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 關(guān)于趙長卿的流派歸屬,一般以為是婉約派,實(shí)則不然。趙長卿詞以科舉考試為界,前期大體上屬于“東坡體”,后期基本上屬于“隱逸詞人群”?!蹲砼钊R》詞是分界線。
關(guān)鍵詞: 趙長卿 ? ?流派 ? ?歸屬
趙長卿,就是趙師栱,宋太祖八世孫,秦王房,伯儒子[1]。世系考證詳見拙作《南華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12年第2期《趙長卿世系考》。該文的研究意義在于解決了長期困擾詞學(xué)界的趙長卿世系問題。關(guān)于他的流派歸屬,一般以為是婉約派,如薛礪若《宋詞通論》說:“他的詞模仿子野、耆卿頗得其精髓。故能在艷冶中復(fù)具清幽之致。生平作品極多,為柳派一大家?!盵2]又如詹安泰《宋詞風(fēng)格流派略談》談到“婉約清新”詞派說:“以秦觀、李清照為代表……這派詞,除秦、李外,趙令畤、謝逸、趙長卿、呂渭老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朝著這個方向走?!盵3]筆者認(rèn)為趙長卿詞以科舉考試為界,前期大體上屬于“東坡體”,后期基本上屬于“隱逸詞人群”。會試論之。
趙師栱,有339首詞,數(shù)量在宋代詞人當(dāng)中名列第5。因?yàn)閿?shù)量多,他的詞涉及了人生、自然、社會等諸多方面,內(nèi)容十分豐富。他的詞當(dāng)中的確有男女戀情和羈縻離愁這樣一類,如《臨江仙》序云:“笙妓夢云,對居士忽有翦發(fā)齊眉修道之語?!盵4]
蕊嫩花房無限好,東風(fēng)一樣春工。百年歡笑酒樽同。笙吹雛鳳語,裙染石榴紅。
且向五云深處住,錦衾繡幌從容。如何即是出樊籠。蓬萊人少到,云雨事難窮[5]。
詞中述說癡情少女笙妓夢云要脫樂籍與師栱結(jié)婚并且共同修道的事情。這就是典型的男女戀情。又如《念奴嬌·客豫章秋雨懷歸》:
江城向曉,被西風(fēng)揉碎,一天絲雨。亂織離愁千萬縷,多少關(guān)心情緒。促織鳴時,木犀開后,秋色還如許。那堪飄泊,異鄉(xiāng)千里孤旅。
應(yīng)想簾幕閑垂,西樓東院,齊把歸期數(shù)。記得臨岐收淚眼,執(zhí)手叮嚀言語。白酒紅萸,黃花綠橘,莫等閑辜負(fù)。朱籠歸騎,甚時先報(bào)鸚鵡[6]。
詞中述說在秋天豫章做客當(dāng)時正下雨心里想著回家。這是典型的羈縻離愁。又如《漁家傲·旅中遠(yuǎn)思》:
客里情懷誰可表。凄涼舉目知多少。強(qiáng)飲強(qiáng)歌還強(qiáng)笑。心悄悄。從頭徹底思量了。
當(dāng)日相逢非草草。果然恩愛成煩惱。穩(wěn)整征鞍歸去好。重廝守。相期待與同偕老[7]。
詞中述說在旅途當(dāng)中想念自己的心上人。這也是典型的羈縻離愁。但是我們應(yīng)當(dāng)看到這類詞在蘇軾和辛棄疾的作品當(dāng)中也能找到。正如這類作品不是蘇軾和辛棄疾的作品的主流一樣,它們也不是趙長卿詞的主流。趙長卿詞的主流是“東坡體”和隱逸詞。
關(guān)于“東坡體”,王灼《碧雞漫志》卷二:“晁無咎、黃魯直皆學(xué)東坡,韻制得七八?!痹脝枴耳p鴣天》題序:“效東坡體”。“東坡體”產(chǎn)生于蘇軾在世的北宋中后期,由晁無咎、黃魯直等人效仿他的詞風(fēng)開始,盛行與南宋孝宗時期。
