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的文物之殤
4月15日, 著名的法國巴黎圣母院發(fā)生大火,火災持續(xù)了14個小時,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損毀嚴重。一場大火,讓法國“整個國家都感到心情沉痛”。
據(jù)了解,這座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巨大哥特式建筑雖然在戰(zhàn)亂中有所損毀,但整體卻保存完好,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幾乎沒有遭受損傷。誰想和平年代,一場大火,讓這座輝煌的建筑遭到如此浩劫。
“我們將一起重建巴黎圣母院。”火災過后,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的話,或許能夠重振人們的信心。但“重建”畢竟是世界遺產存在的“最壞”方式。
圣母院大火,文物之殤,讓法蘭西流淚,也讓全世界傷痛。俄國著名劇作家果戈里說:“當詩歌和傳說都緘默的時候,只有建筑在說話?!苯ㄖ悄痰臍v史、時代的縮影,作為世界遺產的巴黎圣母院尤是如此。其實,每個歷史建筑,或輝煌壯麗、或緊湊局促、或標新立異、或古樸簡約,無不凝聚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建筑中發(fā)生的故事、保存的器物,更是文明的延續(xù),文化的傳承。讓人遺憾的是,近年來有關各種歷史建筑和文物被損毀火災中的報道不絕于耳。2018年9月,巴西國家博物館也發(fā)生大火,這座擁有拉美洲最大的民族學和人類學收藏的博物館92.5%文物被毀;2018年6月,蘇格蘭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發(fā)生火災,歷史悠久的金托大樓被毀……即便是在國內,也時有發(fā)生。
據(jù)國家文物局4月16日的官網(wǎng)通報顯示,今年以來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云巖寺東岳殿、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步月橋、江西省南昌市安義縣京臺曦廬民宅的劉氏宗祠、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金竹江西保衛(wèi)局偵察科舊址、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謝林大宅院、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錢頭狀元第等先后發(fā)生了6起文物火災事故。
每一個當下都是未來的歷史,每一段歷史都是彼時的當下。許多世界遺產的失去,有時并不是因為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而是人類自身行為的原因,不少世界文明遺產都是在不慎造成的火災中消失的。這場大火,讓人們?yōu)闅v史扼腕,消失的珍跡不再,巴黎圣母院的重建也絕非旦夕之功;這場大火,更提醒人們要反思如何保護人類的歷史遺存。
王城的歷史火災劫難
靖江王城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漓江西岸,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的藩王府,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的藩王府,始建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于1393年完工,王府占地19.78萬平方米,據(jù)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比北京故宮還早建34年。
