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一、品種選擇
大棚黃瓜種植應選擇抗病、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抗逆性強、耐儲運、商品性好、適合浚縣種植的品種,如津優(yōu)2號、津春4號等。早春茬栽培應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抗病抗逆性好、連續(xù)結(jié)瓜能力強的品種;秋冬茬栽培應選擇前期耐高溫,后期耐低溫的品種。
二、育苗
(一)營養(yǎng)土準備
采用穴盤和育苗基質(zhì)育苗。配制透氣、保溫、滲水、保濕性好、有機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高的營養(yǎng)土作基質(zhì)。基質(zhì)拌水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宜。每立方米營養(yǎng)土用50%多菌靈100 g加氮磷鉀復合肥1 kg拌勻進行消毒。
(二)基質(zhì)裝盤
將處理好的基質(zhì)裝入32孔穴盤,將裝好基質(zhì)的穴盤每5~6盤為一摞放在一起,上面放1個空盤,兩手平放在空盤上均勻下壓至深度為0.5~1 cm。
(三)種子消毒
黃瓜種子常常帶有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枯萎病等多種病原菌,易導致幼苗或整株發(fā)病。因此,播種前應進行種子消毒。種子消毒可采用溫湯浸種、福爾馬林消毒、高錳酸鉀消毒、多菌靈消毒等方法。
(四)浸種催芽
將種子放入55~60 ℃溫水中浸種15 min,不停攪拌,降溫到25~30 ℃,再浸泡4~6 h,搓洗干凈,除去表皮水分,將消毒處理后的種子放在25~30 ℃的條件下催芽,24 h左右開始出芽。種子露白后挑芽播種。注意催芽期間要保濕并及時淘洗種子。
三、播種
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先將營養(yǎng)缽中的基質(zhì)澆足底水,在中間打1個1~1.5 cm小孔,播1粒發(fā)芽的種子,芽朝下,種子平放,然后覆土,種子蓋好后噴透水。早春茬播種前5~7 d,育苗溫室扣上塑料膜升溫,溫度控制在24~26 ℃,種子破土時即可揭去覆蓋物。
四、苗期管理
出苗前,白天苗床氣溫保持在25~30 ℃,夜間氣溫保持在16~18 ℃,土溫控制在16~18 ℃,以提高根系吸水吸肥能力。苗期應保持土壤濕潤,每次澆水要澆透,避免大水漫灌使土溫大幅下降。子葉展平至第1片真葉顯露時,白天氣溫降到22~25 ℃,夜間氣溫在12~15 ℃。第1片真葉顯露至成苗,白天氣溫為25~28 ℃,夜溫為17~19 ℃。移栽前5~7 d,加大通風量煉苗,白天氣溫18~20 ℃,夜間10~15 ℃。隨著真葉展開,要施葉面肥1~2次。注意防治苗期猝倒病。
五、整地、施肥、做畦
黃瓜不宜連作,在前茬蔬菜收獲后應盡早耕翻土壤,凍垡和曬垡。定植前每667 m2基肥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5000~6000 kg和三元素復合肥40~50 kg。黃瓜喜濕怕澇,在多雨地區(qū)應采用寬窄行高畦種植,按大行距80~90 cm、小行距50~60 cm起壟,壟寬30 cm、壟高20 cm,壟上覆蓋地膜。雨量小且干燥的地區(qū)多采用平畦栽培。
六、適時定植
早春茬3月上中旬定植,苗齡30~40 d;秋冬茬8月下旬定植,苗齡20~25 d。定植密度為3500~3800株/667 m2。早春茬宜在晴天上午定植,秋冬茬宜在陰天或晴天下午定植,栽后2~3 d澆緩苗水。
七、田間管理
定植后到緩苗前要密閉保溫,白天溫度保持在28~30 ℃,夜間溫度保持在20~22 ℃,促進緩苗。緩苗后到結(jié)瓜期要適時放風,降低棚溫,防止瓜苗陡長。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 ℃,夜間最低溫度保持在12 ℃。黃瓜進入盛瓜期時應3~4 d澆1次水,水量不宜太大。
(一)施肥原則
勤施薄施,多施有機肥。盛瓜前期結(jié)合澆水追施復合肥15~20 kg/667 m2,盛瓜中后期以追施尿素為主。采果盛期應增加追肥次數(shù),一般每灌水2~3次隨水追肥1次。
(二)植株管理
黃瓜長到6~7片葉時,應及時吊蔓,基部出現(xiàn)側(cè)枝應及時去掉。中部出現(xiàn)的側(cè)枝要在坐瓜前留2葉摘心,以利于坐瓜。老葉、病葉應及時打掉,把蔓下降。當主蔓長至架頂時就要打頂,促進多結(jié)回頭瓜。
八、 病蟲害防治
(一)農(nóng)業(yè)防治
選擇綜合抗逆性強的品種;合理輪作,消除田間雜草,減少病蟲源;夏季空閑期密閉棚室高溫消毒,培育壯苗;高壟栽培,地膜覆蓋,加強通風,降低濕度。
(二)物理防治
溫湯浸種,使用防蟲網(wǎng)、殺蟲燈,懸掛黃色黏蟲板。
(三)生物防治
優(yōu)先使用植物源農(nóng)藥、農(nóng)用抗生素、生物農(nóng)藥等,減少對天敵的傷害。
(四)化學防治
霜霉病發(fā)病初期每667 m2用80%三乙膦酸鋁水分散粒劑180~235 g或80%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20 g~25 g噴霧。細菌性角斑發(fā)病初期每667 m2用2%春雷霉素水劑140~175 mL或5%大蒜素微乳劑60~80 g噴霧。白粉虱發(fā)生初期每667 m2用4.5%聯(lián)苯菊酯水乳劑20~35 mL噴霧。蚜蟲每667 m2用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15 g噴霧。美洲斑潛蠅每667 m2用80%滅蠅胺水分散粒劑10~20 g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