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求甚解,“讀”占鰲頭

      2019-09-10 07:22:44王繼聚
      教育研究與評論 2019年4期
      關鍵詞:鏈接多元解讀文言文

      摘要:文言文教學,需探明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找準和確定教學的起點,真正做到“以學定教”。內(nèi)容鏈接層面,要循序漸進,提高“已有水平”;文白契合,提供支架;聯(lián)系實際,提升趣味;自編自創(chuàng),適量選取;把握難易,講求適中。形式選擇層面,講求先入為主地讀、習句讀之法、熟讀成誦、淺吟低唱。多元解讀層面,需做到:整體通讀,粗知大意;文白對讀,讀通大意;輕松突破,積累方法。

      關鍵詞:文言文 教學內(nèi)容 鏈接 形式選擇 多元解讀

      本文系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二期課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策略的研究” (編號:2017JK12-L15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文言文包括以古漢語為基礎的詩、詞、曲、賦、古文等,本文提及的文言文概念專指古文,小學階段人們俗稱它為小古文。隨著國家對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日益重視,文言文也隨著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走進了小學課堂。調(diào)查顯示,小學生普遍怕學文言文,陌生化與距離感是主因,致使文言文教學成為難題。文言文教學,需從內(nèi)容鏈接、形式選擇、多元解讀三個層面,充分了解并尊重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探明他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找準和確定教學的起點,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一、內(nèi)容鏈接:以“小”見長

      對于沒有接觸過文言文的小學生來說,教師有必要在平時的閱讀中鏈接一些有意思的文言文內(nèi)容,讓學生提前“熱身”,培養(yǎng)學習興趣。對于鏈接的內(nèi)容,不能隨意而為,而要關注內(nèi)容選取、比重大小以及起始年級學情等。

      (一)統(tǒng)編教材的文言文選文特點

      統(tǒng)編教材從三年級開始選入文言文:三年級上下冊各選1篇,四至六年級每冊各選2篇,小學階段共選編文言文14篇。從整體來看,統(tǒng)編教材選入的文言文具有“短小精悍”“容易讀懂”“經(jīng)典有趣”的特點,遵循了“小語姓‘小’”的理念。

      統(tǒng)編教材選入的文言文篇幅都不長。14篇文言文中,百字以下的12篇,50字以下的達7篇;最短的三年級上冊的《司馬光》只有30字,最長的五年級上冊選編的《少年中國說》有184字。選文取自于中國古代諸子百家及其他典范著作,體裁多為寓言、故事及語錄體等。14篇文言文中,有7篇選自韓非子、孔子、孟子、列子等的作品,其余7篇選自《山海經(jīng)》《世說新語》《呂氏春秋》等。選文內(nèi)容生動有趣、流傳度高,大多為兒童所熟知,如《司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精衛(wèi)填?!贰惰F杵成針》等。為了讓才接觸文言文的小學生輕松學習并對文言文產(chǎn)生興趣,統(tǒng)編教材還提供了助學系統(tǒng),包括字詞注釋、資料鏈接等。五年級下冊,還提供了閱讀文言文的策略:“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加點字的意思”。整體來看,對文言文翻譯沒有提出精細的要求。

      統(tǒng)編教材選編文言文的這些細節(jié),啟發(fā)教師進行內(nèi)容鏈接時需遵循“易學”“有趣”“好玩”的原則,把握五個要點。

      (二)進行內(nèi)容鏈接的五個要點

      1.循序漸進,提高“已有水平”。

      根據(jù)奧蘇貝爾的觀點,學生“已有水平”越高,實現(xiàn)目標的可能性越大?;谖难晕膬?nèi)容的表現(xiàn)形式離小學生較遠,不易理解,教師可以先選取一些淺顯且有拓展性的古詩,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

      如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前四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睂τ谛W生來說淺顯易懂,讀來又朗朗上口。學習時,教師可以從“草”的角度切入,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進行理解。如此,讀古詩、解古詩就很輕松了。一段時間后,待學生有了一定的古詩或文言文積淀后,再引入后四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學生就不覺得突兀了,學起來也不覺得困難,反而會有一種親切感。等他們的“已有水平”得到提升,心中有了文言文學習的模板和“圖式”,學習自然會輕松起來。