因政治因素,蘇軾作品在宋徽宗朝禁止傳播?!端问贰肪硎泡d:
詔毀呂公著、司馬光、呂大防、范純?nèi)?、劉摯、范百祿、梁燾、王巖叟景靈西宮繪像。己巳,以初謁景靈宮,赦天下。乙亥,詔毀刊行《唐鑒》并三蘇、秦、黃等文集。……(九月辛丑)令天下監(jiān)司長吏廳各立《元祐奸黨碑》。甲辰,詔郡縣謹(jǐn)祀社稷。冬十一月庚辰,以元祐學(xué)術(shù)政事聚徒傳授者,委監(jiān)司舉察,必罰無赦[8]。
雖然四年后曾予以解禁,“崇寧五年(1106)正月乙巳……以星變避殿損膳,詔求直言闕失。毀《元祐黨人碑》。復(fù)謫者仕籍,自今言者勿復(fù)彈糾。丁未,太白晝見,赦天下,除黨人一切之禁”[9]。但對蘇學(xué)及蘇軾作品的傳播產(chǎn)生極大打擊。南渡后,宋孝宗始大力推尊蘇軾,亦盛贊其作品。如《宋史》卷三十四載:乾道九年(1173)九年二月丁亥,“特贈蘇軾為太師”[10]。孝宗于同年下《蘇文忠贈太師制》,稱蘇軾:“養(yǎng)其氣以剛大,尊所聞而高明。博觀載籍之傳,幾海涵而地負(fù);遠(yuǎn)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聲?!盵11]從氣勢之厚、學(xué)養(yǎng)之博、形制之佳、音韻之美,以及繼承漢魏古風(fēng)之思想、源流對蘇軾之詩文作品加以充分肯定。
楊萬里《誠齋詩話》亦載:
黃仲秉攝西掖,行東坡贈太師謚文忠詞云:“朕考百年治亂之原,識諸老忠邪之辨;惟小人無所忌憚,使君子至于困窮?!庇衷疲骸澳衬繜o全牛,意空凡馬。道不行而言立,身愈退而名高?!庇衷疲骸把灾兄劣趪@嗟,聞?wù)咭酁橹d起?!盵12]
可見孝宗從品行之忠正端方、性格之瀟灑豁達(dá)、文名之著、影響之遠(yuǎn)諸方面對蘇軾加以高度評價(jià)。
宋孝宗還甚愛讀蘇軾作品,且親自向大臣推薦好的蘇集注釋本。陳巖肖《庚溪詩話》卷上云:
今上皇帝尤愛其文。梁丞相叔子,乾道初任掖垣兼講席。一日,內(nèi)中宿直召對,上因論文,問曰:“近有趙夔等注軾詩甚詳,卿見之否?”梁奏曰:“臣未之見。”上曰:“朕有之。”命內(nèi)侍取以示之[13]。
正是在孝宗的大力推動下,蘇軾作品得到迅速推廣。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云:“孝宗最重大蘇之文,御制序贊,特贈太師,學(xué)生翕然誦讀。所謂人傳元祐之學(xué),家有眉山之書,蓋紀(jì)實(shí)也。”[14]“人傳元祐之學(xué),家有眉山之書”雖微有夸大之嫌,但亦足見蘇學(xué)及蘇軾作品在南宋的傳播及接收盛況。據(jù)《宋人別集敘錄》載,蘇軾集在南宋中期有四種不同版本,為現(xiàn)存宋人別集之最:分別為《東坡集》、《王狀元集注東坡詩》、《東坡先生詩》、《經(jīng)進(jìn)東坡文集事略》。其中《東坡集》在宋孝宗朝,即有大字本、小字本、二十字本三種版本。至南宋中后期,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仍載:“建炎以來,尚蘇氏文章,學(xué)者翕然從之……有語曰:‘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15]
趙師栱,《南豐縣志》的萬歷刊本和乾隆刊本作趙師拱,“拱”字當(dāng)是“栱”的形近而訛。對其四世祖的描述不同,萬歷刊本作“令確”,乾隆刊本作“令璀”。究竟是哪個刊本準(zhǔn)確?這需要核對《宋史·宗室世系表》。經(jīng)核對,《宋史·宗室世系表》卷二百二十二《表第十二·宗室世系八》:
