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筆者與宋子文檔案、蔣介石日記開放的主要推手——美國胡佛研究院郭岱君博士見了面。當時,郭岱君告訴了筆者一些宋子文鮮為人知的事情:
你今天看宋子文的檔案,可以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人,在任何情況之下他都有新的點子出來。無論發(fā)生什么問題,他總能找到解決方式。
好比飛虎航空隊,1941年12月珍珠港事變之前,美國還沒有跟日本人宣戰(zhàn),那個時候中國沒有空軍,所以跟日軍打仗,一路挨打,因為我們沒有空(中)優(yōu)(勢)。所以宋子文到美國,蔣介石就給了他兩個任務,一個是貸款,另外一個是希望有空軍的支援。宋子文就跟陳納德協(xié)商,跟美國人去談。當時美國白宮是傾向同意的,但是美國的國會和國務院有顧慮,因為跟日本并沒有宣戰(zhàn),怎么能把美國的空軍派去呢?所以宋子文跟陳納德擬定的計劃,就被批駁了下來,怎么辦?宋子文不肯放棄,再來想辦法。不久,他就想了個辦法,他跑去找美國財政部長摩根索,說,既然不能用美國的軍人到中國去打仗,我們可不可以成立一個公司,然后你讓美國飛行員暫時除役,然后我們這個公司以民間的身份來聘請他們?他們(美國人)想,可以啊,這樣總沒有批評了吧。所以才有陳納德及美國空軍暫時除役,變成民間(身份),然后受聘來到中國,一直到后來正式宣戰(zhàn),飛虎隊才正式變成十四航空隊,才又重新回到美國的編制。
“飛虎”這個名字也是宋子文取的,當時陳納德建議叫它“飛鷹”,因為你知道美國的國徽是個鷹。宋子文覺得,這個飛鷹缺少中國的意味,他說你們來了,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就是如虎添翼,他還畫了一只老虎,有兩個翅膀,我們叫它“飛虎”吧!確實飛鷹是太美國化了嘛,飛虎就不一樣了。你看這種都是他從無到有弄出來的東西,是他一手經(jīng)辦的,這在他的檔案,他和陳納德的通信里面都清清楚楚地寫著。
(摘自《老年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