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亮?王忠祥
黃金周結(jié)束,70周年慶的盛大日子讓民眾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趾甑拇箝啽橇蠲恳晃粐烁械綗o比的驕傲與自豪,就連電影市場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一連準備了三部獻禮大片,今年的國慶檔堪稱愛國者的盛宴。
都是國慶獻禮,愛國情固然不分高低,可電影品質(zhì)卻能判得出高下。觀眾口碑的方面,《攀登者》和《中國機長》的評價被《我和我的祖國》遠遠甩在身后。云集了時下最強演職員陣容的《我國》,在導(dǎo)演和演員的雙重加持下,在前期宣傳階段就受到了各界評論人的熱切追捧??沙鲇趯a(chǎn)分段式電影的強烈不信任感(必須承認這是一種偏見),一直到影片開始之前,我都對本片保持這份不信任感,一直到電影開始之前……《我國》一共匯集了七個記錄我國建國至今重要時間段的節(jié)點故事,陳凱歌作為總導(dǎo)演統(tǒng)籌全篇。
影片每一段故事相對獨立,風格迥異,但在內(nèi)容傾向上保持了極大的的統(tǒng)一:
愛國,但不上升到國家高度的去愛國。平民小老百姓,除了消費抵制、上街游行,關(guān)于愛國,其實我們也有屬于我們自己的方式。七段小故事清一色以普通人民的視角進行開展,還原了不同時代下人民對國家熱愛的不同表現(xiàn)方式,并通過那些發(fā)生在我們普通人身邊的帶有溫度的事件,輕柔地喚醒我們骨血里最強烈的愛國熱情。
《前夜》——最團結(jié)的年代,最真摯的古道熱腸
這段講述開國大典前夕準備的故事,少見地將大典前籌備工作的匆忙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讓觀眾了解到,那個象征著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日子,是經(jīng)過了多少人努力才贏得的成功和勝利。
特務(wù)的威脅,資源的不足,技術(shù)的落后,盡管在開場時每個人都口口聲聲保證萬無一失,可從大家的神情里就透著沒底的慌亂。
直到黃渤說出那句不敢確保萬無一失,盡管氣氛瞬間凝固,可大家必須也得明白,事情就是要踏踏實實有依有據(jù)得做出來的,空喊口號并不能讓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飄揚。
1949年國旗升起,國歌奏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澳阋詾樯饋淼膬H僅是一塊紅布嗎?二十八年革命,兩千萬人犧牲,換來的紅旗!我們能做的只有四個字,萬無一失!”,國旗于我們而言,是我們的象征,是所有華夏兒女心中的旗幟。
在大的框架下,《前夜》和《護航》都呼應(yīng)了國情大典的幕后工作,一段是講技術(shù)不足迎頭趕上,另一段的時候咱們已經(jīng)擁有了國際上最尖端的技術(shù)和實力,70年的奮進由此體現(xiàn)。
《相遇》——60年代的相親,帶書本不帶房本
一輛公交車,兩個彼此相戀的人,一個追一個躲,在這狹小的空間里顯得如此局促,我追的執(zhí)著,你躲的決絕。
用空間襯托情緒,這一段戲看起來是死的,其實暗流涌動。張譯聽著任素汐對他傾訴衷腸,抑制著自己感情的爆發(fā),好一場無聲的生離死別。
直到車外歡慶的人群打破了兩人之間的回憶,張譯拖著強撐著的病體沖出車外,這一次國家大義再一次勝過了自己渺小的愛情。那個時候,我們隱姓埋名,只為中國在世界留名;那個時候,我和你相遇,卻在人海中,遙遙相望而遠去。
《奪冠》——2019年,你可還認識你的鄰居?
