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的意義與意思(外兩篇)

      2019-09-10 07:22:44呂剛
      陜西文學 2019年4期
      關鍵詞:標點詩作火車

      詩的意義與意思

      詩可分兩類,有意義的詩與有意思的詩。舉個例子。于小韋的《火車》:

      曠地里的那列火車

      不斷向前

      它走著

      像一列火車那樣

      再看一首關于火車的詩:

      去什么地方呢?這么晚了,

      美麗的火車,孤獨的火車?

      凄苦是你汽笛的聲音,

      令人記起了許多事情。

      為什么我不該揮舞手巾呢?

      乘客多少都跟我有親。

      去吧,但愿你一路平安,

      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這是余光中翻譯的、引在《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文中土耳其詩人塔朗基的詩作。兩首關于火車的詩,相信讀者會有不一樣的閱讀感受。

      第二首詩一般讀者不難理解。塔詩人寫火車寫人,借寫火車來寫人。寫人的愛心、同情心。有其顯而易見的意蘊。是一首“有意義”的詩。

      第一首呢?我敢肯定,一般讀者初讀會有不適感,會疑惑不解。不是說字面的意思不懂,是它的意含,叫人多少不明究竟?!痘疖嚒返淖髡咭f什么、要表達什么?淺顯的文字背后有什么意義?這是讀者最為疑惑的地方。

      其實,這首詩還真的別無它意。就是寫火車。寫詩人看見火車一剎那的感覺。是一首“有意思”的詩。

      怎么講呢?有意思的詩不同于有意義的詩。它較為感性,直接,強調(diào)當下性。近于佛家講的“現(xiàn)量”,古詩人說的“即興”。比如于詩寫火車就寫火車,不管火車里的人,不問它從哪兒來,要到哪里去。這些既不在目前,也無關乎詩心。相對于有意義的詩來說,這類詩不離眼前所見,不做更多的想象與聯(lián)想,有點“就事論事”的意思。這是一個新角度,一種新寫法。一般讀者不全了解。所以心下生疑,會問,這是詩嗎?

      有意義的詩,多數(shù)讀者都較為熟悉。它自然也是從作者的感性出發(fā),但不止于此。這類詩作往往是著筆于此,而著意于彼。近于佛家所謂的“比量”,古人論詩之“寄托”。這類詩作更注重詩的宣教與啟發(fā)性,強調(diào)它的社會價值與意義。如塔詩寫火車。含蓄,優(yōu)美,再來一些雅致的感傷。寫火車,寫人。借寫火車而寫人。詩中經(jīng)由離情別意所渲染的親情、友情及美好祝愿等,具有普遍的人性價值與生命意義。這種寫法不是不妥,而是缺乏新意。作者的用筆常常落在讀者的想象之內(nèi)。

      檢討過去百年中國文學史,寫作者、批評家們往往著眼于民族、家國的功利主義,總是過分地強調(diào)文學的社會意義。仿佛意義就是根本與全部。所以,懂不懂詩的人,排列幾行文字,押押韻腳,塞點“意義”進去,就成了詩。一般讀者被教育、被誤導,竭力從詩里挖掘“意義”。找不出意義,不是懷疑詩的價值,就是懷疑自己的智力。于是乎,“意義”反把人給異化了。

      其實,回到常識,大家都知道,生活本身很豐富,人性很復雜。有有意義的人與事,也有有意思的事與人。詩與一切文藝一樣,首先生發(fā)于人的興趣,要人覺得有意思。其次,才談得上意義。但某種社會意識一旦形成,人們便會用固定的標準、用老套的觀念,把生活與藝術簡單化。于是,觀念性的詩作產(chǎn)生了。比如臧克家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北島說:“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边@些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娋?,骨子里都有一種高度概括與簡化了的人生觀———敵與我、高與下,是與非、對與錯。

