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絕
走進一座城,總要去看看她的風景。濟南融“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于一體,“聽得見泉水叮咚,看得見一城山色”,醉倒無數(shù)文人墨客、名家大師。
作家艾蕪在1934年冬攜新婚妻子蕾嘉來濟南住了兩月,游覽三大名勝后,寫下5篇游記。
在他的筆下,趵突泉“水柱似的從青苔水藻的池中,帶著銀白的水花,翻冒起來,突出水面二尺來(高)的光景。響聲活活地吼著,將周遭的喧囂,都一齊掩沒下去。游人的心情,也仿佛一下子從城市移到山間去了一樣?!保ā鄂劳蝗罚?/p>
千佛山更是“好處不在它的本身”,“你且慢慢爬上山去,越過廟宇,攀上巖石嶙峋的峰頭,然后掉回頭來,陡然望見盆一樣的大明湖,躺在萬家煙火的濟南城里,帶似的黃河,繞在蒼茫無際的天野時,這才一下子覺出千佛山之所以愛為游人登臨而且成為北國名勝的原因。”(《游千佛山》)
如今,天氣晴好時爬上千佛山,大明湖、黃河等風光依然盡收眼底。
景色怡人,如癡如醉。生于江南的現(xiàn)代作家、文藝理論家萵麟置身于大明湖畔時,發(fā)出了“憑欄小立,但見湖水綠,荷葉綠,蘆葦綠,楊柳綠,這山亦綠,云天亦綠,眼前一片綠色,無疑身在江南了!的確,大明湖完全是江南景象,在大明湖,可以不想起江南,可以忘記江南”(《濟南秋色似江南》)的感慨??梢姡稳它S庭堅的“濟南瀟灑似江南,湖光山色與水清”這句詩,并非是濟南人的孤芳自賞。
除了美景,對于濟南的美味,散文中也有濃墨重彩的描寫。萵麟在大明湖畔, 一邊欣賞著滿湖的荷田和蒲葉,一邊品嘗著“最潔最香嫩”的水晶藕和活魚,還見識了濟南人的豪放與淳樸?!皬N子手里捉了一尾尺多長的活江鯉,走到我們面前,問我們這尾喜歡不喜歡,我們說好的,不料他就在我們面前,提起來把活魚向地下用力一摜,‘著’的一聲,把我們嚇了一大跳。”(《濟南秋色似江南》)
同樣是吃魚,詩人臧克家曾到在江家池街“一個大館子”去吃黃河鯉魚,“點菜之后,廚師親自將活蹦亂跳的剛出水的魚,拿到顧客前打個照面,一會兒,擺到桌子上來的是一大碗,仿佛還加上了蘿卜絲。味道極其鮮美,肉嫩,湯也好?!保ā冻缘姆矫娑隆罚?/p>
無論是美味還是美景,都深深地印入了臧克家的內(nèi)心。他在《濟南漫憶》中這樣動情地描寫:“稻田一方方,秋風送爽,黃穗搖金;荷花池中,潑刺魚躍,這些入畫景色,使我悅目賞心?!?/p>
美食家唐魯孫在濟做客時,體驗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意境后,獨獨鐘情于濟南的泉水和魚?!斑@石板下的泉水,夏季涼透心扉,可冰水果;冬季蒸汽迷漾,有如溫泉。掀開石板,水中密密長滿綠如青苔的長水草,成群的青草魚悠游其間,其肉既鮮且嫩,毫無腥氣,其外觀與臺灣的草魚類似?!保ā稘系娜汪~》)
盡管如今青石板下已抓不出“生蹦活跳的青草魚”,但家家泉水的風情還在。在老城中四合院變身的泉水主題餐廳,我們可以伴著泉水淙淙,品嘗泉水鯉魚、奶湯蒲菜、油爆明湖蝦、泉城荷香雞等泉水美食。
同一座濟南城,不同的人來了又走,留下或相似、或截然相反的感受——城市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她就在那里,有歷史的沉淀,有美麗的風景,也有時代賦予她的特色,真要了解她,恐怕只有你自己走一遭了。
摘自《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