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鮮明特色和價值追求。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中蘊含的為民情懷,是中華幾千年以來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直履行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一莊嚴承諾,一直秉持著“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的為政之道。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共產(chǎn)黨人的依歸?!坝肋h不辜負人民的信任和期望”是共產(chǎn)黨員邁向新時代的高度政治自覺。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zhì)要求。對為政者而言,只要拿出真情懷,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以造福百姓為最大的政績,把人民的疾苦冷暖牽掛心中,再多的困難也能夠克服,再難辦的事情也會解決。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比诵南虮呈菦Q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衰的根本因素。在新時代,堅持“以百姓心為心”,是干部想問題、做決策的出發(fā)點。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等典故,說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百姓的利益得到保障,他們就會與國家共甘苦,為國家赴湯蹈火。唯有在心中擺正人民的位置,涵養(yǎng)執(zhí)政正氣,才能筑牢“民心長城”,奏響新時代的“最美和聲”。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睆?921年嘉興南湖的紅船,發(fā)展到今天的“中國號”巨輪,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這一世界之問的中國答案。(作者單位:中共梅河口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