      你當然不能否認這些詩作在某種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價值與意義。但我們也要問一問,生活是這樣嗎?生活依舊如此嗎?不是你死我活,就是卑下高尚。這種生活再有“意義”,你也會覺得無趣,沒意思吧。難怪北島后來坦陳,如果有人再向他提起那首享譽一時的《回答》,他會覺得慚愧。他對那類詩基本持否定態(tài)度。究其實,北島否定的是在一種膚淺、粗陋的人生觀與詩學觀。人不能朝著一個方向,只問生活的意義、詩歌的意義,而不顧其它。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朦朧詩后,有更年輕的詩人們喊出“pass北島”、“pass舒婷”之口號的意義了。1983年,詩人車前子寫過一首《三原色》:

      我,在白紙上

      白紙———什么也沒有

      用三支蠟筆

      一支畫一條

      畫了三條線

      沒有尺子

      線歪歪扭扭的

      大人說,(他很大了)

      紅黃藍

      是三原色

      三條直線

      象征三條道路

      ———我聽不懂

      (講些什么呵?)

      又照著自己的喜歡

      畫了三只圓圈

      我要畫得最圓最圓

      這首詩在當時就被人指責為沒有意義。其實它的意義恰在于,詩人用“我”的有意思的行動(“照著自己的喜歡”畫畫),對抗“大人”們刻意尋求“意義”(“三條直線象征三條道路”)的行為?,F(xiàn)在看來,這首詩的意義很明確———對于個人來講,有意思本身就是意義之所在。

      至此,可以這么說,任何對人有意義的物事,先得令人覺得有趣、有意思。否則,再有意義的材料,詩人不感興趣,必不會拿來作詩。再有意義的詩,讀者不感興趣,也不會拿來閱讀。所以,真正的好詩,一定是先能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然后方可生發(fā)影響與開啟之意義。因而,詩人不能越過自己的感性直接要求詩的意義,這樣必然寫出缺乏生氣的觀念化作品。讀者也不必跳過自身的感動去深究詩作的“意義”,這樣必將失去讀詩最初的樂趣。

      回到前文。比較來看,于的《火車》是一首不重“意義”,重“意思”的詩?!皶缫袄锏哪橇谢疖嚒薄八咧?,像什么呢?飛龍?時代的巨輪?都不是。詩人說,“像一列火車”。讀者預設的答案全部落空。火車像一列火車?!真逗??赡阍傧胂?,火車不像火車,像什么?這個比喻,既現(xiàn)成,又尖新。言人之所未言。令讀者過目難忘。要說意義,這就是它的意義。至此,我們可以說,有意義的詩不一定有意思(這就是北島要否定《回答》那類詩作的原因之一),但有意思的詩一定有意義。至于意義的大小,則另當別論。

      再說塔詩。這是屬于較為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詩。其意義很明確。因為詩中還不乏生動的詩歌意象———揮舞的手巾、堅固的橋梁和光明的隧道等,所以,也不是沒有一點意味。但所有這些多在讀者的經(jīng)驗與想象之內(nèi)。就少了些許新鮮感。

      詩要有意義。這是古已有之的信條。自然,古人筆下不是沒有有意思的詩作。如漢樂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七句詩就寫了魚在蓮水間游動的情景。沒有多少深意,但生動有趣。這類作品畢竟屬于少數(shù)。絕大多數(shù)詩作是“被要求”要有意義、有寄托的。這種觀念一直延續(xù)到新時期的朦朧詩時代。中國詩人比較自覺地寫作“有意思的詩”,大約始于朦朧詩之后的“第三代詩人”。于堅、韓東是最為突出的寫作者?!队嘘P大雁塔》是韓東的代表作。整首詩二十三句,圍繞著“有關大雁塔/我們又能知道些什么”展開與收束。詩人既不陳述關于這座古塔的任何知識,也不構想它歷史與現(xiàn)實的意義。從頭到尾,老老實實,本本分分,有什么,寫什么。詩這樣結尾:

      有關大雁塔

      我們又能知道什么

      我們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風景

      然后再下來

      讀這樣的詩,你的心態(tài)是自在而輕松的。你沒有必要煞有介事地去尋求、去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韓東說,“詩到語言止”。其實質(zhì)就是,話說當面,莫亂猜。幾千年來到而今,讀者終于看到,詩與人一樣,原來可以這么親切,這么有意思!

