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會
一年一度的開學季來臨,準大學生們陸續(xù)邁入大學生活。作為“00后”大學生,這批成長在新世紀的年輕人都準備了什么?有怎樣的消費觀?據(j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臨近開學,電腦城的生意比往日紅火了許多。開學裝備相比起以往的開學“老三樣”——電腦、手機、平板電腦,還增加了藍牙耳機、智能手表,平衡車、無人機、投影儀等,大一新生的“開學裝備”可謂步步攀升,入學花費動輒上萬元甚至數(shù)萬元。
縱觀一代又一代大學新生的“開學裝備”變遷史,活脫脫就是一部經(jīng)濟發(fā)展史?!?0后”“60后”大學生開學,全部家當只有一床被褥;到了“70后”,一塊新手表、一臺新收音機、一款BP機就能羨煞旁人;再到“80后”,臺式電腦和按鍵手機成為時髦的開學裝備;“90后”的時候,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又成了“開學三件套”;而當“95后”“00后”們走入大學校門,開學裝備又擴充到了單反相機等新物件。
入學伊始購置必備的衣物、生活用品和電子產(chǎn)品并無不妥。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對多數(shù)新生而言,其學費、生活費仍然由父母提供。身為“消費者”,如果在入學“裝備”上要求過高,過分看重開學裝備,甚至“人家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把“開學裝備”視為必須有的“標配”,就值得商榷了。
面對愈演愈烈的“開學裝備”競賽,需要多些理性。每個人的家庭環(huán)境、經(jīng)歷背景都千差萬別。面對這些無處不在的差別,沒有必要怨天尤人或者沾沾自喜。推開大學大門的一瞬間,很多事情都將發(fā)生變化。學習不再像中學那樣老師管、家長催,大學生要學會“自我驅動”,把握人生。踏進大學校門既是一個終點,更是一個起點,學會感恩和知足,砥礪意志和品格,激發(fā)斗志與情懷,才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