德芳—惟憲—從郁—世將—令璀—伯儒—師栱—希趙—與則—孟縈[16]
這個順序才是趙長卿的世系?!赌县S縣志》的萬歷刊本和乾隆刊本記載趙長卿經(jīng)歷了“靖康之難”,舉家南渡,而且主要生活在南宋。明代王璽、程三省萬歷十四年(1586)刊本《南豐縣志·人物傳》云:
趙師拱,字長卿。四世祖令確,歷事神哲兩朝,賜宸翰曰:“令確忠孝。”渡江家南豐即家建忠孝堂以奉奎書。為人慷慨不群,撫時憂世。嘗有詩曰:“意大用未匝,氣與秋云高。”可觀其志矣。不仕,自號“仙源居士”[17]。
清代盧嵩、朱若烜乾隆三十年(1765)刊本《南豐縣志·人物傳》云:
趙師拱,字長卿。四世祖令璀,歷事神哲兩朝,賜宸翰曰:“令璀忠孝。”渡江居南豐即家建忠孝堂以奉奎書。公為人慷慨不群,撫時憂世。嘗有詩曰:“意大用未匝,氣與秋云高?!笨捎^其志矣。不仕,自號“仙源居士”[18]。
其時“東坡體”已經(jīng)盛行?!杜R江仙》序云:“予買一妾,稍慧,教之寫東坡字。半年,又工唱東坡詞。命名文卿。元約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與議,堅(jiān)索之去。今失于一農(nóng)夫,常常寄聲,或片紙數(shù)字問訊。仙源有感,遂和其韻。”[19]
破靨盈盈巧笑,舉杯滟滟迎逢?;坌亩擞兄x娘風(fēng)。燭花香霧,嬌困面微紅。
別恨彩箋雖寄,清歌淺酌難同。夢回楚館雨云空。相思春暮,愁滿綠蕪中[20]。
趙長卿的妾文卿寫東坡字,工唱東坡詞就是“東坡體”盛行的表現(xiàn)。蘇軾突破了“詩莊詞媚”,“詞為艷科”的藩籬,發(fā)展到“以詩為詞”,以詩的題材、表現(xiàn)手法入詞。而趙長卿繼承了蘇軾的“以詩為詞”,如《鷓鴣天·詠燕》:
梁上雙雙海燕歸。故人應(yīng)不寄新詩。柳梧陰里高還下,簾幕中間去復(fù)回。
追盛事,憶烏衣。王家巷陌日沉西。興亡無限驚心語,說向時人總不知[21]。
詞中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詩的典故,表達(dá)對國家興亡的感慨。這就突破詞的傳統(tǒng)的男女戀情和羈縻離愁的題材,是用詩歌的題材入詞了。又如《好事近·賀德遠(yuǎn)》:
不羨八千椿,不羨三偷桃客。也不羨他龜鶴,一總為凡物。
羨君恰似老人星,長明無休息。好與中興賢主,立維城勛績[22]。
詞中抒寫國家中興的景象,是用詩歌的題材入詞了。尤其重要的是趙長卿詞多次出現(xiàn)“以詩為詞”的概念,那就是他把詞稱呼為詩,如《臨江仙》:
夜久笙簫吹徹,更深星斗還稀。醉拈裙帶寫新詩。鎖窗風(fēng)露,燭灺月明時。
水調(diào)悠揚(yáng)聲美,幽情彼此心知。古香煙斷彩云歸。滿傾蕉葉,齊唱傳花枝[23]。
《臨江仙·賞花》:
憶昔去年花下飲,團(tuán)欒爭看酴醾。酒濃花艷兩相宜。醉中嘗記得,裙帶寫新詩。
還是春光驚已暮,此身猶在天涯。斷腸無奈苦相思。憂心徒耿耿,分付與他誰[24]。
兩首詞中都提及“裙帶寫新詩”的舉動,這個“詩”其實(shí)就是詞。就是《眼兒媚》序云:“東院適人乞詞,醉中書于裙帶三首”[25]:
人隨社節(jié)去匆匆。此恨幾時窮。陽臺寂寞,巫山凄慘,云雨成空。
芭蕉密處窗兒下,冷落舊香中。黃昏靜也,蛩聲滿院,明月清風(fēng)[26]。
