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鋒
摘 要:了解中國古代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時間應該從公元前841年開始。此前的歷史年代,意見頗多,尚無定論,我也不便妄加猜測。但在自前841年之后的中國古代史上,有幾個特殊時段的歸屬、或者說它們的斷代問題,卻似乎值得商榷。
關鍵詞:古代史;特殊時段;歸屬
前言
16年前,我寫下了這篇文章,當時獲得荊州市教科院頒發(fā)的三等獎。記得當時“武瞾”的“瞾”字在電腦上還打不出來,只能用合成的方法造字。原以為時間久了,稿子散佚了。誰想去年收拾房間時,居然找到了底稿,就想整理打印出來作為資料保存。16年過去了,我想看看我們的斷代史觀有沒有變化,于是,整理之前,我百度百科了有關中國古代朝代順序的知識,赫然發(fā)現不少新觀點正是我16年前的觀點。如新朝、武周應看做事實存在的朝代。不同的地方在于現在的紀年里依然找不到東周亡至秦朝立這35年的歸屬;另外現在的紀元里新增了一個西楚,而我認為“楚漢之爭”應歸入西漢??磥恚辽傥业挠行┯^點與不少研究者產生了共鳴。需要說明的是16年前我對照的是《現代漢語詞典》后附錄的歷代紀元表,與現在百度百科代表的斷代觀點有很大的區(qū)別。
一是周亡至秦(朝)立。我認為這一時段的歸屬比較模糊。史學上既然明確規(guī)定東周分為春秋(前770年至前476年)和戰(zhàn)國(前475年至前221年)兩個時期,那么,東周的歷史應該止于前221年。但為什么又把前256年(周赧王59年)秦滅周作為東周存在的最后一年呢?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自前255年至前222年,史家就開始以秦王紀年。那么這35年的歷史究竟是歸于東周還是歸于秦朝?歸于東周不可能,因為前256年,周朝已亡;歸于秦朝也不可能,因為此時秦朝尚未建立。最后只能歸于戰(zhàn)國了,因為從時間上看,它只能屬于戰(zhàn)國。既然如此,那么它應該算入東周的歷史了,但這又與前256年東周滅亡相矛盾。這樣,在東周與秦朝之間就形成了一個35年的空檔時段。
個人認為,要確定這一時段的歸屬,必須首先確定東周的起止時間。公元前256年,秦滅周,東周歷史應止于前256年,而從前256年至前221年的35年,,可不可以稱之為秦王國時期,因為這一時期史學上是以秦王紀年的。至于為什么不以趙王、楚王、燕王等其他紀年,大概是因為后來秦滅六國而王天下吧。同時,這一時期除了周王室已然滅亡外,諸侯征戰(zhàn)依然頻繁,具有戰(zhàn)國時期明顯特征,似乎還可稱之為后戰(zhàn)國時期。無論如何,都不宜把這一特殊時段籠統(tǒng)地歸入東周。
二是“楚漢之爭”。史學上把它歸入西漢歷史,與前述的“秦王國時期”類似,把它歸為秦朝歷史已不可能,因為前207年秦已滅亡。其后西楚霸王和漢王橫空出世,但劉項之爭畢竟劉邦最終勝出,依據“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慣例以及紀年的不可間斷性,史家把前206年至前202年四年的楚漢之爭時段以漢高祖紀年,似乎并不為錯,故而把這一時段歸為西漢歷史并不難理解。
三是“王莽改制”。公元8年至公元23年的“王莽改制”,只有短短14年時間,而且改制嚴重違背了經濟規(guī)律,脫離了社會實際,因此毫無建樹。史學上會不會基于此而不考慮其王朝的獨立性呢?但為什么秦朝以14年、后漢以3年而立朝,王莽前后14年的新王朝卻只能歸為西漢的一部分呢?有三點理由可以說明新王朝存在的獨立性:第一,它有自己的國號;第二,王莽非西漢皇族而是外戚;第三,它改革了各項制度(雖然改革以失敗而告終,但畢竟施政了)。因此,我認為西漢的歷史應止于公元8年,此后的14年應當屬于新的王朝——新朝,其紀年也應該以“新”的國號紀年,而不是西漢。
當然,這樣也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更始帝在位時間(公元23年至公元25年)的歸屬問題。我想,既然新朝歷史止于公元23年,那么東漢歷史就可以從更始帝開始。史學上一般把遷都作為新朝代的開始,如東周、東漢、東晉。如此說來,盤庚遷殷后,商朝為什么不叫東商呢?光武帝劉秀是漢朝皇族,也是繼更始帝劉玄之后的漢朝皇帝,而更始帝則是漢朝恢復漢國號后的第一個皇帝。所以,我覺得,把更始帝作為東漢的開國皇帝,把公元23年作為東漢元年比較合適。
四是武瞾立周。如果說王莽建立的新朝是一個不構成大的歷史影響的朝代而湮沒于歷史長河的話,那么從公元690年至公元705年由武瞾建立的周王朝無論如何不能抹殺它的獨立性。歷史上的后周世宗柴榮繼太祖郭威之位,雖然姓氏不同了,但未改國號,也未改元,因此仍叫后周。武瞾則不同,她是李唐王朝的外戚,也改了國號,有自己一整套治國方略,保證了經濟社會的持續(xù)發(fā)展,所以武瞾建立的周朝應該在歷史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不應該把它看做一次簡單的宮廷政變而歸入唐王朝的歷史。只是為了區(qū)別于姬姓周朝,可稱之為武周。當然,這樣同樣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唐王朝因武周而中斷,一分為二,那武瞾立周之前和李顯復唐之后的唐朝是不是可依慣例稱之為西唐和東唐呢?
綜上所述,對于歷史時段的歸屬,我個人認為應遵照以下原則:當這一時段處于分裂或混戰(zhàn)時期,可歸入后一朝。如東周亡至秦朝立歸入秦王國歷史;楚漢之爭歸入西漢歷史。如果這一時段政治經濟上仍總體一統(tǒng),有固定的國號和明確的統(tǒng)治階層時,應算作獨立的朝代,不宜把他們依附于某一個朝代,成為朝中之朝。如新、武周。我想,秦、隋雖然短命而自成一朝,源于他們有統(tǒng)一的功勞,有深遠的歷史影響;而新、武周卻湮沒于歷史長河,或許因為他們不過是權力角逐的產物。只是史學家們把外戚奪權、女性當權視為違背宗法制的行為和男尊女卑的民族認同,難道不是一種歷史偏見嗎?總之,我們可以人為地去劃分時段和朝代,但應尊重歷史,區(qū)別對待。
參考文獻:
[1]方鐵. 中國古代史研究21世紀展望——"21世紀中國歷史學展望學術討論會"中國古代史組討論紀實[J]. 思想戰(zhàn)線. 2002(06).
[2]林甘泉. 世紀之交中國古代史研究的幾個熱點問題[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2).
[3]廉敏.? 歷史理論·歷史教育·歷史真實——關于中國古代史研究70年的三點觀察[J].文史雜志.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