      2.文白契合,提供支架。

      文白契合是文言文選文和學文的重要策略。像《西游記》《水滸傳》這些名著,所用的語言介于古文和白話文之間,是指引學生學古文的絕佳平臺。人們稱這種采用古文、白話文之間語言的文章為“古白話文”,明清及近代小說多用此語言。在合適的學段引入原汁原味的四大名著經(jīng)典片段,讓學生盡早耳濡目染,能大大降低文言文學習的難度。此外,像《揠苗助長》《畫蛇添足》這類古代寓言故事,教師也可以選入第二學段,帶著學生閱讀,先呈現(xiàn)白話文,再展示原文。如此,學生心中有了“前理解”,有了學習支架,學習起來就輕松多了,目標也易于達成。

      3.聯(lián)系實際,提升趣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寣W生愛上文言文,前提是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而文本內(nèi)容又是培養(yǎng)興趣的重要抓手。選擇趣味性較強的文言文,需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情感理解、心理認知實際,在情趣、理趣和諧趣上做文章。

      情趣是表現(xiàn)在情感上的感性趣味,是一種持久的興趣,也是一種審美能力。教師做選擇時應遵循學生認知心理,選取有情趣的內(nèi)容。如經(jīng)典小古文《放風箏》的“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吾后行”,是生活的寫實,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情趣,能夠充分引發(fā)學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選文要有理性的趣味,要能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學文明理,得到理性的提升,一些寓言故事及《論語》中的文字等都有這樣的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引導學生學習這樣的文言文,需符合理趣結(jié)合、循序漸進的原則,切不可刻板說理。

      幽默風趣的內(nèi)容,最能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心情愉悅地投入學習。這樣的內(nèi)容可提前學習。以《世說新語》中的《楊氏之子》為例:“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耸蔷夜!瘍簯暣鹪唬骸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边@段文字語言鮮活,詼諧幽默。文中“楊氏子”的年齡也與小學生接近,能很好地引發(fā)學生共鳴。多讓他們閱讀此類文言文,他們自有學習的動力和興趣,文言文教學也會因此變得容易很多。

      4.自編自創(chuàng),適量選取。

      翻翻老課本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有許多編者自己撰寫、仿寫的文言文。這類文言文針對性較強,內(nèi)容大多指向兒童熟悉的身邊事物,且更能集中體現(xiàn)文言文的句式特點和獨特韻味。教師可以適量選取,讓學生閱讀。當然,這類文章不宜多,待學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學習基礎后,還是要讓他們以閱讀原汁原味的文言文為主。

      5.把握難易,講求適中。

      很多教師都在為“低年段到底能不能學習文言文”的問題爭論不休,在筆者看來,只要難易程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現(xiàn)有認知水平,低年段的學生也完全能學文言文。就像《放風箏》一文,放在一、二年級,學生完全能接受。只是要注意,小語姓“小”,文言文的選取同樣要注重一個“小”字,即使到六年級,也不建議選取百字以上的小古文,像《為學》《陳太丘與友期》這樣較長的文言文,都不宜讓小學生過早接觸。如果教師對某些篇幅較長的經(jīng)典文言文實在感興趣,覺得其價值實在大,那可以根據(jù)自己學生的接受水平,選取其中的精華部分作為學習內(nèi)容,適當?shù)亟档蛯W習難度,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從數(shù)量上來看,專家朱文君認為:“當孩子讀到30到50篇小古文的時候,文言的語感就初步形成?!惫P者以為,教師選擇文言文時,要綜合考慮文章的數(shù)量和難易。一般來說,除了教材,教師可以在一、二年級為學生再挑選15篇左右,在三至六年級挑選20篇左右的文言文,作為課外閱讀材料,拓展學生文言文閱讀視野??偟脑瓌t是: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由易到難。

      二、形式選擇:“讀”占鰲頭

      文言文具有獨特的音韻特點,非常適合學生朗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朗讀不是一味地蠻讀,需要找到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的方式方法。

      (一)先入為主地讀

      現(xiàn)在的小學生會經(jīng)常接觸影視、網(wǎng)絡、書籍,生活內(nèi)容也較為豐富,不少人在學習文言文之前就已經(jīng)對古文誦讀有了一定的“前理解”,并對此形成了初步印象:古人讀書搖頭晃腦,抑揚頓挫,滿口“之乎者也”。學生對此感興趣,想嘗試,愿模仿,這是很好的學習資源。利用好這一點,可以讓誦讀從搖頭晃腦、“之乎者也”開始。

