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的尾聲,婆婆被一個意料之外的電話緊急召回了黃陂老家,鄉(xiāng)下98歲的姑媽去世了。
農(nóng)村對白喜事尤為講究,場面大,禮數(shù)全。盡管幾宿沒合眼,回來后,婆婆還是饒有興致地描繪了這場豪華葬禮:100多人披麻戴孝,紙扎洋樓小車十幾座,震耳欲聾的鞭炮來人就放,5天的流水席排場風(fēng)光,戲班子吹拉彈唱好不熱鬧,一個葬禮花了20好幾萬……
我在一旁沒有作聲,卻想起了小區(qū)電梯里發(fā)生的一件事。
那天晚飯后下樓散步,遇到幾個遛孫子的大媽,于是電梯里異乎尋常的熱鬧。中途上來了一個帶著女兒的年輕爸爸,跟她們認識。大媽們紛紛把手上準備扔到樓下垃圾桶的各種紙盒、包裝袋遞給他,“正好,你拿去給你媽媽,免得她還下去撿上來?!?/p>
大媽們的這波操作搞得我有點懵,好在我很快回想起來,是有一位五六十歲的婆婆喜歡在小區(qū)的各個垃圾箱里翻撿紙盒、包裝袋什么的,然后坐在小花園的長椅上把一個個紙盒、紙袋拆開、壓扁,再整整齊齊地疊放到一起,用繩子捆扎起來。
我一直以為她是從外面進來撿垃圾的,沒想到她就住在這個小區(qū),而且與我同一個單元,現(xiàn)在還在電梯里遇到了她的兒子。
一個穿著挺體面的年輕男子,被幾個大媽熱情地往懷里塞垃圾,旁觀的我感到了一丟丟尷尬的氣氛。他下意識地用眼角掃了一下角落里的我,有那么一個非常短暫的瞬間,他的臉上掠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小囧,但他很快就恢復(fù)了常態(tài),一邊接過那堆垃圾,一邊謝謝熱心的大媽,并對女兒說:“咱們先回去把這些交給奶奶,再下去玩好嗎?”女兒乖巧地點點頭……
“厚葬薄養(yǎng),做給別人看的。不如生前對老人好點?!惫囊痪湓挘驍嗔宋业乃季w。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在盡孝這件事上,中國人格外在意別人的眼光。哪怕生前沒有好好伺候贍養(yǎng)老人,在老人去世后也會竭盡所能地風(fēng)光大葬。
然而,厚葬現(xiàn)象的背后,其實反映了部分子女的薄養(yǎng)、忽視,對老年人精神關(guān)懷的缺失,以及物質(zhì)照顧的匱乏。尤其是社會高速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這種現(xiàn)象其實越發(fā)普遍。
迫于生活壓力,當下多數(shù)都是雙薪家庭,年輕夫妻無暇照顧子女,于是把父母從老家接到自己的城市,放心地把撫育下一代的重任交給了他們。
年邁的父母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快節(jié)奏的大城市,進入了一個新組建、又剛剛增加了重要的新成員的小家庭,他們需要快速地適應(yīng)、進入角色??墒?,子女們往往忽視了自己的父母已經(jīng)老去了的事實,他們老邁固化的思想比他們緩慢的行動更能阻礙這一進程。
即使住進了城市的高樓大廈,哪怕兒女的經(jīng)濟能力相當,吃慣了苦的50后父母,依舊保留著兒時對貧窮饑餓最深刻的記憶。
他們節(jié)儉慣了,就像那位老婆婆,她用撿來的紙盒去換取一點點零錢,哪怕再微薄,也能給她帶來安全感和滿足感。
慶幸的是,她有一個很遷就自己,很懂事的兒子。相較于別人的眼光,他更在意母親的感受。
現(xiàn)在,依舊經(jīng)??匆娝陂L椅上心無旁騖地拆疊紙盒,神態(tài)坦然而平靜。
對比那場風(fēng)光的葬禮,小區(qū)這位撿垃圾的母親似乎享受的是更高級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