1981年女排首次奪冠,“五連冠”黃金時代由此開始。在女排奪冠之前,曾有一些外國人斷言:“中國人只能在小球項目上取得成績,在大球項目中要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但女排姑娘們用她們的汗水向世人證明,中國大球也同樣可以走向世界。1984年的夏天,人們齊聚一堂觀看中國女排的比賽,像極了我搬來小板凳坐在電視機前觀看2016年里約奧運女排決賽的那一幕。十歲的孩子還不懂女排奪冠的意義,他滿心都是少年的離愁。但在關(guān)鍵時刻,他做了一個“小超人”,幫大家成功看完了比賽,卻錯過了那個一別難相見的姑娘。他不懂,但他做出了選擇。也許,他就是那時愛上祖國的我們的樣子。
那個時候,我們不懂女排,但我們知道,為祖國爭光是我們的夢想。
《回歸》——我,不是壞人兩個比較也有意思的寓意。
1.中方始終都在堅持底線的前提下,發(fā)起權(quán)益最大化的訴求。外方始終在堅持形式準則和合約的前提下,配合中方的工作。片子里中英雙方代表的表針走著相同的時間,如今這兩塊表的時間不知道還準不準,也不知道誰的快了誰的慢了。合作——才可以實現(xiàn)雙贏。
2.故事里的華哥在海灘上被發(fā)現(xiàn),第一句話就是:放心,我不是壞人。因為法律的問題,當時去那邊的人魚龍混雜??杀藭r那個年代,每個人心里都還是把海峽這頭當作家,如今又要怎么辦。
《北京你好》——祖國首都的建設(shè)源自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北京奧運有多少在北京的人到現(xiàn)場看過比賽無法可考,可沒有這些人,北京奧運那萬萬是開不下去的。薩琪瑪小朋友的父親曾經(jīng)也在北京工作,開幕式88天前他在汶川的家沒了,如今來北京想看看自己父親的足跡,不知道長大以后,他會不會在北京安個家。
這一天的張北京放棄了自己現(xiàn)場見證奧運開幕的機會,不過他的善舉還是讓他的家人能夠引以為豪。稍有遺憾的可能是,那一年街邊見義勇為的人還是太多了。
趕倒霉碰上了個會武術(shù)的,一招過肩摔讓他吃了苦,要是大家都像現(xiàn)在這樣,體質(zhì)差點或者更多的是手機錄像,他也就不會那么受傷了。
隨著奧運會開幕的倒數(shù),忘掉了生活中的瑣碎,見證了幾段真情,《我國》用五個小故事,帶觀眾重溫了曾經(jīng)的感動。時光荏苒,我們參與過,我們也永遠記得那些瞬間。
《白晝流星》
到了陳導(dǎo)這里,講故事的方式是一樣的,可陳導(dǎo)畢竟是大人物,《白晝流星》不能拍大,但又拍不太小。也不能就非說差,就姑且當做不合群好了,尤其被夾在寧浩和文牧野之間,一本正經(jīng)和插科打諢就更是對比鮮明。白晝流星洗滌了兄弟倆的靈魂,也希望兄弟長大后能繼承李書記的意志,繼續(xù)帶著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畢竟離2020年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日子,已經(jīng)越來越近了。哦,對了,雖然故事里沒講,但是容我喊一句:神舟飛船是最棒的!
《護航》——過去的孩子跳煙囪是因為夢想
2015年,飛行梯隊閱兵。所有的飛行員大概少時都渴望著飛上藍天吧,就像《護航》中的呂瀟然一樣。女兵不比男兵差,而做好自己,努力提升,就是一名軍人最好的證明。護航,是一種使命,也許就像是中國一路走來的護航人一樣,保證前進的方向正確,確保圓滿完成任務(wù),我們應(yīng)該感謝所有默默付出的護航人,是他們,讓我們無畏前路!那個時候,我們渴望藍天,而陪伴護航,也許也是對藍天和祖國最長情的告白。70年滄桑巨變,彈指一揮間。一代代中國人接續(xù)奮斗,匯聚起祖國的光榮與夢想。70年的巨變,其實就發(fā)生在每個人的身邊。每個勤勞工作的人,都是祖國的建設(shè)者。他們擁抱未來,腳步不曾停下;他們奉獻擔當,奮斗的花兒在華夏大地綻放。中國記得你們,這時代如你所愿。而我生在華夏,從不悔為中華兒女,愿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祖國的未來,由我們接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