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為了證明更多的職業(yè)足球運動員留洋對該國的足球發(fā)展是否有直接的促進作用,以中日韓三國職業(yè)足球運動員留洋的質量和數量、國家隊大賽成績?yōu)檠芯繉ο螅捎梦墨I資料法、數據統(tǒng)計法進行比較分析,得出運動員留洋對提高國家隊成績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足球;留洋;足球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843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6-091-01
2002年中國男足歷史上第一次打進世界杯決賽圈,但是從那之后至今沒能再次進入世界杯。而日本和韓國從2002年起沒有缺席任何一屆,并都有著不俗的表現(xiàn)。相比于大部分國內球員在國內高薪低能,日本和韓國大多有實力的球員選擇闖蕩歐洲,并且許多球員在歐洲的豪門俱樂部站穩(wěn)腳跟,反觀中國球員在五大聯(lián)賽幾乎絕跡。可知國外留洋球員的數量和質量與國家隊成績息息相關。
1 留洋成功的球員
1.1 中國留洋成功的球員
孫繼海:1998年夏天轉會英超水晶宮隊,后轉會曼城。2002-2008年效力于曼城,在英超聯(lián)賽出場130場。2015年孫繼海入選英格蘭足球名人堂。
1.2 日本留洋成功的球員
香川真司:連續(xù)拿到德甲冠軍和英超冠軍,2010年轉會德甲多特蒙德足球俱樂部,獲得2010-2011賽季“德甲半程最佳球員”稱號。2012年披上紅魔戰(zhàn)袍,為曼聯(lián)效力。2014年,香川真司重回多特蒙德。
1.3 韓國留洋成功的球員
孫興慜:2010-2013年代表德甲球隊漢堡出場73次打進20球。2013年轉會勒沃庫森,代表球隊出站64場打進22球。2015年8月,孫興慜以3000萬歐元的轉會熱刺,刷新了中田英壽保持的亞洲球員轉會費紀錄。2019-2020賽季帶領熱刺打入歐冠四強。
2 國家隊留洋球員
2.1 2002年世界杯有過海外留洋經歷的球員
中國隊張恩華(格林斯比,英甲)、范志毅(水晶宮,英甲)、孫繼海(水晶宮、曼城,英甲)、馬明宇(佩魯甲,意甲)四人在歐洲有過留洋經歷。
日本隊川口能活(樸茨茅斯,英超)、稻本潤一(阿森納,英超)、中田英壽(帕爾馬,意甲)、小野伸二(費耶諾德,荷甲)四人在歐洲留洋。
韓國隊薛琦鉉(安德萊赫特,比甲)、安貞煥(佩魯甲、意甲)兩人在歐洲留洋。
2.2 2004年亞洲杯有過海外留洋經歷的球員
中國隊孫繼海(曼城,英超)、邵佳一(慕尼黑1860,德甲)、李瑋鋒(埃佛頓,英超)三人有過留洋經歷。
日本隊中村俊輔(雷吉納,意甲)、川口能活(諾爾德斯杰蘭德,丹超)兩人在歐洲留洋。
韓國隊樸智星(埃因霍溫,荷甲)、薛琦鉉(安德萊赫特,比甲)、車斗里(法蘭克福,德甲)三人在歐洲留洋
2.3 2018年世界杯有過海外留洋經歷的球員
中國隊沒有打進2018年世界杯,也沒人在歐洲五大聯(lián)賽效力。
日本隊川島永嗣(梅斯,法甲)、吉田麻也(南安普頓,英超)、酒井宏樹(馬賽,法甲)、酒井高德(漢堡,德甲)、長谷部誠(法蘭克福,德甲)、本田圭佑(AC米蘭,意甲)、香川真司(多特蒙德,德甲)、乾貴士(埃瓦爾,西甲)、宇佐美貴史(杜塞爾多夫,德甲)、原口元氣(杜塞爾多夫,德甲)、柴崎岳(赫塔菲,西甲)、岡崎慎司(萊斯特城,英超)、大迫勇也(不萊梅,德甲)、武藤嘉紀(美因茨,德甲)十四人在歐洲五大聯(lián)賽留洋。
韓國隊具滋哲(奧格斯堡,德甲)、寄誠庸(斯旺西,英超)、李昇祐(維羅納,意甲)、孫興慜(熱刺,英超)四人在歐洲五大聯(lián)賽效力。
2.4 2019年亞洲杯有過海外留洋經歷的球員
中國隊沒有一名球員在歐洲五大聯(lián)賽效力。
日本隊吉田麻也(南安普敦,英超)、酒井宏樹(馬賽,法甲)、原口元氣(漢諾威96,德甲)、柴崎岳(赫塔費,西甲)、大迫勇也(不萊梅,德甲)、淺野拓磨(漢諾威96,德甲)六人在五大聯(lián)賽留洋。
韓國隊寄誠庸(紐卡斯爾,英超)、具滋哲(奧格斯堡,德甲)、孫興慜(熱刺,英超)、池東沅(奧格斯堡,德甲)、黃喜燦(漢堡,德甲)五人在歐洲五大聯(lián)賽效力。
3 國家隊成績
3.1 中日韓近五屆亞洲杯成績
3.2 中日韓近五屆世界杯成績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中國球員到國外留洋主要是在第二級別聯(lián)賽,很少有球員能有穩(wěn)定的出場時間甚至是在球隊占據絕對主力的位置。
日本和韓國球員更被國外俱樂部青睞,有部分球員甚至是豪門俱樂部的絕對主力。由于近年來中國運動員留洋數量較少幾乎絕跡,中國國家隊水平日益下降;日本和韓國留洋數量猛增,國家隊水平突飛猛進。
4.2 建議:中國足協(xié)、中超俱樂部應積極為優(yōu)秀的運動員到國外頂級聯(lián)賽踢球開放通道。
優(yōu)秀運動員應具備更大的野心避免在國內安逸享樂到更高水平的聯(lián)賽展現(xiàn)自己的實力,提高國家隊整體戰(zhàn)斗力。
參考文獻:
[1]方仁權.韓國學校足球高水平運動員培養(yǎng)機制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0.46(6):56-59.
[2]陳宏良.日本足球職業(yè)化發(fā)展的成功經驗及啟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2.32(5):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