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齋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穿天透地的壯觀景象是人們追尋的瀑布之美,能給人穿天透地印象的瀑布,必然是“一落千丈”的,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這樣的瀑布才稱得上壯觀,稱得上美,才值得人們從四面八方逐美前來。而德天瀑布卻恰好是個例外。在世界上的眾多瀑布中,德天瀑布在外既沒有世界三大瀑布——尼亞加拉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伊瓜蘇瀑布的壯觀,在內(nèi)也沒有我國黃果樹瀑布、壺口瀑布等名氣大。然而這個跨越了國境的德天瀑布,卻有著獨屬于它的奇特景觀,在跨越了中國與越南邊境的德天瀑布周圍,匯聚了許許多多奇特的美,讓人沉醉在這個天地之間的水幕前,久久不愿離去。
位于廣西崇左市大新縣碩龍鎮(zhèn)德天村的德天瀑布,橫跨了中國與越南的邊境。這一段“腳踏兩條船”的過程頗為曲折:作為中越界河的歸春河靜靜地流淌著,從中國流向越南,又在越南轉(zhuǎn)回中國,那是一段從廣西靖西縣起始的路途,在大新縣碩龍鎮(zhèn)德天村,這條河流終于沖破了平川,跌入斷崖,形成了我們眼前的德天瀑布和位于越南的板約瀑布。兩座瀑布相互依偎,一座寬闊,一座秀美。
寬闊的德天瀑布是歸春河的幾股水流按照斷崖的地形描畫出來的,瀑布分為三級跌落,像是半折疊的絲綢簾幕,這簾幕四周激蕩的水汽時刻提醒著人們:看,這是山水的豪情,可不是柔弱的沒有生命的絲綢。洶涌澎湃,這樣的詞語在德天瀑布的飛瀉之下,顯得是如此蒼白,那不只是眼中看見的洶涌,那種白浪滔天,連游魚都被飛濺的水滴阻礙了行程的場景,更是人們心中的澎湃。一陣風吹來,卷起的水霧像一張張面紗朝著游人裹挾而來,似乎要按照風和瀑布自己的審美,將游人打扮成山水的新娘。
游人乘著這里奇特的觀光“竹筏”,在瀑布下游的河水中緩緩靠近眼前呼嘯著的巨大水幕。近距離欣賞這座瀑布,方覺人是這樣的渺小。耳邊傳來的是德天瀑布的高歌與狂嘯,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更加印證著這座瀑布在人們的心中有多么的震撼。近觀,第一級的飛瀑落差最大,水勢也最猛,那一重重的狂嘯,自然也是這一層來得更為清晰,更為壯闊;第二層水勢稍緩,濺起的水霧雖不如第一層一樣隨風飄向最遠處,卻依然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起璀璨的光;第三層的瀑布沿著石臺流下,比起前兩層的水幕,這一層讓人想起了詩中的水晶簾,這一層的水更為參差,遠遠觀來,仿佛是一顆顆水晶珠子串在一起,遮擋住簾幕背后的神秘世界。在這三層飛瀑之下,是一潭碧水,就是承載著竹筏的這一塊碧玉。
有人觀瀑布喜愛近觀,有人觀瀑布喜愛遠觀,在近處看過這樣的美景,忽然很想走上景區(qū)中的觀景臺,一窺德天瀑布的全貌。走上觀景臺,眼前赫然出現(xiàn)的是此前將人們映得渺小如矮草的德天瀑布,這樣的角度看下去,德天瀑布卻顯得更加壯闊,那種天地之間的奇觀美景帶給我的震撼,與人生天地間如芥子微塵的感慨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清晰地涌上心頭。
登上觀景臺時,已接近傍晚,云層罩在瀑布上,看起來有些陰陰沉沉,不一會兒,一道陽光沖破云層,隨后一道接著一道的陽光紛紛破開云層,照耀在瀑布上,本是白紗一般的水霧漸漸被染上了金色,不禁讓人想起典籍里記載的契丹女子“以黃物如金色,涂之于面”的佛妝,果真是真珠絡(luò)髻面涂黃。夕陽漸漸沉墜,突破了整片云彩的陽光將天邊也繪成了金色,瀑布的白與天邊的金相互映襯著,茂密的植被在這樣的色彩下顯得更加蔥蘢,瀑布傾瀉而下的水面仿佛是齊齊整整的帷幔,周圍枝葉參差的樹木就好似鑲嵌在帷幔上的綠寶石,忽然想起魏晉時期那個與人斗富的石崇,即便是他所設(shè)下的帷幔也終歸比不上德天瀑布這天然帷幔的華麗與壯美。
夕陽漸漸隱入瀑布背后,光線也逐漸隨著太陽退隱。我意猶未盡地收拾起相機,向著回程的方向走去,耳邊的瀑布轟鳴漸漸弱下去,流水聲卻將“潺潺”二字送入我的腦海。德天瀑布的美,就這樣在我的心底沖擊著,流淌著,成為我此生難忘的山水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