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是指對某人或某個群體所持有的一種不公平的、消極否定的態(tài)度。比如,持有大男子主義的男性就對女性持有一定的偏見,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應該順從男性”。偏見會對我們的社會生活、人際交往帶來負面影響。接下來,我們將就與偏見有關的一個概念“刻板印象”及如何避免偏見來為大家進行介紹。
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群體或階層所持有的一種簡單的、概括化的及固定的看法。人們往往把這種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群體中的所有人都具有這個特點,而忽略了每個人的不同之處。比如,認為山東人都很豪爽,上海人都很精細。這就是一種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不等同于偏見,但刻板印象會引起偏見,即對群體及其成員的負面看法。刻板印象也同偏見一樣,需要我們盡可能地去克服、避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加公平、真實地看待每一個人,才能夠更加理性地與他人交往。
消除偏見應從我們每個人做起,消除偏見主要要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會引起偏見,因此,在消除偏見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應避免刻板印象的發(fā)生,待與他人接觸之后再進行評價。在我們月嫂、育嬰嫂中,很多同事、朋友都來自全國各地,如果我們對各個地區(qū)的人持有不同的刻板印象,那么,我們在與同事交往的過程中,就容易僅與某些地區(qū)的人交往,或對某些地區(qū)的同事產生偏見,這對她們而言是不公平的,對自己來說也是不利的。因為這樣做會影響我們的社交圈,會使我們僅局限于某一小群體之中,會使我們錯失很多機會,不利于我們未來的發(fā)展。同時,我們的雇主也是來自各個地方、從事各種工作的,如果我們也是抱著某種偏見走進他們的家庭,那么,也將對我們未來的工作不利,偏見會引起我們情緒的波動,也會讓我們看待問題不夠客觀、冷靜,這些都會使我們在與雇主相處時產生誤會,進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第二,加強直接接觸與交流。對于消除偏見來說,另一個起到重要作用的方法就是加強與他人的直接接觸、溝通交流。在與他人的直接溝通交流中,我們會獲取更多更加真實的信息,這有利于我們對他人形成真實而準確的評價,親自的接觸、真實而準確的評價正是我們消除偏見的最好方法。比如,王嫂離開山東老家,到北京當育嬰嫂。但是得知所要去的那戶人家是上海人后,很是擔心,因為王嫂覺得上海人精細、計較,很不愿意去,最后,勉勉強強去了雇主家。但在相處一個月后,王嫂的想法就發(fā)生了改變,這家雖說都是上海人,但是女主人很大方,很多很新的衣服都送給了王嫂,家里老人也很健談、很理解育嬰嫂的辛苦。通過與雇主家成員的一次次溝通,王嫂也越老越意識到當初想法的局限性,也意識到了放下偏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