      詩的標點與不標點

      常有讀詩與學寫新詩的人問我:詩到底要不要標點?這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有的詩有標點,有的詩沒有或者少有標點。

      這的確是個問題。

      記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卞之琳先生曾經(jīng)談到這個問題,后來就少有人論及此事了?;蛘叽蠖嘣娙恕⒃姼枥碚摷艺J為這是個無足輕重的小問題,就置而不論了;或者以為標點的使用不至于影響詩意的表達與理解,完全可以在寫與讀的實踐中,由作者與讀者自行完成,沒必要浪費筆墨。實際的情形并非如此。

      一個小小的標點,在寫與讀中,確是大有意趣與講究。不可輕而視之。請看一首小詩:

      孤立著

      花和鳥不懂

      它的沉默

      這是我近作的《杭州即景》中的一首詩,題為《孤山》。通篇沒有一個標點。因此也造成別人的“誤解”。

      記得是今年夏初的一天,我把剛剛寫好的這組詩給一個朋友看?!豆律健愤@首詩遭到友人的批評。他問我,你怎么知道花和鳥不懂山的沉默!我沉默了片刻,反問道,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懂花和鳥不懂山的沉默。

      這當然不是一場莊子式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的哲學辯難,是我靈機一動,拋給友人的一個小小的口舌笑料。可是這件事我并沒有一笑了之。后來又想,朋友問的并非沒有道理。這句詩由于沒有標點的提示,一般讀者自然就會按著字面的意思,自覺不自覺地把“不懂”解為真的不懂。這樣以來意思就是肯定的。詩句呈現(xiàn)的是一個狹窄的、封閉的詩意空間。

      這就涉及到用不用標點的問題了。給“不懂”的后面加上問號,會有所不同嗎?

      花和鳥不懂?

      它的沉默

      如此一動,字面的意思的確不同:肯定變成了不肯定??墒牵屑毾雭?,這仍然是作為一般的字面上的解讀,自覺不自覺的理解。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問號本來就有疑問與反問的雙重功能。那么,給“不懂”加上問號,究竟是疑問呢,還是反問?意思又完全不同。而作者不能再在問號后面加以說明。否則,就不是作詩,而是一份交代材料了。

      這番探討之后,我們不難明白,其實,原詩的表達也許是恰到好處的?!安欢敝蟛恍枰獦它c,“花和鳥”是真的不懂,還是不會不懂呢,不同的讀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藝術經(jīng)驗與生命體驗作出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之間,沒有對錯,只有層次與范圍的分別。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謂的“詩無達詁”吧。

      舉這個淺近的例子只想說明,標點的運用對于寫詩與讀詩不是小事,而是意義非凡。

      粗粗查閱新詩近百年的寫作歷史,不難看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的詩人寫詩,還廣泛地使用著標點符號。其功能與散文、小說等其它文體沒有太大的區(qū)別。自80年代已降,像北島、顧城、舒婷等朦朧詩人們寫詩,大多已經(jīng)不再使用標點符號,而如于堅、韓東等藝術自覺性更強的新銳詩人,特殊情況而外,已完全不用標點來斷句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年卞之琳先生的意思也是,新詩在形式上的分行排列,已經(jīng)有了斷句的功能,標點符號能不用盡量不用。這也符合經(jīng)濟學的原理:一毛錢能辦的事,為什么要花兩毛呢!所以,不用或少用標點符號這個現(xiàn)代詩寫作的“經(jīng)濟”原則,差不多已經(jīng)是詩人的一個默契了。自然,這又不是什么行規(guī)。沒有人規(guī)定,也不能由誰來規(guī)定。用,還是不用,主動權皆在詩人自己。這也符合現(xiàn)代詩的精神:自由。

      如果說不用標點符號,而用分行排列來斷句,是現(xiàn)代詩與其它文體的一個顯著標志的話。那么,是不是詩人可以完全棄標點而不用呢?自然不是。因為有些標點所具有的象形與會意功能是無可替代的。如果運用妥當?shù)脑?,會產(chǎn)生特殊的藝術效果。如幾年前我寫過一首《風中的戈壁》,開頭這么幾句:

