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家長們也從小教育孩子在公交車上看到老人時一定要主動讓座。但最近關(guān)于“取消老年公交卡”再次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中老年最暖心的實用公眾號文萃微信就此分析了其中原因。第一、有很多人認為老年人占用了公共資源;第二、“讓座”成為了一種道德綁架;第三、有些老年人會“倚老賣老”。
?各個城市針對老年卡在高峰期使用相繼出臺相應政策。上海把老年福利改為津貼發(fā)放,不再實行70周歲以上滬籍老年人免費交通制度,原持有敬老卡的滬籍老年人,乘坐公交和軌道交通線路都需買票或投幣上車。長春的老年卡一年可以刷360次。對此,文萃微信中一些網(wǎng)友留言表達了他們的態(tài)度。
四十一號(王潤泗) 對65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公交車,這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對老年人的一種關(guān)懷。但隨便就取消,這是不可取的。
朱古麗 人老了能享受到公交卡的免費,體現(xiàn)國家對老人的重視關(guān)心,讓老人得到一種欣慰和幸福感!少數(shù)老年人不友善行為只是少數(shù),不要一概而論。
殷利梅 我們也要學習,比如我們上老年大學,也不能遲到。
蝠態(tài) 不應該取消老年卡,我早上要趕去帶孫子,兒子媳婦要上班,實際上我們也是上班。年輕人大部分有私車,我也沒發(fā)現(xiàn)年輕人坐公交上不了車的時候。
悅心 公交卡有事就坐,無事別坐,50后下農(nóng)村進工廠三線奮斗幾十年,工資2千多元,剛剛趕上一點優(yōu)惠政策如要取消,好多老年人都想不通。路上那么多小車,到處擁堵是老年人造成的嗎?這問題怎么沒人來解決?
同樂*ZQF* 老人早上坐公交不都是去玩。我們經(jīng)常是要去醫(yī)院才坐公交。
秋安 我看錦州的辦法好些,老人跟上班族爭公交車這不好,我也是74歲的人了,要為上班族著想,老人也要有社會責任心。
無地牧耕 真正到了七八十歲,出門較遠去辦事或去玩的情況也很少了,主要可能還是上醫(yī)院看病要乘車。既然這樣也就花不了幾個錢,何必要專門為老年人發(fā)個免費乘車卡呢?我每次刷卡聽到那聲“老年卡”的回報,總是心里一驚,不是滋味;好像每次都在提醒我:你老了,要懂味!
沙海胡楊 我已72歲,我覺得(不代表其他人)上海的方法可行,我的上海朋友介紹,發(fā)放補助金后,上班高峰期這段時間,老年人少之又少,這就證明了一個觀點,卡里次數(shù)不刷白不刷,腿腳能走盡量出外逛逛。如果用上海這種方法,能出行者買卡優(yōu)惠,不能出行的老人還有一筆補助金!說句良心話,人都要老,在這一點應該感謝黨對老年人的愛護。如果簡單取消公交卡,來解決車輛人員擁堵的話,那的確是不道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