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
暑假到了,金融城里忙了大半年的銀行家們終于有時間打點行囊,出門休假了。但銀行畢竟沒有關門歇業(yè),休假期間的業(yè)務怎么辦?別人如何知道你休假多長時間,何時回來?這時候,一般電子郵件軟件中都會帶有的out-ofoffice autoreply (不在辦公室的自動回復)功能就派上用場了。給你發(fā)郵件的人收到自動回復,就知道你不在辦公室,現(xiàn)在沒法回復他了。
由于每個人都能自主決定這個自動回復的具體內(nèi)容怎么寫,久而久之,自動回復也成了觀察金融城內(nèi)八卦趣事的一個途徑。通過自動回復,大家多少能了解到一些這個人的性格、處事方式甚至近況。要知道,金融城里的銀行家大多自視甚高,一個普普通通的自動回復多半無法展示他們的個性,而這些銀行家自覺才高八斗,除了金融本業(yè)外,也有其他一些拿得出手的才藝,平時工作中無法展示,有點小心機的便通過自動回復曲線為自己做個宣傳,滿足一下小小的虛榮心。最近,有好事者總結(jié)了一些近年來金融城內(nèi)“特色十足”的自動回復。
比如,有的人明明是去鄉(xiāng)村休假了,卻不直接寫鄉(xiāng)村休假,而是寫去一個地方“畫畫”了;有的人往地中海邊某個著名沙灘上一躺,自動回復寫的卻是去沙漠跑馬拉松了;最奇葩的一個,寫的是去平壤辟谷了。等一下,平壤?這位老兄顯然有點吹牛吹過了吧?而且,寫這樣的自動回復,明顯沒有考慮到收信人的感受。那些人多半因為種種原因沒能休假,被迫暑假仍在辦公室工作,心情本來就不好,再看見這樣的自動回復,心情豈不是更糟?我在辦公室郁悶地工作,你倒好,跑到平壤辟谷去了?這是什么世道?友盡。
除了“展示才藝”的,還有一些自我感覺特別重要的銀行家,設置的自動回復也堪稱一絕。有人是這么寫的:我去休假了,我不在的時候,業(yè)務A請與小a聯(lián)系,業(yè)務B請與小b聯(lián)系,業(yè)務C請與小c聯(lián)系…… 一口氣能寫上四五個。這意思顯然是說,你看,一旦我不在,需要這么多人才能把我的工作完成,可見我是多么能干,多么重要!
更可氣的是,有人還會在這樣的自動回復最后加一句:如果你真的真的必須聯(lián)系我的話,請給我發(fā)短信。那股子“公司缺了我都沒法轉(zhuǎn)了”的感覺,躍然紙上。
也有人唯恐別人不知道他有多厲害,趁機把自己狠狠包裝一番,休假不說休假,卻說自己現(xiàn)在不在辦公室,是應邀到某個著名的論壇或者活動上演講去了,或者說暫時離開辦公室一段時間,是去寫書了。這樣的人有時候還會在自動回復中追問一句:對了,你有沒有看過我上次的Ted演講?你可以在這里看到(給出網(wǎng)址鏈接)。
既然有絞盡腦汁在自動回復上做文章的,也就有甩手掌柜式的什么都不在乎的。有的人甚至在設置時都不讀一下,結(jié)果激活的是他上一次休假時的自動回復。金融城內(nèi)有人在7月份時收到過這樣的自動回復:你好,我休假去了,我將在新年后回復你的郵件。新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上次新年假期時的自動回復還沒修改,恐怕還能得出此人多半是個馬大哈的結(jié)論。
在所有出現(xiàn)過的奇葩自動回復中,最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有人寫了這么一句:“我已不再定時查電子郵件,而且信件也不一定能回復”。這是連電郵和紙質(zhì)信件都分不清了嗎?還是此人干脆就是什么都不必在乎的業(yè)界頂級 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