與巴黎圣母院不同的是,靖江王城的主建筑承運殿,歷史上曾兩次遭受過火劫,第一次是清順治9年明朝叛將孔有德兵敗于王府內舉火自焚,靖江王城毀之一炬。到了清順治14年(1657年),清政府在靖江王城舊址上設立貢院成為西南地區(qū)最大的科舉考場,但在抗戰(zhàn)年間貢院毀于戰(zhàn)火。到了清朝,王城被改建為廣西貢院,成為廣西秀才參加科舉考試的地方。1947年重建后成為廣西省政府所在地。解放后王城先后是解放軍的步兵學校和廣西師范大學,至今還是廣西師范大學本部所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在大學校園內的5A級景區(qū),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王城內自古以來就非常注重防火,進入景區(qū)的每位游客,從青石板鋪設的王城消防疏散古道到大殿前用桂林特有的灰白石灰制作成的大水缸,都可以感受到古人對防火的重視。
從細節(jié)著手,讓歷史不再重演
廣西桂林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業(yè)是桂林市國民經濟戰(zhàn)略性支柱產業(yè)之一,大多旅游產業(yè)為歷史遺留文物保護景點,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自治區(qū)文物保護單位72處、市和縣文物保護單位291處,眾多的文物古跡、古建筑群多為木結構,一旦發(fā)生火災,將造成極大損失和影響。
靖江王城是桂林作為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最顯著的標志,文化積淀深厚,歷史地位十分重要,觀光游客極多。2018年桂林市接待游客突破1億人次,靖江王城景區(qū)占了100多萬。因此,王城景區(qū)的火災預防成為了當?shù)鼐皡^(qū)中的重中之重。
為切實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歷史建筑和文物,避免因火而毀,當?shù)叵啦块T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從細節(jié)之處著手,在不破壞王城整體結構前提下,將消防元素植入,依托景區(qū)內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把桂林“甲天下”的山水文化和厚重的人文歷史文化融入到了消防宣傳和管理工作中,通過 “聽” “考” “演” “學”等多種貫穿古今的獨特方式,讓游客和市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消防知識,提高消防安全意識,從而有效杜絕了火災的發(fā)生。
古為今用,王城宮殿“聽”消防
“王府重地、小心火燭”。 為了使游客們在游覽的同時,也格外注意游覽中的消防安全,在承運殿大門口,身著明代消防盔甲的衛(wèi)兵手持古代消防斧、消防鉤等滅火工具,一旦有游客進入,衛(wèi)兵都會朗聲喊道,這便是王城宮殿“聽”消防。
不僅如此,從導游的講解中,游客們還能了解到中國從唐代開始使用的一種叫做水袋的滅火器;古代人如何用灰白石灰?guī)r制作成的消防水缸,以及在獨秀峰開鑿天然消防水源月牙池等消防歷史文化,北宋設置了專門的消防機構 “軍巡鋪”,鋪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不但消防救火技術過硬,還很有責任心;南宋,都城有一支稱為“防隅軍”的消防部隊,玩忽職守或貪生怕死之徒,則要依軍法治罪……聽完導游一番講解,讓人不禁驚嘆,王城宮殿儼然成了一座實地學習消防歷史知識的大學堂。
寓教于樂,貢院鄉(xiāng)試“考”消防
沿著游覽路線,來到王城內著名的景點廣西貢院,這里曾有號舍5500余間,保留有乾隆皇帝題書的《幸翰林院賜大學士及翰林等宴便閱貢院詩四首》,王城的正陽門、東華門及西華門上還留有當時人們稱贊學子們的巨書牌坊。據(jù)記載,整個清朝年間,廣西貢院考出了585個進士,其中四個狀元,一個三元及第,因屢出狀元而聞名全國。如今,貢院里的科舉考試有了新內容——貢院鄉(xiāng)試“考”消防。
每天貢院內都會舉辦數(shù)場的古代“消防科舉”考試。游客們可以興致勃勃進入考場參加“消防科舉”考試,在5分鐘內答完試卷并當場公布成績,考中“三甲”可免費獲取古裝合影機會?!盎馂闹刑由胧┦鞘裁矗炕鹁娫捠嵌嗌??我國的消防宣傳活動日是哪天?”在考試現(xiàn)場,印有“廣西鄉(xiāng)試”的消防試卷吸引大批游客積極參與。這些題目出現(xiàn)在古代考試的試卷上,緊扣主題植入消防元素,向人們傳遞著“消防通古今”的理念,實現(xiàn)了消防宣傳手段的創(chuàng)新和體驗式宣傳的娛樂化,使游客們在鄉(xiāng)試號舍中既過足了古代“科舉考試”的癮,又著實學到了不少消防知識。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說:“去了很多地方旅游,這么有特點的消防公園還是第一次看到,在各種體驗互動中感受到消防就在身邊,無論古代和現(xiàn)代都要學好消防知識”。
