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熙桐
盛夏的傍晚,淅淅瀝瀝地下了一場小雨,使得地面的熱氣蒸騰起來酷熱難耐。蟬寶寶在樹上聲嘶力竭地叫著,仿佛在一個勁地喊:“熱死了,熱死了……”
我吃過晚飯,感覺屋子里悶熱得難受,尤其是聽著知了一聲高過一聲的鳴叫,心里越發(fā)地煩躁。于是我對爸爸說:“爸爸,聽媽媽說雨后的傍晚是最容易捉到蟬寶寶的,我還沒捉過蟬寶寶呢,您能帶我去捉嗎?”爸爸看著我祈求的眼神,笑了笑,摸著我的頭說:“好吧,咱們收拾完碗筷就出發(fā)。”
這時,天色已經逐漸地暗了下來,我和爸爸每人手里拿著一個手電筒,沿著河邊的樹林,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仔細地搜尋著蟬寶寶們的身影,不遠處還有不少晃動著的光束呢,估計他們也是和我們一樣的目的吧。
走了大概十幾分鐘,爸爸突然喊道:“桐桐,你快看!”我順著爸爸手電筒的光束看到樹干上一個蟬寶寶正快速而努力地向上爬著……蟬寶寶黑褐色的身體與樹干的顏色十分相近,說實話,如果單靠我這雙近視眼是發(fā)現(xiàn)不了它的。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把抓住了蟬寶寶。我興奮極了,邊跳邊喊:“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我們多捉幾只帶回家吧?”爸爸搖了搖頭說:“別再捉了,現(xiàn)在人們捕食蟬的數(shù)量已經很大了,這樣下去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的。”于是,我只好不甘心地跟著爸爸回家了。
回到家里,爸爸讓我把蟬寶寶放在一個透明的玻璃瓶子里,并仔細觀察它的樣子。在室內明亮的光線下,我看到蟬寶寶圓潤而略顯笨拙的身軀特別可愛,一雙大眼睛顯得炯炯有神。我想知道蟬寶寶是怎樣脫殼的,所以就趴在瓶子前,等啊等,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是不見蟬寶寶有一點兒動作……我的眼皮開始打架了,后來實在撐不住就去睡了。睡夢里,我夢到蟬寶寶終于脫殼了,展著透明而美麗的翅膀在樹上高聲地鳴唱著……我開心極了。
第二天清早,我醒來第一時間就跑去看蟬寶寶,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它已經脫完殼,露出了稚嫩的黃綠色的身軀,但是翅膀是半折疊的,并沒有完全展開,我問爸爸是什么原因,爸爸說大概是瓶子的空間太小了,所以蟬寶寶的翅膀沒能完全舒展開,估計它以后也飛不起來了。我聽了很難過,決定放它回歸大自然,來到樓下,我把它放到一棵樹上,心里默默祈禱著:蟬寶寶,你可一定要堅強呀,快飛起來去尋找你的幸福。
當天下午,我又不由自主地來到放生蟬寶寶的那棵樹前,發(fā)現(xiàn)樹干上已經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心里正竊喜著,一低頭突然發(fā)現(xiàn)樹根處躺著一只死去的蟬寶寶——半折疊著翅膀,身上爬滿了螞蟻,我的鼻子一酸,眼淚流下來了。
我在一本書上看過,蟬的蛹要在地下度過它一生的頭兩三年,或許更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它吸食樹木根部的液體。然后在某一天破土而出,憑著生存的本能才能找到一棵樹爬上去。而我卻早早地把它害死了,我默默地對自己說:“我以后再也不捉蟬,也不吃蟬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對不起,蟬寶寶……”
名師點評
小作者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夏夜和爸爸一起捕蟬的故事。作文敘述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尤其是結尾與標題緊密呼應,給人以強烈的惋惜之情,也提出了“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一發(fā)人深省的環(huán)保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