      車子停下來。停在戈壁灘上

      讓我看一看

      想象中的你與你給我的想象有何不同

      寫初見戈壁的印象。“車子停下來”,加“?!保ň涮枺=Y結實實穩(wěn)穩(wěn)當當。是當時情形與心境的一個寫照。這個句號用在這兒,有象形(車輪)與會意(穩(wěn)妥)的雙重功用。不能省。有一些詩中的標點,現(xiàn)在看來是可有可無的。如卞之琳的《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去掉標點,讀來意味不改。當然即使如此,也不能隨意篡改別人的作品。為著尊重歷史,我們引用時還是要努力保持詩作的原貌。

      詩歌創(chuàng)作中,用不用標點,如何用,雖說至今無有定法。這從一個方面來講,給讀者的閱讀帶來不習慣,不方便;但從另一面來講,無疑給詩人的創(chuàng)作帶來極大的自由度。如北島有一首名詩,題目是《生活》,全詩只有一個字:“網(wǎng)”。如果硬要給它強加一個標點,無論是感嘆號,還是句號,都對意象(實是字象)所引發(fā)的無限詩意空間造成了限制與干擾。

      詩歌寫作中,標點的使用看是小事,但從這一點一滴的改變里,也不難窺見現(xiàn)代詩藝的精進與演化。在可以設想的將來,正如詩人廢名所言,一切文學都待成功為古典的時候乃見其創(chuàng)造的價值。

      新詩自然也不會例外。

      詩的“發(fā)現(xiàn)”

      讀木心詩集,看到這首《水仙》:

      “二戰(zhàn)”的連天烽火中

      丘吉爾對西西里的島民說

      必須繼續(xù)種植水仙

      然后運到倫敦去

      慶祝勝利

      這首詩顯然不是那種苦心經(jīng)營的作品。而是詩人靈機一動,慧心“發(fā)現(xiàn)”的詩。古人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類吧。

      自然,這類“天成”的詩,不過是妙手“偶得”罷了。不會常有。所以從根本上講,作詩還得用心經(jīng)營,肯下工夫。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中的諸多佳作,如《從前慢》《農(nóng)家》《我》《知與愛》,以及那些精短而充滿智趣的俳句等,都是詩人精心創(chuàng)作的結果。像《水仙》那樣偶然“發(fā)現(xiàn)”的詩,也不過三幾首而已。再如《波斯王卡斯賓》這首詩,像是波斯王說給他兒子的“寄語”。后幾句最精彩:

      一年容易

      春季最好

      夏令愛男子

      冬天愛少女

      秋高氣爽愛自己

      我這里沒有確實的材料說明詩中卡斯賓話的來源。但我想,如同《水仙》里丘吉爾說給西西里島民的話一樣,如果這位波斯王說給兒子的話,完全出自詩人的虛構,那么詩的意味反倒要大打折扣了。正因為這些話語原本是與詩毫不相干的“無意”之言,卻被作者拿來作了“有心”之詩。方才賦予這類“發(fā)現(xiàn)”之詩以獨特的品格與意味。

      再看這首《京師五月》:

      石榴花正開

      照眼鮮明

      居人每與夾竹桃列中庭

      榴竹之間,配以魚缸

      朱麟數(shù)尾游漾其中

      幾于家家如此

      詩寫舊北京初夏日庭院景象。人與物歷歷如畫,韻致生動。詩后附注:“《燕京歲時記》富察敦崇著,茲去若干字,易一二字,泯其譏意可也?!笔菍υ姷膩碛傻慕淮?。木心讀清人筆記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詩。他講得清楚,自己只是把書中的一段文字稍加減易,排列成行而已。這種類似于“文抄公”的作詩法,看起來簡單,實則不易。因為要在一段文字里看出詩的跡象,再把它活潑潑地“拿”出來,非得有靈感、機巧不可。