      如筆者引導二年級的學生朗讀《放風箏》,先營造了學古文的氣氛,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印象中古人說話的語氣和動作,并模仿模仿。有男生立馬興致勃勃,對著同桌搖頭晃腦地說:“敢問客官尊姓?吾乃金錢豹王樸也——”同桌回應道:“李陽者,吾乃龍河小學男生也——”他們說得有模有樣,注意到了古人說話時語音的拉長、停頓以及重音的強調(diào),引得其他學生大笑。在學生印象中,古人說話就是這個味道。此時,筆者順勢引入要學習的小古文,說:“看來,你們已經(jīng)懂得古人說話的范兒了,那今天我們就照著古人的樣子讀一首小古文?!?隨著“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吾后行”的出示,學生眼里放出了光彩,仿佛看到了自己春天放風箏的場景。他們興趣盎然地讀起來,一開始還只是按照句子本身的節(jié)奏讀,慢慢地,讀流利了,就開始想象古人讀文時的樣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循著古人的語氣讀起來,還真有古人的范兒。

      (二)習句讀之法

      我們現(xiàn)在朗讀所要求的停頓和節(jié)奏,古人謂之“句讀(dòu)”。古文中沒有標點符號,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由讀者用圈(句號)和點(逗號)標記。習句讀是朗誦文言文的入門之法,也是理解文言文的一把鑰匙。當前選入教材的文言文都加了標點,但標點只能夠標出大的間歇和停頓,至于句子中間和詞語之間的停頓,仍需我們仔細揣摩,即“讀之法”為學生誦讀的難點。有效突破此難點,可采取教師范讀、理解句意后誦讀、趣味猜讀等方法。

      1.教師范讀。

      學習文言文,教師范讀的方法最為常用,也非常有效,自古至今,屢試不爽。所謂“模仿是最好的學習”,用在文言文教學中,就是通過教師范讀,讓學生真切感受文言文的音韻特點。“他們會像喜歡唱歌、讀詩一樣喜歡讀文言。這就是為什么小學生拿到文言文,更愿意讀一讀,而不是解一解的原因?!币虼耍處熞槍W生的學習特點,做好范讀,讓學生跟隨朗讀,用“/”標注句中的停頓,用“”畫出讀在一起的詞語(組)。通過多次的范讀、跟讀,學生就會逐漸習得朗讀“這一篇”的句讀之法,并在讀其他文言文時也能夠有效地遷移和運用。

      2.理解句意后誦讀。

      一般說來,學生對照文后注解和譯文,能夠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在理解的基礎上,他們會把白話文的語意停頓、邏輯停頓、結(jié)構(gòu)停頓等經(jīng)驗運用到古文誦讀上。此時的誦讀會更流暢,教師不需要全程指導,只要在個別出現(xiàn)問題的地方進行針對性指點,學生的誦讀都會扎實、有效。

      3.趣味猜讀。

      著名科學家李政道說過:“最好的閱讀方法是猜讀法?!辈伦x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值得提倡。猜讀法,就是以“猜”為核心,以“猜讀—校正—整理”為基本環(huán)節(jié)。猜讀法對學生的要求較高,至少得具備一定的白話文素養(yǎng),屬于一種言語智能。猜讀時,學生要能對相關的文言文字詞句篇的含義做出合乎本意的邏輯推斷。在此環(huán)節(jié),學生既會猜對,也會猜錯,頗具游戲特點,充滿趣味性。

      例如教學統(tǒng)編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筆者首先激發(fā)學習興趣:“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那咱們今天就來猜一猜、演一演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的內(nèi)容?!闭f完,筆者把一個呼啦圈放在講臺前,作為文中的“水缸”。一小組四名學生上臺,都做出在院中游玩嬉戲的樣子。此時,筆者順勢引導:“瞧,這就是書中的‘群兒’——”學生順口接道:“ 群兒/戲于庭。”朗讀節(jié)奏自然而出。筆者又問:“‘群兒’會怎么玩呢?”話剛落,四名學生四散開來,有的做捕蝶狀,有的做采花狀……筆者隨指一生問:“一兒——”底下有學生搶答道:“一兒/捕蝶?!彪S即班里熱鬧起來,學生接連回答:“一兒/采花。”“一兒/捉蟲?!薄耙粌?爬山。”……忽然,臺上表演的一生驚叫一聲“哎喲”,跳入“水缸”內(nèi),手腳不停撲騰,底下同學情不自禁地喊道:“一兒/跌入缸中?!惫P者順勢問道:“書中這句話是怎么說的?”學生旋即猜讀道:“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崩首x節(jié)奏準確無誤。隨后學生表演“持石擊甕”的情景,課堂掀起了高潮,朗讀節(jié)奏分明,有聲有色,大大出乎筆者的預料。這樣的猜讀方式,有趣有味,輕輕松松就突破了句讀難點。