妙趣橫生,明清茶坊“演”消防
為了豐富景區(qū)的游覽活動,了解桂林特色文化,在游客們駐足休息的明清茶館內,還專門安排設置了特色演出,當?shù)叵兰紡V益,巧妙的將消防知識融入到桂林彩調、古裝劇、廣西壯劇、群口快板、三句半等這些特色演出內容里,向廣大游客增設了一檔“明清茶坊‘演’消防”的特色節(jié)目。其中,古裝劇“審火案”是最受游客們喜愛的一個劇目。演出中,演員們均穿著明代的服裝,表現(xiàn)一個失火的居民被鄰居告到縣衙,“縣太爺”依據(jù)中國消防法,最終判定失火的居民違法而責打20大板,并要求居民要立即學習如何使用滅火器。詼諧幽默的對白,以古說今的表現(xiàn)手法,讓游客們在捧腹大笑之余深深地將消防法規(guī)要求印入腦海。
此外,彩調劇“夫妻送滅火器”、壯劇“消防知識要牢記”、群口快板“消防你他”、三句半“家里著火怎么辦”將消防知識融入到節(jié)目當中,在生動的表演中加入油鍋起火、滅火器使用等消防常識內容,讓游客和市民們忍俊不禁、流連忘返。游客從中學到了初起火災的處理、油鍋起火處置方法、家庭火災預防等消防安全基本常識。景區(qū)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戴東輝說:“消防特色演出不僅使游客能一邊欣賞節(jié)目一邊學到實用的消防知識,也增加了王城旅游的亮點,讓我們感到特別有成就感?!?/p>
流連忘返,獨秀峰下“學”消防
在王城內有一座被號稱“南天一柱”之譽的山峰——獨秀峰,獨秀峰與桂林著名的疊彩山、伏波山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對高度66米,由3.5億年前淺海生物化學沉積的石灰?guī)r組成,端莊雄偉、峭拔峻秀,南朝文學家顏延元曾寫下“未若獨秀者,峨峨郛吧間”的佳句,獨秀峰因此得名。這里是整個王城景區(qū)內必游之地,也是整個王城前后游覽的必經之路。為了讓游客學習到更多的消防知識,消防部門與景區(qū)溝通,專門在獨秀峰山腳下附近建立了一個集宣傳性、教育性、觀賞性、趣味性、科學性為一體的消防科普館,館內以消防文化、消防體驗、火災形成演示等為主要內容,供游客參觀學習,在館內既有明朝時期珍貴的消防文物、消防歷史照片、消防資料文獻等展示,還有現(xiàn)代化的大屏幕演示火災撲救,游客可以在此體驗到各類火災的撲救,讓消防安全知識根植于游客腦海,流連忘返。
自王城景區(qū)消防科普教育館建成以來,館內先后共設置各類消防固化宣傳設施1700余件,600萬人次國內外游客在旅游中接受到消防教育,在館內學習過消防知識,王城內也因此而保持至今零火災記錄。
不僅如此,為了預防火災,在王城景區(qū)內還專門建立一支女子消防隊。該女子消防隊是成立于2011年6月的景區(qū)8人女子消防隊,是從數(shù)百名導游中海選產生的,她們個個身手敏捷,形象口才俱佳,平時他們既是導游也是消防員。每天她們身穿紅色上衣黑色褲子的筆挺制服,帶有消防標志的統(tǒng)一帽子上崗,活脫脫一隊現(xiàn)代消防“花木蘭”。每周她們都會在科普館開展消防滅火疏散演練,每天都固定人員駕駛消防摩托車在景區(qū)內巡查,成為獨秀峰下一道格外靚麗的“風景線”。
靖江王城作為全國景區(qū)中少有的附有大量消防元素主題的歷史古建筑文物景區(qū),在不破壞王府整體結構前提下,植入消防元素,讓大量游客在旅途中學到消防知識,使火災有效遏制在萌芽狀態(tài)。而這些只不過是桂林消防在歷史建筑和文物景區(qū)防火之路工作措施上的一個縮影。在消防救援事業(yè)征程中,他們始終堅信,在以習近平總書記授旗訓詞的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下,桂林消防必將有新突破、新舉措、新輝煌,而這些穿越時空的王城公園,穿越如夢似畫的桂林山水,穿越古往今來的消防歷史,必將為我們演繹出更加精彩的消防宣傳的經典傳奇。
廣西自治區(qū)桂林市恭城文武廟始建于明朝永樂八年(1410年),距今600多年,是廣西規(guī)模最宏大,裝修最華麗,保存最完全的宮殿式明清建筑,總占地面積5700平方米,除臺基砌石外,上部多為木結構,每年的關帝廟會都會吸引幾十萬民眾和中外游客祭拜,火災防范歷來是當?shù)叵拦ぷ鞯闹刂兄亍榱松羁碳橙》▏屠枋ツ冈夯馂氖鹿式逃?,切實做好歷史文物古建筑的防火工作,當?shù)叵啦块T因地施策,從制防、技防和人防等方面發(fā)力,不斷加強文武廟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災防控工作,嚴防火災事故發(fā)生。