      我自己寫詩數(shù)十年,這樣偶然“發(fā)現(xiàn)”的詩,也僅有兩例可以拿來說說。

      十幾年前的一個夏日。我讀一本新買的詩集《白色花》。這是中國現(xiàn)代詩歌史上大有名氣的“七月派”詩人的合集。翻到牛漢那一集??醋陨隙路中信帕械陌耸自姷脑婎}。我樂了。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首“現(xiàn)成”的詩嘛!于是,我把八行詩題分成四節(jié),用書名作詩題,成了這首《白色花———給詩人牛漢》的詩:

      鄂爾多斯草原

      在牢獄

      我的家

      黎明前

      蚯蚓的血

      巨大的根塊

      麂子,不要朝這里奔跑

      詩中鄂爾多斯草原、牢獄、家、黎明、蚯蚓的血、根塊、麂子等意象,構成濃郁的詩境,頗能表現(xiàn)老詩人牛漢的生命狀態(tài)與精神追求??上У氖牵覜]能把這個“發(fā)現(xiàn)”,轉達給牛先生。不知他樂不樂意領受這個小小的詩的禮儀?

      還有一次詩的“發(fā)現(xiàn)”,至今記憶猶新。

      幾年前,一位詩友出版詩集,邀我寫一篇評論文字。讀他詩集。把厚厚的一冊詩,順讀一遍,再倒讀一遍。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有一首詩很特別。整首詩從最后一行倒過來讀(甚至連題目都可以倒讀),卻成了意味不減的另一首詩。

      請看我從原作“翻轉”而成的———《事故》:

      關于信仰

      像是要拍一場電影

      鐵絲網(wǎng)

      對面大使館的圍墻

      讓人們想起悲傷

      烏鴉黑色的叫聲很美

      美麗的人即使絕望也要表情端莊

      漂亮的姑娘穿著軍裝

      這首詩,連詩人自己都承認,比原作———《故事》更具“雷鳴”般的詩想與風調(diào)。

      話說到此。我只想表達一個意思:詩的“發(fā)現(xiàn)”,是詩歌寫作中別有意趣的一路。值得留意。

      從寫作的角度看,“發(fā)現(xiàn)”的詩,其靈感來自閱讀。詩人在別人的文字或話語里,獲得作詩的契機。再借“體”發(fā)揮,獨抒己意。這是一種格外省卻筆墨的寫法。因為詩的主體是借用的,詩心卻是作者自己賦予的。

      另外,從閱讀的角度看,這類詩的可人之處,恰在于詩之脫胎于非詩(也有例外)。他人的“無意”之言與詩人的“有心”之作間,構成巨大的詩的張力。像《事故》之于《故事》那樣的例外,句行倒置,不但沒有消解詩,反而由詩而生詩。不可能成為可能,不可求偏又巧遇。這就是———偶然“發(fā)現(xiàn)”的詩,帶給人的額外的驚喜。

      注: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簡介:呂剛,陜西長安人。1987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F(xiàn)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文學院任教。著有詩集《秋水那邊》、詩文集《詩文記憶》、詩論集《詩說》等。詩作入選《現(xiàn)代小詩三百首》《你見過大海———當代陜西先鋒詩選》《新世紀詩典》《長安大歌》等選本。2014年《詩人文摘》首屆“年度詩人”。

      猜你喜歡
      標點詩作火車
      梁潮詩作《水里邊》·源清書法
      藝術品鑒(2023年10期)2023-07-23 09:55:30
      標點可有可無嗎
      《遼史》標點辨誤四則
      ???? ????? ??(詩作)?? ??
      小小標點真厲害
      火車
      天資聰穎,幼年詩作得贊許
      登上火車看書去
      簡論梅堯臣寫實詩作的晚唐情結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4:11
      有趣的標點
      定结县| 平阳县| 永德县| 闻喜县| 盖州市| 奉贤区| 英山县| 临沂市| 始兴县| 六盘水市| 巴马| 唐河县| 石嘴山市| 博客| 固原市| 疏勒县| 无极县| 绥芬河市| 铜山县| 望奎县| 奉化市| 宜川县| 大邑县| 乐山市| 宣汉县| 五指山市| 五莲县| 铜山县| 宜良县| 定陶县| 海淀区| 雅江县| 江安县| 大庆市| 彭阳县| 绥滨县| 大埔县| 黎城县| 新田县| 沽源县|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