      運用此法,教師需要明確兩點:一是不要擔心學生會出錯,畢竟,只有在不斷的試錯中積累經(jīng)驗,學生才會熟練掌握誦讀方法,而這些方法,必將使他們受益終身;二是熟練運用猜讀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朗讀需要語感,這需要持久的培養(yǎng)。

      (三)熟讀成誦

      通覽了全國11個版本的教材后筆者發(fā)現(xiàn),凡被選入的文言文,皆要求背誦。對于學習文言文,于永正有一個簡短有力的建議:“小古文怎么學?粗知大意,背下來再說!”可見,背誦是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也是有效誦讀的基礎。

      文言文常有對偶、排比的句式,長短結(jié)合,平仄相間,讀起來起伏有致、鏗鏘有力,頗有音韻之美,與大腦中的記憶模板相適應,非常適合背誦。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體驗這種音韻之美,熟讀成誦。如果學生能在小學6年中積累背誦古文50篇,那他們必然不會在初中階段被“一怕文言文”的戲語擊中。

      (四)淺吟低唱

      《毛詩序》曰:“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這是說,用語言還表達不盡,便用咨嗟嘆息的聲音來和;咨嗟嘆息還不盡情,就放開喉嚨來歌唱;歌唱仍感不滿足,就不知不覺手舞足蹈起來。詩是人情感意志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古人常將情感融入文字中,用淺吟低唱的方法誦讀,能夠讓人快速融入文境,深化理解。另外,漢語屬于漢藏語系,是旋律型聲調(diào)語言,有像旋律一般的四聲聲調(diào)。文言文常用短句,節(jié)奏感強,起伏變化大,充滿了音樂性,適合吟唱。吟唱專家徐建順、葉嘉瑩等,都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朱文君老師教學《狐與葡萄》時就專門使用了淺吟低唱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梢?,在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使用此法,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在課堂中大膽嘗試,學生感受古風古韻,感受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能收獲不一般的享受。

      以上只談了朗讀的四個方面,其實朗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值得我們做更深層的挖掘和探索??上驳氖?,已經(jīng)有很多一線教師走在了研究的前列,如連云港市贛榆區(qū)的陳學壯老師就總結(jié)出了多種朗讀方式:讀有韻,韻而悠悠;讀中舞,舞而化之;讀中變,變化節(jié)奏;讀中辯,辯爭高低;讀中揣,揣摩語氣;讀中演,干脆利落;讀中述,娓娓而訴;讀中對,對子游戲;讀中評,眉飛色舞;讀中排,排中斷句;讀中畫,畫出軌跡……讀中自有大世界,期待更多教師的新發(fā)現(xiàn)。

      三、多元解讀:“不求甚解”

      學生怕學文言文,主要是怕理解,怕翻譯。試想,如果讓他們逐字逐句翻譯,還要明確什么虛詞、實詞的用法,學生不嚇跑才怪。但很多學生一開始是喜歡學文言文的,原因主要有五。一是好奇,他們之前只是聽說過文言文,沒完全接觸,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二是文言文形式美,句式和音韻很獨特,學生想模仿,想嘗試。三是被選入教材的文言文內(nèi)容多充滿情趣、理趣、諧趣,為學生所喜愛。四是文言文有游戲性,適合學生演唱、表演,學生覺得好玩。五是文言文適合活學活用,小學生學會一些經(jīng)典名句或常用句式后,不時在文中或說話時用幾句,會覺得很自豪,很“顯擺”。

      了解了以上這些情況,我們就能在教學中對癥下藥,直面文言文教學的最大難題——字詞理解和句意翻譯。

      (一)整體通讀,粗知大意

      在小學階段,解釋和翻譯的要求應適當降低,才能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陶淵明在其《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敝翱傆X得這是他的自謙之詞,后來結(jié)合自己的讀書心得才悟出這也是一種讀書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看待事物是整體性的。跟讀現(xiàn)代文一樣,小學生一開始讀文言文,不一定會逐字逐句地讀,也不管句子倒裝不倒裝,只管一口氣地讀,但這都不妨礙他們對整篇文章大體意思的把握。據(jù)此,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們整體通讀,粗知大意。