又
槐陰密處囀黃鸝。午日正長時。一番過雨,綠荷池面,冷浸琉璃。
紅塵不到華堂里,纖楚對蛾眉。笑偎人道,新詞覓個,美底腔兒[27]。
又
當(dāng)年策馬過錢塘。曲徑小平康。繁紅釅白,嬌鶯姹燕,爭喚何郎。
而今又客東風(fēng)里,渾不似尋常。只愁別后,月房云洞,啼損紅妝[28]。
作為詞人的趙長卿還在詞中自稱是“詩人”,如《醉蓬萊·賞郡圃芍藥》:
是三春已暮,浪蕊凋殘,牡丹零落。獨(dú)殿清和,有佳名芍藥。淺淺芳叢,繡幢鼎鼎,更艷香綽約。渾似揚(yáng)州,畫樓卷起,翠簾紅幕。
倚檻輕盈,萬嬌千媚,故整霞裙,笑花寂寞。太守風(fēng)流,擁笙歌圍著。坐上詩人,二千里外,念此身飄泊??脱劭椿?,歸心對酒,番成蕭索[29]。
趙長卿也把其他詞人稱呼為詩人,如《如夢令·寄蔡堅(jiān)老》:
居士年來病酒。肉食百不宜口。蒲合與波,更著同蒿蔥韭。親手。親手。分送臥龍?jiān)娪裑30]。
并且趙長卿認(rèn)為詞像詩一樣難寫,如《鷓鴣天·荼藦》:
鏤玉裁瓊莫比香。娉婷枝上殢春光。風(fēng)流別有千般韻,割舍昏沉入醉鄉(xiāng)。
蜂共蝶,盡干忙。檀心知未肯尋常。從來詩苦人消瘦,乞與幽窗富錦囊[31]。
關(guān)于“隱逸詞人群”,概念由劉揚(yáng)忠在《唐宋詞流派史》提出,認(rèn)為在南渡詞壇上有“遁跡于山林自詠其世外之樂的隱逸詞人群”。主要有蘇庠、楊無咎、周紫芝、呂渭老等人。趙長卿詞的另一方面就是隱逸詞,如《驀山溪·遣懷》:
無非無是。好個閑居士。衣食不求人,又識得、三文兩字。不貪不偽,一味樂天真,三徑里。四時花,隨分堪游戲。
學(xué)些沓拖,也似沒意志。詩酒度流年,熟諳得、無爭三昧。風(fēng)波岐路,成敗霎時間,你富貴。你榮華,我自關(guān)門睡[32]。
詞中以“閑居士”自稱,看破紅塵,關(guān)門睡覺。又如《水調(diào)歌頭·遣懷》:
貪癡無了日,人事沒休期。白駒遇隙,百歲能得幾多時。自古腰金結(jié)綬,著意經(jīng)營辛苦,回首不勝悲。名未能安穩(wěn),身已致傾危。
空剜刻,休巧詐,莫心欺。須知天定,只見高冢與新碑。我已從頭識破,贏得當(dāng)歌臨酒,歡笑且隨宜。較甚榮和辱,爭甚是和非[33]。
這也是一首隱逸詞,詞中也是看破紅塵,以詩酒自娛。又如《青玉案·殘春》:
梅黃又見纖纖雨。客里情懷兩眉聚。何處煙村啼杜宇。勸人歸去,早思家轉(zhuǎn),聽得聲聲苦。
利名縈絆何時住。惱亂愁腸成萬縷。滿眼興亡知幾許。不如尋個,老松石畔,作個柴門戶[34]。
這又是一首隱逸詞,詞中又是看破紅塵,以田園隱居為旨?xì)w。又如《賀新郎》:
世諦人多錯。阿誰將、虛名微利,放教輕著。萬事莫非前定了,選甚微如飲酌。算徒詫、龍韜豹略??v使龍頭安尺木,更從教、豹變生三角。渾是夢,恍如昨。
吾廬自笑常虛廓。對殘編、磨穿枯硯,生涯微薄。負(fù)郭田園能有幾,隨分安負(fù)守約。要不改、簞瓢顏樂。西掖北扉終須到,且嘲風(fēng)詠月常相謔。更要甚,萬金藥[35]。
這還是一首隱逸詞,詞中也是看破紅塵,以田園隱居為旨?xì)w。趙長卿在詞中感嘆自己功名冷落,如《滿庭芳·元日》:
爆竹聲飛,屠蘇香細(xì),華堂歌舞催春。百年消息,經(jīng)半已凌人。念我功名冷落,又重是、一歲還新。驚心事,安仁華鬢,年少已逡巡。
明知生似寄,何須苦苦,役慕蹄輪。最難忘、通經(jīng)好學(xué)沉淪。況是讀書萬卷,辜負(fù)他、此志難伸。從今去,煙窗勉進(jìn),云路豈無因[36]。
