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生 卓明汕 李貴洲
1937年冬至1938年春,中共中央高瞻遠矚,借巢育鷹,利用與新疆督辦盛世才的統(tǒng)戰(zhàn)關系,從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中,選派43名紅軍干部,進入新疆邊防督辦公署航空隊飛行班和機械班學習。“這是一支特殊的航空隊伍,它是存在于盛世才航空隊中的‘紅軍航空隊’,后被習慣稱為‘新疆航空隊’”,就是“我黨第一支航空隊”。
這批紅軍骨干,大多數(shù)是營、團干部,還有師職干部。他們?yōu)榱宋尹h建立空軍的偉大事業(yè),歷經(jīng)艱難困苦,勇于攻克難關,經(jīng)過4年多的刻苦學習訓練,系統(tǒng)地掌握了蘇制-2型、埃爾-5型、伊-15型、伊-16型飛機的駕駛作戰(zhàn)、維護技能,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直接領導的第一支空地勤配套的航空隊伍。
盛世才公開投靠蔣介石后,這批航空隊員雖被軟禁、關押,備受摧殘折磨,但信仰堅定、大義凜然,在獄中堅持學習革命理論和航空知識。后經(jīng)黨中央多方營救,航空隊員中有31人于1946年7月歷盡艱險回到延安。沒有回到延安的12人中,在校期間停學調離3人、因事故犧牲2人、病故2人,軟禁期間逃離2人,在監(jiān)獄被單獨釋放3人。
集體回到延安的15名飛行員和16名機械員,經(jīng)中央軍委決定組成“八路軍總部航空隊”。繼而輾轉數(shù)月奔赴東北,于1947年2月到達老航校。不久,他們不僅全面恢復了飛行技術,迅速成為航校建設的骨干力量,而且擔當起航校的各級領導職務,為人民空軍建設儲備大量人才作出了貢獻。
在人民空軍成立前后,這批航空隊員中,有3人擔任軍委航空局的處長,有1人擔任首個軍區(qū)航空處處長,有2人參加開國大典空中受閱駕機飛過天安門,有4人在首批6所航校中擔任校長,有3人在我軍第一支航空兵部隊——第四混成旅4個團中擔任首任團長。后來,有1人擔任第一個航空兵師師長,并率部5次參加抗美援朝作戰(zhàn),功勛卓著;有17人先后走上軍以上領導崗位,8人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
回首往事,我黨精心培養(yǎng)的這支航空兵隊伍,不僅發(fā)揮了“紅色空軍種子”的關鍵作用,還為人民空軍的發(fā)展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他們留下的歷史足跡至今熠熠生輝。
1937年5月,中共中央代表陳云、滕代遠,按照黨中央和中革軍委主席毛澤東的指示,從新疆星星峽把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左支隊余部接到了迪化(烏魯木齊)后,組織他們投入了文化知識和特種兵技術的學習。
左支隊是西路軍唯一保存下來未被打散的部隊。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陳云請示黨中央批準,在組織整頓中取消了“西路軍左支隊”的番號,將其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總支隊”,下轄4個建制大隊,中國工農(nóng)紅軍西路軍總支隊,對外一律以“新兵營”名稱出現(xiàn)。
“新兵營”實際成了我軍最早的一所訓練特種兵技術干部的學校。當時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據(jù)地無法解決現(xiàn)代化武器裝備問題,由陳云提議,黨中央決定利用與盛世才的統(tǒng)戰(zhàn)關系,使新疆成為黨培養(yǎng)和訓練特種兵軍事技術干部的基地,主要學習駕駛汽車、裝甲車技術,學習各種火炮、無線電、軍醫(yī)知識和軍政理論等。
1937年秋,陳云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蔚藍的天空。他籌謀大計,決心設法打開“立體化”這扇大門。他在西路軍總支隊部召開的干部會上明確提出:“我們黨想建立一支航空隊伍,沒有飛機,可以先把干部培養(yǎng)起來,今后有了飛機,使用起來就有人有技術。”他還說:“我想,我們可以利用新疆的環(huán)境條件,借用盛世才的航空隊,為我們黨培養(yǎng)一支既會駕駛飛機,又會維護飛機的航空隊伍?!?/p>
當時,靠政變上臺的盛世才,為獲得蘇聯(lián)援助和我黨的幫助,與我黨建立了統(tǒng)一陣線。陳云充分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在他的航空隊實施“借雞孵卵”計劃悄然推開。
10月25日,中共中央領導人張聞天、毛澤東回電:“同意將四方面軍人員分配到迪化各學校去學習新技術?!?/p>
陳云隨即在“新兵營”開展選拔工作,初選了30名年齡在18歲至25歲之間、身體健康的青年干部,準備學習航空技術。
1937年11月29日,陳云回到延安后,向黨中央、毛澤東匯報了派人到新疆督辦公署航空隊學習的意見,很快得到了批準,毛澤東還贊揚說:“陳云同志為我黨辦了件大好事??!我看這件事由你具體負責,人員么,可以分別從迪化新兵營、延安抗大和摩托學校物色么!”