      有時,一些關鍵字詞句會成為學生通讀時的攔路虎,筆者的做法是,讓他們借助文后的注釋或者帶有白話的譯文再讀。對于文章的來源及作者信息,筆者會專門做一個知識鏈接,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經(jīng)典文化。有了注釋、翻譯或鏈接等抓手自學,學生做到“粗知大意”就不成問題。理解的難度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提升了,會主動利用開展討論、探究等活動,讓學習更深入。

      (二)文白對讀,讀通大意

      教材中的文言文后面往往附有譯文。借此,筆者經(jīng)常會在課中和學生玩文白對讀的游戲:指定兩名學生,其中一名先讀文言文,另一名讀對應的白話譯文,一句一句地讀,直到讀完整篇文章。其他學生做裁判,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叫停,隨時改正。之后再換一組學生,其中一名先讀白話譯文,另一名讀對應的文言文,也是一句一句地讀,其他學生繼續(xù)做裁判。對于沒附譯文的文言文,教師可以自己查閱資料附加譯文,讓整個學習活動順利開展。

      文白對讀法是引導學生讀懂文言文的另一條路徑,能讓學生充分體悟到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優(yōu)勢,能很好地杜絕學生讀文時因不愛看譯文或注釋,導致囫圇吞棗、望文生義等現(xiàn)象,檢驗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程度,讓他們在輕松的游戲式誦讀中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積累學習文言文的經(jīng)驗。

      (三)輕松突破,積累方法

      “粗知大意”是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一大策略,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但為了讓學習走向深入,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在保證興趣的前提下,教師也要適當?shù)貪B透一些理解和翻譯文言文的簡單方法。如針對一篇沒有注釋和譯文,但又和學生生活相關或相近的文言文,除了提供譯文,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文言文單音成詞、缺少合成詞的特點,嘗試給文言文單音詞組詞、擴詞,并鼓勵學生運用積累的白話文詞語、詞組來猜測和探究字義,為其尋找合理的解釋。這樣的學習具有游戲性質(zhì),對學生來說沒有負擔,還能于潛移默化中傳授給他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如朱文君教學小古文《一人性緩》時,沒有給學生出示注釋和譯文,只是啟發(fā)他們關注古文中的單音詞現(xiàn)象,鼓勵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大膽猜測和推究字義。當學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獨特且有用的學詞法后,朱老師便以學生的名字為這些學詞法命名,于是便有了“楊天賜組詞法”“陳錫明拆詞法”等。在愉悅自由的游戲氛圍中,學生很輕松便讀懂了小古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小學文言文教學具有自身的特點,需要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換位思考,精準把握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喜好和困難,并由此確定教學出發(fā)點,選擇教學方法,以學生喜愛的方式幫助他們掃除文言文學習之路上的障礙。如此,文言文教學才會變得簡單、有趣、好玩。茍如此,善莫大矣!

      參考文獻:

      [1] 朱文君,于永正.小古文可以這樣教——《一人性緩》實錄[J].人民教育,2012(18).

      [2] 朱文君.我和孩子這樣走進小古文——小古文教學手記[J].當代教育家,2015(6).

      [3] 陳宗德.文言文猜讀法例說[J].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08(5).

      [4] 朱文君.小學生小古文100課[M].濟南:濟南出版社,2015.

      [5]﹝美﹞戴維·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 [M].佘星南,宋鈞,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王繼聚,連云港市龍河中心小學語文教師、副校長,高級教師、市教學名師,長期致力于“讓學課堂”和“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研究。)

      猜你喜歡
      鏈接多元解讀文言文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走進作者,多元解讀閱讀文本
      多元鏈接,彰顯科學教學生活化
      多元解讀文本 張揚學生個性
      多元解讀,讓靜態(tài)的文本“動”起來
      建立中文DOI標識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作用
      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材使用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3期)2016-09-22 16:48:03
      習作教學與校園文化的有效鏈接
      初中文言文的“教”與“學”
      學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
      蕲春县| 宝清县| 博客| 永宁县| 乌鲁木齐市| 陆丰市| 双江| 丰镇市| 鄂托克前旗| 仙桃市| 四平市| 繁昌县| 饶阳县| 南投县| 什邡市| 天门市| 得荣县| 板桥市| 濮阳县| 建湖县| 潢川县| 铜陵市| 郧西县| 尉氏县| 麻城市| 昌平区| 固原市| 乌兰浩特市| 天镇县| 盐城市| 天柱县| 曲阳县| 木兰县| 北宁市| 大连市| 南通市| 五河县| 焦作市| 五家渠市| 榆树市|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