因?yàn)闆]有功名,即使讀書萬卷,也是壯志難酬。趙長卿在詞中表達(dá)了看透功名富貴的觀點(diǎn),如《驀山溪·早春》:
曉來雨霽。弱柳搖新翠。麗日媚東風(fēng),正不暖不寒天氣。幽禽弄舌,花上訴春光,高一餉,低一餉,清口亮圓還碎。
那知時勢。春亦元無意。草木自敷榮,似人生、功名富貴。我咱諳分,隨有亦隨無,不妒富,不憎貧,歌酒閑游戲[37]。
詞中作者就歌酒閑游戲。并且趙長卿在詞中表達(dá)了對功名蓋世的韓信,堆金積玉的石崇的否定,如《水龍吟·自遣》:
日煞曾著意斟量過,天下事、無窮盡。貪榮貪富,朝思夕計(jì),空勞方寸。躡足封王,功名蓋世,誰如韓信。更堆金積玉,石崇豪侈,當(dāng)時望、傾西晉。
長樂宮中一嘆,又何須累累懸印。墜樓效死,輕車東市,頭膏血刃。尤物虛名,于身何補(bǔ),一齊休問。遇當(dāng)歌臨酒,舒眉展眼,且隨緣分[38]。
因此作者否定功名富貴,如《謁金門》:
今夜雨。掃盡一番袢暑。宛似瀟瀟鳴遠(yuǎn)浦。短蓬何日去。
自漉床頭玉醑。清興有誰知否。反笑功名能幾許。槐宮非浪語[39]。
《水龍吟·遣懷》:
貪癡無了日,人事沒休期。白駒遇隙,百歲能得幾多時。自古腰金結(jié)綬,著意經(jīng)營辛苦,回首不勝悲。名未能安穩(wěn),身已致傾危。
空剜刻,休巧詐,莫心欺。須知天定,只見高冢與新碑。我已從頭識破,贏得當(dāng)歌臨酒,歡笑且隨宜。較甚榮和辱,爭甚是和非[40]。
這兩首詞作者都表達(dá)了對功名的否定。
趙長卿“東坡體”屬于前期,隱逸詞屬于后期。兩者的分界線是科舉考試,關(guān)于考試,《醉蓬萊》序云:“七月命赴漕試,蘭臺主人餞于法回寺,侍兒才卿乞詞,因此賦之,題于壁?!盵41]
正金風(fēng)無露。玉宇生涼,楚郊無暑。催起行人,恰槐黃時序。萬里晴霄,幾人爭睹,快鵬摶一舉。明月圓時,素秋中夜,凌云新賦。
那更淵源,詞鋒輕銳,筆陣縱橫,學(xué)通今古。譽(yù)望飛騰,是麟宗文虎。魁薦歸來,華堂香里,與管弦為主。待看明年,彤墀射策,鰲頭獨(dú)步[42]。
漕試是宋代地方轉(zhuǎn)運(yùn)司類聚本路現(xiàn)任官所牒送隨侍子弟和五服內(nèi)親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舉人、宗女夫等舉行的考試,漕試合格,即赴省試[43]。該詞抒寫得氣勢恢宏,豪放不羈。這首詞是典型的“東坡體”,也是趙長卿創(chuàng)作前后期的分界線。趙長卿滿懷豪情參加漕試,但是失敗了,因此沒有功名,從此過上隱居田園的生活。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趙長卿如《南豐縣志·人物傳》所說“為人慷慨不群,撫時憂世”,但是有礙祖宗家法壯志未酬,所以走上了隱居田園的道路。因?yàn)樗未€確立宗室不拜相等多項(xiàng)家法以防范宗室而鞏固皇權(quán),體現(xiàn)出宋代統(tǒng)治者的高超謀略。宋代端義《貴耳集》卷上說:“祖宗典故,同姓可封王,不拜相,藝祖載諸太廟。”[44]《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十四記載太平興國八年(983)十一月甲寅太宗對宰相李昉等人說:“藩邸之設(shè),止奉朝請而已?!盵45]《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十七記載高宗于紹興六年(1136)正月乙未對宰相趙鼎說:“唐用宗室至為宰相,本朝宗室雖有賢才,不過侍從而止,乃所以安全之也?!盵46]
