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飛
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曠遠、地的遼闊。難嘗盡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態(tài)。
——白落梅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民以食為天”令無數(shù)權(quán)貴寵臣、文人騷客、民家百姓競折腰。讓我們夾起木筷,從胃開始,品味中華,讀懂中華。
民以食為天。美食不僅僅是山珍海味,地方名菜,也可以是媽媽做的家常菜,甚至是街邊的小吃。凡是吃前期待,吃后回味的,都可以稱其為美食,它不僅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有著中華傳承的滋養(yǎng)。
中華美食,種類繁多,令人垂涎不已。中國八大菜系——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各有特色。魯菜精致細膩,川菜麻辣誘人,粵菜鮮嫩爽滑,蘇菜濃而不膩,閩菜色美味鮮,浙菜變化多端,湘菜酸辣鮮香,徽菜淳樸實惠。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構(gòu)成一桌滿漢全席。菜多樣,人多樣,中國人,就是這么多元!
除夕吃餃子,元宵品湯圓,端午食粽子,中秋享月餅。中華美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每道菜,甚至每樣食材,都有其背后的故事和傳統(tǒng)賦予的內(nèi)涵。吃餃子象征“新舊交替”,吃面條象征“順利長壽”,吃年糕象征“一年更比一年高”,除夕夜吃魚且不吃完代表“年年有余”,元宵吃湯圓象征“團團圓圓”……這些都體現(xiàn)了中國人卓越的智慧以及美好的祝愿。
2016年杭州G20峰會上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晚宴,一道道中國菜好像中國的一張張名片,閃亮登場。這些具有中國風情的菜品,深受其他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贊賞。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食物承載的自然還有人們的性情。廣東人好喝湯,正似其性格,溫潤謙和;四川人愛吃辣,恰好體現(xiàn)了川哥川妹們的豪爽直率;北京烤鴨外酥里嫩,色澤金黃,制作講究,不正是北京“老炮兒們”機警睿智的最好體現(xiàn)嗎?
盛裝中華美食的瓷碗,素胚勾勒出細致紋路,碗身描繪艷麗花朵,這是中華民族千年手藝的歷史積淀。竹香四溢挺直堅韌的木筷恰如中華民族的性格,絕不阿諛,剛直正義。
中華美食其實就是中華美德。中華美食就是文,中華美德就是質(zhì),“文質(zhì)”彬彬,方為君子。質(zhì)優(yōu)方可文美,慧中才可秀外,本正方可樹茂,源清方可流長。
中華美德恒久遠,中華美食永流傳。讓我們捧起碗執(zhí)起筷,于色香味俱全的中華美食中盡享中國特色的美味美德美情!
指導(dǎo)老師點評
本文切入點小,以小見大,由瓷碟木筷引出對中華美食的認知,從而告訴我們食美德美中華美,可見作者構(gòu)思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