就這樣,陳云在延安親自參加考核。1938年1月6日,他特地在自己住的窯洞里,接見了即將前往迪化的19名航空學員,他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將是第一批紅色飛行師,是紅色空軍第一批骨干,不要怕文化低,不要怕人家看不起,要有堅強的毅力,刻苦學習,一定要把技術學到手,要搞好團結,遵守紀律,保持黨的榮譽?!敝泄仓醒腭v新疆第二任代表鄧發(fā),在迪化也找初選人員逐一談話。最后,在兩地的紅軍干部中共挑選出44名航空學員。
1938年2月7日,“新兵營”選出的學員進入新疆督辦公署航空隊前夕,中央代表鄧發(fā)講話送行。他說:“中國共產(chǎn)黨的第一支航空隊,今天就算正式成立了?!辈⑻岢鲆獙W好技術,要遵守紀律,不要對外公開等具體要求。他還明確了組織關系:“航空隊由中央駐新疆代表直接領導?!?/p>
2月20日,延安來的學員到達迪化“新兵營”。除一人身體不合格外,18名學員與迪化的25名學員混合編班,其中25人學習飛行技術,18人學習機械維護技術。這43名學員來自紅軍的各個部隊:原紅一方面軍16人,原紅二方面軍2人,原紅四方面軍24人,原紅25軍1人。這些紅軍干部都是經(jīng)過長征的艱難險阻、浴血奮戰(zhàn)保留下來的革命骨干。當時,在新疆工作的同志把這支隊伍稱為“紅軍航空隊”。
參加飛行班學習的25名紅軍干部是:呂黎平(班長)、方華、方槐、方子翼、劉忠惠、安志敏、楊一德、李奎、張毅、陳熙、胡子昆、趙群、袁彬、夏伯勛、黎明、汪德祥、謝奇光、鄧明、龔廷壽、余天照、楊光瑤、王聚奎、彭浩、黃明煌、王東漢。
參加機械班的18名紅軍干部是:嚴振剛(班長)、丁園、云甫、王云清、朱火華、劉子立、劉子寧、吳峰、陳旭、陳御風、金生、周立范、周紹光、黃思深、曹麟輝、彭仁發(fā)、吳茂林、余志強。
中共中央代表鄧發(fā)把43名學員分在飛行班和機械班后,還宣布兩個班建立一個黨支部,支部書記由呂黎平擔任。從此,這支特殊的學員隊伍,即存在于新疆邊防督辦公署航空隊中的“紅軍航空隊”,作為一個戰(zhàn)斗集體,進行了4年多的刻苦學習訓練。在被盛世才逐出新疆督辦公署航空隊后,又自成體系作為一個戰(zhàn)斗集體,進行了4年的獄中斗爭和學習,直到被黨中央大力營救返回延安。
作為我黨第一支航空隊,始終受到黨中央的關心和愛護。
1939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到莫斯科治療臂傷,在途經(jīng)迪化逗留期間,正值總支隊在進行野營訓練和聯(lián)合軍事演習。周副主席在陳潭秋的陪同下,專程去迪化北郊八家戶野營地看望“新兵營”指戰(zhàn)員,向全體指戰(zhàn)員講了話。他說:“黨中央要求你們認真學好軍事技術,為了奪取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培養(yǎng)出自己的特種兵骨干,大家一定要安心學習,一定要學好。我相信不要很久,我們也會建立起自己的機械化部隊?!?/p>
在野營地,周副主席還接見了我黨在新疆邊防督辦公署航空隊學習的學員代表呂黎平和嚴振剛。周副主席告訴他們說:“毛主席、黨中央很關心你們學習航空,讓我路過迪化時向同志們表示慰問?!彼敿氃儐柫宋尹h航空隊學員學習情況,當聽說學員們已經(jīng)能夠操縱、維護兩種飛機時,高興地說:“陳云同志做了件很好的事,將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空軍,有骨干有種子了?!彼€給兩位代表分析了國民黨空軍的狀況和教訓,興奮地談到了我黨建立人民空軍的設想和要求。