本文的研究意義在于解決趙長卿流派歸屬的問題,以為進(jìn)一步的研究作參考。
參考文獻(xiàn):
[1]趙潤金撰.趙長卿世系考.南華大學(xué)學(xué)報(bào),2012(2):96.
[2]薛礪若撰.宋詞通論.上海書店,1985:94.
[3]詹安泰撰.宋詞散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80:55~56.
[4][5][6][7][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唐圭璋編撰,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bǔ)輯.全宋詞.1999年1月版,第3冊:2341,2341,2316~2317,2337,2341,2341,2300,2351~2352,
2341,2289,2340,2340,2340,2341,2290,2351,2289,2336,2334,
2304,2354,2287~2288,2291,2335,2316,2334,2319,2319.
[8][9][10][元]脫脫等撰.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11月版,第2冊:367-368,375,655.
[11]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版,第235冊:161.
[12][13]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xù)編.中華書局,1983:156,
171.
[14][宋]羅大經(jīng)撰.鶴林玉露.中華書局,1983:33.
[15][宋]陸游撰.老學(xué)庵筆記.中華書局,1979:100.
[16][元]脫脫等撰.宋史.中華書局,1977年11月版,第19冊:6396~6397.
[17][明]王璽,程三省編.南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冊:532~533.
[18][清]盧嵩,朱若烜編.南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冊:595-596.
[43]夏玲撰.《惜香樂府》詠物詞研究.西南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3.4:12.
[44]王云五,主編.叢書集成新編.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84冊:580.
[45][宋]李燾撰.續(xù)資治通鑒長編.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冊:556.
[46][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中華書局,1956年版: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