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之名,起于詩歌,婦孺皆知。其浪漫主義情懷的詩歌以及“詩仙”的美譽,千百年來,傳誦至今。對于李白來說,或許除了他的詩,真正陪伴他的只有酒。他不像杜甫,沉郁頓挫,不喝酒也能過,他的詩更多地體現(xiàn)了他個人的魅力,那種自由自在的暢想。而在這樣的時候,酒就是他最好的伴侶,他是詩仙,也是酒仙。
李太白跳月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么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太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李太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
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jù)說那里就是當年大詩人李太白賞月的地方。
沉香亭詠牡丹
一天,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觀賞牡丹,歌者李龜年領著一班子弟奏樂歌唱。唐玄宗對李龜年說:“賞名花,對艷妃,你們怎么演唱舊詞?這樣吧,你快召李白來寫新詞?!崩铨斈贲s到長安大街有名的酒樓尋覓,果然李白正和幾個文人暢飲,已經喝得酩酊大醉。當李龜年向他傳達圣旨時,他醉眼微睜,半理不睬地睡過去了。圣旨是誤不得的,李龜年只好叫隨從把李白拖到馬上,到了宮門前,又用幾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見李白一醉如泥,便侍待臣攙到玉床休息,吩咐端來醒酒湯,楊貴妃叫人用冷水噴面解酒。李白躺在玉床把腳伸向高力士,要他脫靴。高力士無奈,只好憋著一肚子氣蹲下來為他脫,忙亂一陣,李白才從醉夢中驚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詩助興。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筆來,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經寫成了《清平調》詞三首,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p>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笔堑模坪蟮睦畎拙褪沁@么的狂放,就是這么的傲氣,這時候的李白散發(fā)出的不羈的光芒,是令人敬仰的。李白的生活中處處有酒,也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酒,花前月下、亭臺樓閣、皇宮宴席、孤舟獨飲,無論是得意之時,還是落魄之際,李白都在飲酒,似乎喝酒已經深入到了李白的靈魂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