1940年3月初,周副主席從莫斯科回延安再次途經(jīng)迪化。他關心著繼續(xù)留在新疆的中共航空隊學員,又一次接見了呂黎平和機械班代表朱火華,關切地詢問學員們的學習和生活,當聽到這些紅軍中的營團級干部始終過著學員生活,年齡大了還不能成家時,周副主席贊揚他們有理想、有志氣,不計較個人得失,再次鼓勵他們抓緊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向黨匯報。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黨遲早要建立自己的空軍,暫時沒有飛機就先培養(yǎng)技術人才,你們40多位同志有學飛行的,有學機械的,一旦有了飛機,就能形成戰(zhàn)斗力,黨中央對你們寄予極大的希望?!?/p>
這支“紅軍航空隊”平時雖然處于新疆督辦公署航空隊內,在行政管理、航空訓練等方面,受校方和蘇聯(lián)顧問支配,但在黨組織活動、政治思想工作、人員調整、經(jīng)費籌措、生活補貼等方面,卻受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親自領導。第一任代表陳云曾催促蘇聯(lián)援助督辦公署航空隊一批戰(zhàn)斗機,落實了當初與盛世才達成的協(xié)議。第二任代表鄧發(fā)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導學員們不怕冷嘲熱諷,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學,攻克了文化和航空理論難關。第三任代表陳潭秋,對培養(yǎng)我黨我軍這支航空隊伍也極為重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紅軍航空隊”黨支部下面分為5個黨小組,飛行班3個,機械班2個。當時,因陳潭秋不便到新疆督辦公署航空隊看望學員,就規(guī)定支委會成員到他住處匯報工作。每一次支部大會,他幾乎親自參加,直接布置、檢查和講評支部的工作。他經(jīng)常向航空隊學員們傳達黨中央的文件和重大的方針、政策,還輔導他們學習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做時事政策和形勢報告,激勵航空隊的同志們樹立革命理想,戰(zhàn)勝成長成才道路上的艱難險阻。
在生活上,陳潭秋對紅軍干部航空隊學員也是無微不至的關心。1940年后,盛世才沒有根據(jù)物價上漲相應地增撥學員灶的伙食費,學員們只好經(jīng)常吃咸菜疙瘩。陳潭秋看到學員們都消瘦了,既心疼又著急。于是他在經(jīng)費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從辦事處的經(jīng)費中每月?lián)艹鲆徊糠皱X作為學員們的伙食補助。當改裝戰(zhàn)斗機的學員們在野外機場訓練時,生活條件更差,他便設法借來幾支小口徑步槍,打點野味改善伙食,補充營養(yǎng)。學員有了困難,他都親自幫助解決。機械班的周立范經(jīng)常肚子疼,航空隊的軍醫(yī)確診他長了一個大瘤子,說是不治之癥。陳潭秋聞訊后,四處奔走,多方聯(lián)系治療。他通過蘇聯(lián)駐迪化總領事,在盛世才部隊的一個醫(yī)院里找到了一名蘇聯(lián)腫瘤專家,給周立范做了大手術,切除了腫瘤。周立范住院和修養(yǎng)期間,他還多次用自己的津貼,購買營養(yǎng)品前往看望,并指示我黨學員們要多關心愛護他,周立范終于被從死亡線上搶救了過來。
