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靜萍
乍見書名,有如紅梅遇見微雪的驚喜?!案∩贝蟾攀菍ζ椒驳娜艘簧母爬?,而讀下去,更覺得《浮生六記》是沈復為他和蕓娘平淡的愛情譜寫的深情之歌。
古來恩愛夫妻何其多,有陸游唐婉的驚鴻照影,有唐玄宗楊貴妃的“此恨綿綿無絕期”,有李清照趙明誠的賭書潑茶;然而,陸唐凄切,唐楊悲痛,李趙無奈,縱使他們享譽萬古盛名,不如沈三白陳淑珍這對平淡夫妻來得珍貴。浮生六記,筆調平淡,卻用寥寥數語道盡了大悲大喜,在平淡中自現深情。
如風,起于青萍之末?!坝嗌」镂炊芬辉露卸?,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后蘇州滄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謂至矣。”沈三白生于殷富之家,自視甚高,鮮衣怒馬、金樽玉盤不在話下。直到他看見族中阿姊的詩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心中的情愫便暗暗生發(fā)。他隨母親到舅舅家探親,一眼看到蕓,沈復便“心之所系,不能釋之”。那時候,她為他藏粥,他向母親言明心跡:“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被楹髢扇烁嵌W廝磨、形影不離,小有分離便“一日三秋,夢魂顛倒”。炎炎夏日里,一對恩愛夫妻終日讀書論古、品月賞花、游園聽戲,景美人閑,極盡人間知己之樂。
《浮生六記》原有六卷,如今卻僅存其四。其中《閨房之樂》是核心所在,寫盡了沈復與蕓娘舉案齊眉、琴瑟和鳴的甜蜜。他們常在月上蕉窗之際,品茗清談,吟詩論道;或于月光燈影中,共飲美酒,唱和詩文;夏日濃蔭,或賞荷于碧池之畔,或垂釣于柳蔭深處?!坝卩l(xiāng)間買繞屋菜園十畝,植瓜蔬,夫畫婦繡,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遠游?!边@便是他們的人生理想。蕓娘則是《閨房之樂》的核心。如蕓娘一般的女子,秀外慧中,世間少有,其心思活絡,從書中可窺見一二:蕓娘身為女子,卻不喜歡珍珠飾物,反倒對破書殘畫情有獨鐘;蕓娘把殘缺不全的書搜集整理,分門別類,匯集成冊,名曰“繼簡殘編”;把破損字畫用舊紙粘補成幅,名叫“棄余集賞”。蕓發(fā)明“活花屏”,夏天時“透風蔽日,恍如綠蔭滿窗”;“夏月荷花初時,晚含而曉放;蕓娘會為賞花的丈夫溫酒,會女扮男裝逛廟會,也能誦出如“獸云吞落日,弓月彈流星”一般的妙句;蕓制作荷花茶,用小紗囊撮茶葉小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三白和蕓印刻章,“愿生生世世為夫婦”,夫為朱文,妻為白文,沈復外出,兩人通信,在信箋結尾必定要蓋上這一個“愿生生世世為夫婦”的章。
若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上?,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碎,兩人一起談詩論畫的時光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命運的煎熬。家道中衰,另有小人交構其間,蕓娘先受責于翁、后失歡于姑,最終淪落到被趕出家門的地步。沈復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但在感情這一點上,他終究比陸務觀勇敢,寧肯違逆父母、背離家庭也要隨蕓娘而去。奔波流落的日子里,饑寒、傷病、求人、討債……凄風冷雨悄然襲來,眼睜睜看著自己無法守護摯愛之人,便連最起碼的衣食都難以為繼之時,沈三白方才明白:百無一用是書生,而歸根到底,自己一介書生罷了。蕓最終還是提前一步,在生離死別中凄然飄逝。臨終之時,她口中斷續(xù)疊言的只是“來世”二字,蕓娘的一縷香魂疊念著“來世”化作青煙溘然長逝,只留下沈復寸心欲碎?!笆|沒后,憶和靖‘妻梅子鶴’語,自號梅逸?!边@是《浮生六記》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在妻子蕓娘過世后,沈復自號“梅逸”以紀念妻子。這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讀來卻有令人流淚的沖動,是對“恩愛夫妻不到頭”的悲寂的注解。
《閑情記趣》一卷里,他尋石養(yǎng)花,設計園林,記錄下他與妻子蕓娘布衣生活里的樂趣;夫妻二人一唱一隨,歡喜無量。《浪游記快》里,他游歷山水,用清麗之筆描繪眼中的美景;《坎坷記愁》里,他與妻子遭遇家庭的變故,“無多骨肉更離披”的痛與“想見空江夜雪時”的難,無一不讓人肝腸寸斷……“鴻案相莊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被赝@二十三年的光彩與流離,他最終這樣作評。就這樣,作者細膩地回憶自身的愛情婚姻、人生坎坷、閑情逸趣和行走見聞,感情真率自然;就這樣,作者用文字作針,以往事為線,不拘一格,娓娓道來,“無酸語,贅語,道學語”,任時光荏苒,仍保留一份不老真情,在歲月單薄的衣裳上,一針一線繡下那些花好月圓的往事,以及那些“攜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許諾。
或許,會有人不以為然地說,《浮生六記》記的都是家里長短,平平淡淡,瑣碎小事。而我覺得,反而是這種平平淡淡中的真實細膩更能打動人心,這種平淡真實中的不事粉飾更有內在的張力。正如俞平伯的贊美之言——“儼如一塊純美的水晶,只見明瑩,不見襯露明瑩的顏色;只見精微,不見制作精微的痕跡”。
細細捧讀《浮生六記》,心境淡遠如秋月。就像在下雪的冬夜,圍一爐炭火,品一壺清茶,慢慢翻看鄰居家的日常故事,故事平實卻耐人尋味;就像聽友人在低聲細語,絮絮嘮叨煙火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忙里偷閑的吟詩作對,聲音溫柔卻觸碰到薪資最柔軟的部分。
常言道:“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弊x罷沈復的《浮生六記》,我既嗟嘆蕓娘情深不壽,亦感動于作者的情真意切,更真切地感受到浮生之平凡,平凡中的深情原來是如此的貼近我們。但愿,在人心浮躁、分分合合只在覆手之間的當下,我們能在《浮生六記》中見心明性,懂得最是平淡見真情,珍惜眼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