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婷
【摘要】我們應該讓學生在課上和課下都背一些好的詞句。背誦能力比較好的學生一般都能學好語文。不是每一個學生天生就喜歡背書的,我們需要讓學生知道背誦對學好語文很關鍵。每周都應該給學生留一些背誦的作業(yè),不但要背過而且要能背寫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增強語感。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引言
體質所包含的以上各方面,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的,它是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衡量和增強小學的體質必須從以上諸方面全面考慮,使之全面發(fā)展。適合于小學的語文活動,是增強小學體質最積極、最有效的因素,也是增進小學健康的一種積極手段。
1小學語文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育
提高小學語文能力。掌握一種技能,離開了反復的實踐就是一句空話。所以實踐性又是語文課的基本特點之一。要在聽說語文的實踐小學習語文,要在反復嚴格的訓練中提高語文能力。除了工具性、思想性、實踐性之外,綜合性也是語文的重要特點之一?,F(xiàn)行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之廣,是其它學科望塵莫及的。從小學語文知識來講,從語文能力來說,又有聽、說、讀、寫。在訓練方式上,有擴項訓練、綜合訓練等。主要是通過必要的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嚴格的語文基本訓練來達到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目的。在提高小學語文學習成績的過程中,首先要培養(yǎng)的就應該是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任何事物的原動力,缺少了它,整個學習的機器就會失去燃料,最后只能以失敗告終。因此,提高小學的語文水平,教師不僅需要更新教學觀念,認真鉆研教法、學法,讓小學在充分理解語文的基礎上提高成績。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的新策略。身體運動對小學的許多器官、系統(tǒng)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其中,影響較大的是運動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以及神經系統(tǒng)。
2小學語文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
2.1為活動而活動
不少課堂搞得很熱鬧,各種活動頻頻“閃亮登臺”。然而,一些活動與教學明顯無關,在教師認為,好像不開展活動就不能突出“學生為中心”。于是,在課堂上,教師為了開展活動而活動,很少考慮該項活動究竟與該課的教學有多大的關系,而在強調學生參與的同時,卻忽視了教師的參與作用。
2.2以本為本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一向忠于教材,堅持并堅信“以本為本”,因而導致一些教師在課改中,依然把教材作為“權威”,視教材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錯。
2.3忽視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許多教師的課設計得很好,可一上起課來卻不那么得心應手,效果差不說,還常常完不成任務。究其原因,學生的學習習慣差當屬“罪魁禍首”。學生上課太自由化了,坐沒有坐相,站沒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說就說,甚至想鬧就鬧……有的教師說,這是為了尊重學生,體現(xiàn)“學生為中心”,體現(xiàn)“自主”。我想,規(guī)矩還是要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不容忽視的,這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發(fā)展,以及繼續(xù)學習和終身學習所不可缺少的。
3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xiàn)自我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fā)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比缭诮虒W《群鳥學藝》一課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4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fā)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捎幸粋€學生卻回答的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后,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5結束語
有人說,兒童的心田是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獲;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獲;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獲;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獲。也有人說,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梢娏己昧晳T的養(yǎng)成對人生的重要,我們相信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肯定會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受益匪淺,乃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參考文獻
[1] 蔡俊潔. 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應走出三個認識誤區(qū)[J].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6.
[2] 許月藩. 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方略[J]. 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17.
[3]王再軍.高中語文教學中實施自主學習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