至于我黨航空隊在學習訓練期間的費用,除了自籌一部分,錢由共產(chǎn)國際供給,每月大約400美元。1940年1月,“新兵營”撤走后,陳潭秋就與“遠方”(即共產(chǎn)國際)電報聯(lián)系此事,并請中共中央書記處去電說明。1月18日,《新疆辦事處關于新兵營回延安和航空隊經(jīng)費供給致鄧發(fā)及中共中央書記處電》文中寫道:“留此學習及修養(yǎng)的,除航空隊外,還有50余人。航空班用費擬自籌,合計每月需美金400元,已電遠方要求供給。望你們也去電說明。”
1940年夏,我黨航空隊的學習遇困難。因阿山、和田事件的發(fā)生,盛世才調走了幾架飛機鎮(zhèn)壓“叛亂”,使航空隊學習無法繼續(xù)。陳潭秋在10月21日發(fā)出《關于航空隊狀況及下一步的處置致中共中央書記處電》。電文說:航空隊同志是我們準備將來空軍的第一批干部,他們的責任非常重大,可是一年多來,因技術條件和環(huán)境關系,進步很少?!罱麄円笾苯訉懶沤o中央陳述意見,我意見,究竟對他們的問題如何處置,希望中央嚴重討論一次,給以具體指示……”
當時,我黨航空隊向陳潭秋提出向黨中央反映情況,并轉達他們的3條要求。一、回延安建立自己的空軍抗日;二、參加陸戰(zhàn)隊抗日;三、赴蘇參戰(zhàn)。黨中央回電:嚴守紀律,安心學習。
當盛世才加緊投靠蔣介石,于1942年7月把我黨航空隊逐出督辦公署航空隊后,我黨航空隊搬到了南梁的招待所(歸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因先后調出3人、犧牲2人、病退1人,此時的航空隊有37人。陳潭秋來看望航空隊員時,告訴他們:“你們37名同志,是黨千辛萬苦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批航空人才,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目前從新疆送你們返回延安,已經(jīng)不可能,我已向黨中央發(fā)電報,請中央盡快與蘇聯(lián)聯(lián)系,爭取把你們送到蘇聯(lián)去,待國內條件成熟后,再接你們回來建設我們自己的空軍?!?/p>
1942年9月初,新疆政局已十分險惡。陳潭秋找航空隊黨支部的新老成員談話。他在分析形勢后說:“黨中央批準了你們撤到蘇聯(lián)去繼續(xù)學習,你們現(xiàn)在可以做走的準備,行李物品盡量少帶……我們在新疆的所有人員準備分三批撤走。你們學習航空的同志是第一批,吉合同志同你們一塊走,他對蘇聯(lián)的情況熟悉,懂俄語便于接洽”。
此后,陳潭秋被抓走,航空隊人員也被軟禁、監(jiān)押,與黨代表失去了聯(lián)系。但陳潭秋被害前還關心航空隊的同志,給他們寫信,并囑托黨組織負責人給航空隊隊員每人補助100元生活費。
1944年冬,航空隊的同志們被轉押到第二監(jiān)獄的黑牢后,他們設法與獄中的黨組織接上了關系。敵人用嚴刑拷打,甚至用砍頭、槍斃來威脅他們,但他們沒有屈服。他們在“百子一條心、集體回延安”“全體無罪釋放回延安”等戰(zhàn)斗口號鼓舞下,不屈不撓地開展對敵斗爭。在黨中央的多方營救下,他們終于在1946年6月10日被集體釋放出獄,于同年7月11日安全回到延安。