逐級傳遞壓力,健全“制防”體系
一是明確部門管理職責。當?shù)叵来箨犚苑▏屠枋ツ冈夯馂氖鹿式逃枮槠鯔C,積極提請轄區(qū)政府將文武廟消防安全工作納入文化旅游、公安派出所、民政等5個部門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督查、考評重點,并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消防安全定期檢查考核和安全事故責任“一票否決”制;二是明確寺廟主體職責。消防大隊以深刻吸取近年來各類宗教寺廟等火災事故教訓,及時動員,積極會同當?shù)匚幕吐糜?、住建、民政等部門,專門印發(fā)《關于切實做好恭城文武廟古建筑火災防控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寺廟消防安全管理責任人,推動寺廟落實主體責任,同時將消防安全管理教育納入寺廟日常事務培訓會內容,督促指導寺廟進一步加強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嚴防火災事故發(fā)生;三是明確應急響應機制。結合恭城文廟和武廟建筑分布和結構特點,同時,參照“微型站”建設模式建立“368控火圈”應急聯(lián)動滅火救援機制,即:在文武廟設立2個執(zhí)勤點,一旦寺廟古建筑發(fā)生火情,能夠迅速集結寺廟義務消防隊員,3分鐘內趕赴火災點撲救初起火災;消防隊6分鐘到場;公安、醫(yī)療等其他聯(lián)動單位8分鐘到場協(xié)助滅火。
加強設施改造,健全“技防”體系
一是爭取地方財力支撐。緊抓“十三五”規(guī)劃編制契機,協(xié)調縣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恭城文武古寺廟消防安全治理納入地方總體規(guī)劃一并實施,同時以持續(xù)整改隱患為由,大力爭取地方財力支持;二是增設消防設施器材。增加設置室內消火栓箱,消防水池、消防水缸等設施配置;增配手抬機動泵、消防水帶、水槍、干粉滅火器等輕便移動式的滅火設備,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高寺廟火災防御基礎能力;三是加強消防技術改造。以“既保留其固有歷史風貌,又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水平”為工作目標,加強現(xiàn)代消防技術措施應用。提請政府組織開展一次電氣消防安全檢測,并分批次投入10萬余元對內部電氣線路進行合理改造,加裝漏電報警系統(tǒng),在重要部位設置安裝火災自動報警、可視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自動噴淋滅火系統(tǒng)等適合于寺廟古建筑火災防控的先進消防技術,引導寺廟對大殿、昭文樓、藏經閣等重點場所的木質結構部位涂刷阻燃材料,增加古建筑的防火阻燃性能,切實加強“技防”措施。
多元宣教并舉,健全“人防”體系
一是普及培訓,提高消防安全素質。聯(lián)合文物管理、文化和旅游等部門組織文廟、武廟所有人員進行消防知識培訓,并確定一名消防安全宣傳員,負責寺廟的消防宣傳和培訓教育工作,落實每月一訓登記制度,寺廟人員培訓率每次不得低于80%。并附有圖片、視頻佐證,消防、文物單位定期開展檢查,確保寺廟人員人人懂消防知識、會撲救初期火災;二是加強宣傳,營造濃厚氛圍。結合寺廟文化歷史特點,將孔子、關羽等人物故事和消防知識并存的實際編制了《恭城文武古寺廟防火警語》,隨進入門票免費發(fā)放,并在寺廟主要入口、顯要位置設置消防宣傳欄、消防宣傳畫廊、消防公益廣告和用三國時期語言表述的消防警示語,方便了少數(shù)民族的香客信徒學習了解消防安全知識,擴大了消防宣傳的影響面。三是強化監(jiān)護,確保寺廟安全。每逢重大節(jié)日和寺廟重要活動,派遣消防員在活動現(xiàn)場24小時不間斷執(zhí)勤,并推動寺廟內部組建防火巡查隊,在每座殿堂設有“香燈”一職,專人管理殿堂內用火用電安全,督促寺廟落實消防安全管理,現(xiàn)場提醒香客按規(guī)定燃香,及時制止香客在重點保護部位流動吸煙、在寺廟周邊燃放煙花爆竹等違法行為,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策劃/宋鵬飛 ? ? 文/熊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