全國不同家庭類型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均值都在3分以上,而江蘇省除原生健全家庭類型的兒童外,其余均在3分水平以下。萬增奎對江蘇省76所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中小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特別是離異家庭、留守家庭、流動家庭的子女,其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6.區(qū)域差異明顯,鄉(xiāng)村兒童包容性略差。
城鄉(xiāng)區(qū)域差異對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影響顯著,城市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均值最高,縣鎮(zhèn)次之,鄉(xiāng)村最低。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整體發(fā)展趨勢和全國一致,但發(fā)展水平低于全國,江蘇省城市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均值尚不及全國縣鎮(zhèn)兒童的水平,并且,江蘇省鄉(xiāng)村兒童的均值跌出3分水平,發(fā)展薄弱。
四、教育建議
根據(jù)上述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江蘇省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發(fā)展在年齡上存在關鍵期和薄弱期,并且性別、家庭生活方式、城鄉(xiāng)區(qū)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1.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重點關注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的關鍵期和薄弱期。
提升兒童的包容意識,關鍵在于調整兒童看待世界、理解知識、認識自身的基本觀念,使兒童學會用包容的態(tài)度理解和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摩擦、矛盾和沖突?!靶睦砥焚|養(yǎng)成,實踐比‘知道’重要”,相關研究也表明主題實踐活動是兒童最喜歡的德育方式,“其中有33.34%的兒童傾向于‘實際鍛煉法’,喜歡參與一些有主題的實踐活動”。12 ~ 15歲是兒童包容心理品質急速下降的時期,高中階段是發(fā)展最為薄弱的時期,所以,初高中教師要抓住該時期,不僅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有意識地引導兒童學會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聲音、和不同類型的人交朋友,更要根據(jù)不同學段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發(fā)展特點,設計相關的主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例如心理劇、心理課等。另外,學??砷_展不同主題的社會調查活動,使兒童通過實地所見所感和角色體驗深入了解某一特定的社會群體,在體驗和感受中學會理解、尊重和包容。此外,由于兒童在包容心理品質上的性別差異明顯,教師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可有意識地多關注男生。
2.父母要為兒童營造尊重、包容、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兒童第一任也是終身的老師,考慮到家庭生活方式變化可能給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發(fā)展帶來影響,父母在進行生活選擇時務必慎重。另外,生活滿意度是兒童包容心理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父母應為兒童營造尊重、包容、和諧的家庭氛圍。在家庭中,父母要將兒童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多傾聽、包容、理解兒童的觀點和行為,用溝通、交流的方式解決夫妻矛盾和親子矛盾,為兒童樹立榜樣,使兒童在包容、和諧的家庭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尊重、包容,而不是固執(zhí)己見、自私自利。
3.心理健康教育要對家庭結構欠佳的兒童重點關注。
“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和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和父母一方的新家庭生活在一起”的兒童的包容心理品質顯著低于原生健全家庭的兒童,所以,要對家庭結構欠佳的兒童給予重點關注。重點關注不是特殊對待,而是有方式地指引,可借助沙盤、心理劇、心理咨詢等方式幫助有需要的兒童。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在結構欠佳家庭中的兒童不必然包容性差,不能給該群體貼標簽。另外,隨著《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的施行,家庭教育工作備受重視,教育部門、婦聯(lián)要共同承擔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從市區(qū)、社區(qū)、小區(qū)逐步推進,對有需要的家庭派專業(yè)人員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澄清問題,化解矛盾,幫助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此外,農村地區(qū)的家庭需重點關注,這不僅是家庭教育觀念的問題,更是經(jīng)濟和社會問題,需要社會共同努力。<\\Ysc01\d\江蘇教育\2019年\心理\05\KT1.TIF>
【參考文獻】
[1]馬艷云.小學高年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24-28.
[2]孟萬金,張沖,RICHARD W.中國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測評量表修訂報告[J].中國特殊教育,2016(2):69-73,79.
[3]張海霞,谷傳華.寬恕與個體特征、環(huán)境事件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9(4):774-779.
[4]萬增奎.江蘇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7(5):107-112,124.
[5]孫彩平.心理品質養(yǎng)成,實踐比“知道”重要[N].光明日報,2019-1-15(14).
[6]孫彩平.中國兒童道德發(fā)展報告(2017)[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