這支由紅軍干部組成的我黨第一支航空隊,與其他一道返回延安的我黨人員,受到了中央領導和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朱德總司令親自到七里鋪迎接,并設宴招待。他高興地對航空隊員們說:“我軍在東北繳獲了日本不少航空器材,有飛機,有機場,就是缺少駕駛人員和維護人員。你們回來了,就很好嘛!正好發(fā)揮骨干作用。”
7月12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到中央黨校駐地看望大家,他與航空隊的同志一一握手,說:“你們回來了,就是勝利!”“你們都是好同志?!?/p>
1946年8月29日,航空隊被召集到八路軍總部開會。朱德總司令詳細講述國內形勢后說:“延安人稱你們?yōu)樾陆娇贞?。延安怎么會有新疆航空隊呢?名不正言不順。八路軍確實很需要一支航空隊,配合地面部隊作戰(zhàn),中央對你們寄予很大希望,希望你們及早恢復技術,參加作戰(zhàn)?!薄鞍寺奋娍偛扛鶕?jù)中央的指示,決定將新疆回來的航空人員編成一個航空隊,暫定名為‘八路軍總部航空隊’。今天在這里開成立大會?!?/p>
朱總司令宣布:“現(xiàn)在我命令,八路軍總部航空隊正式成立,任命方子翼為航空隊隊長,嚴振剛為航空隊政治指導員。”“會后,你們應立即著手做赴東北的準備工作。”
航空隊根據(jù)朱總司令的指示,把空地勤人員混合編組為3個分隊,由方華、陳熙、呂黎平分別擔任第一、第二、第三分隊隊長。編組后,八路軍總部航空隊每天集體復習航空理論,鍛煉身體,練習行軍,為赴東北恢復技術做準備。
1946年9月20日,八路軍總部航空隊的方子翼、嚴振剛、呂黎平、陳熙、方華、方槐、夏伯勛、袁彬、安志敏、李奎、黎明、張毅、趙群、劉忠惠、胡子昆、朱火華、金生、周立范、周紹光、丁園、云甫、曹麟輝、王東漢、吳峰、劉子立、劉子寧、陳御風、陳旭、黃思深29人(楊一德、王云清因病住院,推遲出發(fā)),和劉善本機組,加上陪送人員共40余人,在八路軍總司令部、中央組織部、中央黨校二部等單位代表和從新疆回來的人員近千人的歡送下,離開延安,踏上征途。他們于1947年2月輾轉到達被譽為人民空軍“搖籃”的東北老航校后,先后被委以重任,出色地發(fā)揮了領導骨干和教學骨干作用。
“新疆紅軍航空隊”,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直接領導的第一支空地勤配套的航空隊,其可歌可泣的戰(zhàn)斗歷程,是一首紅軍干部忠誠于黨、牢記使命、百折不撓、堅貞不屈、無私奉獻的英雄史詩,其彪炳史冊的輝煌業(yè)績有目共睹、感人肺腑,受到了廣泛贊譽。
當我們回眸人民空軍成長的輝煌之路,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代代空軍官兵在黨的堅強領導下,薪火相傳,接續(xù)前進。人民空軍在追夢起航中歷經(jīng)坎坷,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中浴血而立,在國土防空中亮劍藍天,在戰(zhàn)略轉型中勇立潮頭,以及在“能打仗、打勝仗”的過程中升華而成的獻身使命、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精神,正是傳承了包括“新疆紅軍航空隊”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內的“紅色基因”。這種“紅色基因”也正是今天人民空軍擔當強軍重任的精神財富和不竭力量源泉。
責任編輯 / 梁發(f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