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平
一、課文簡析
《牧場之國》以“這就是真正的荷蘭”貫穿全文,突出描述了牧場的各種美:細膩美、粗獷美、悠閑美、寧靜美。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真正的荷蘭”的含義。
2.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背誦喜歡的段落。
3.學習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造句組段。
三、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牧場之國的美,學習作者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荷蘭牧場的寫作方法。欣賞本課的優(yōu)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四、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課文中為什么四次講到“真正的荷蘭”。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板書課題
教師:美好的風景總能洗去疲憊與煩躁,喚起我們對生活的熱愛。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牧場之國》,欣賞荷蘭的綺麗風光。(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溫習課文)
2.溫習檢查,有疑而入
(1)教師:我們溫習了課文,里面有不少生字新詞,大家認識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四組詞語)
【設計意圖】
將文中關鍵詞進行歸納整合,既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又為后面釋疑環(huán)節(jié)進行鋪設。
(2)教師:作者恰佩克稱“牧場之國”是真正的荷蘭,你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并激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并自由討論)
(3)教師:就因為這一點,所以作者才會一次又一次發(fā)出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牧場之國,不僅僅是放牧牲畜的地方,更是動物們的自由王國。在這里,人不是主人,動物才是唯一的主人!那么,作者是怎樣把動物當主人的感覺帶給我們的呢?(請看大屏幕——多媒體課件出示學習任務“解疑合探 品讀感悟”①讀一讀課文。②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帶給我們主人的感覺,在這些句子下面做標記。③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動物當主人的感覺帶給我們的。④小組成員在一起談一談自己的學習收獲,并互相讀一讀自己最為欣賞的句子或段落,注意要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設計意圖】
學生是充滿好奇的,讓他們自己通過讀詞發(fā)現(xiàn)特點,解決創(chuàng)設問題,符合“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新理念。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確定本課時的探究目標。
3.學生自學,分組交流
4.品讀重點,深入感悟
(1)研讀第二段
教師: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先來展示?請問你認為自己的朗讀達到哪一步了?其余小組同學可要注意聽了,待會兒你們要進行評價的喲!
(2)朗讀、點評
教師:通過這個過程可以知道,要想讀得有聲有色引人入勝,我們就需要把感情化作——(板書:讀出韻味)
【設計意圖】
新課標提出:“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痹诶首x時,我們一味追求朗讀效果,卻往往把最重要的、最本真的忽略了。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要告訴學生,讀書就要讀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而不要過分追求朗讀技巧。
(3)研讀第三段
教師:開始學習第三段,看會帶給我們什么感受?來,讓我們做一匹奔馳在牧場上的駿馬?。▎枺厚R兒們,脖子上有沒有韁繩?)(答:沒有?。▎枺罕成嫌袥]有馬鞍?)(答:沒有?。┖?,那就盡情地釋放自己的活力吧!不是“它們”,而是“我們”了!
【設計意圖】
為了讓學生體驗駿馬飛馳的感覺,特意將文中的“它們”換成“我們”,帶給學生更直觀、更真切的體驗。
(4)研讀第四段
教師:我們繼續(xù)學習第四段。我有個想法,這段里面有很多大家喜聞樂見的角色,我們就來個合作,如果我讀的句子恰好是你喜歡的,請站起來一起讀,好吧?
教師:白色的綿羊——
學生:悠然自得。(五六人起立跟讀)
教師:黑色的豬群——
學生: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么表示贊許。(十幾人起立跟讀)
教師:成群結隊的長毛山羊——
學生: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地上,安閑地欣賞著這屬于它們自己的王國。(大多數(shù)同學起立跟讀)
教師:從你們的笑臉上,老師知道你們已經(jīng)找到了主人的感覺。請張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如果這些動物有我們?nèi)祟惖恼Z言,它們會怎么想、怎么說?
(5)研讀第五、六段
教師: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伴著輕柔的樂曲朗讀,帶領大家一起進入最后一幅圖景。其他同學可要閉上眼睛用心聽哦?。ǘ嗝襟w出示夜晚的圖片,并配上舒緩輕柔的音樂)
【設計意圖】
配樂朗誦符合人的審美心理,給人以文學、音樂、有聲語言三合一的藝術享受,很容易使人產(chǎn)生共鳴。在此環(huán)節(jié),采用配樂朗讀的方法,學生很容易進入夜晚安靜、靜謐的氛圍。
(6)突破難點
教師:同學們,你們讀得好,學得棒,理解能力更強。作者恰佩克來到荷蘭牧場的時候,也正是對這些自由的生命充滿了喜愛,對它們的生活充滿了羨慕、向往,才會再次發(fā)出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ò鍟赫嬲暮商m)
教師: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了多次,想一想是為什么?
【設計意圖】
新課程倡導多元對話,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動物當主人的感覺”這一問題時,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充分感知,然后展開多元對話教學,從情和景兩方面入手來探究原因。
5.回環(huán)整合,總結全文
教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感受了牧場之國——荷蘭的獨特風光,相信荷蘭遼闊無垠的草原,成群結隊的牛、豬、羊,自由自在的駿馬以及萬籟俱寂的夜晚,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呢?(多媒體課件展示《言為心聲》:如果我是一名荷蘭人,我會說_____;如果我也是這牧場之國的主人之一,我會說_____;學了這篇文章后,我最想說_____)
6.展開想象,嘗試寫句或組段
(1)展開想象
教師:你們知道嗎,在荷蘭牧場上還生活著許多其他的動物,比如:鹿、白琵鷺、荷蘭豬、考拉……(多媒體課件逐一展示圖片)
【設計意圖】
圖片鮮活、直觀,易于學生觀察理解。課堂中圖片的插入,使學生在新、異、奇的情境中掌握知識,達到服務于教學的目的。
教師:大家猜一猜還會有哪些動物?
學生(紛紛搶答):還有天鵝、大雁……
教師:你們所說的動物在這里都有。它們在這里自由自在地生存,也是這里的主人!請發(fā)揮想象,選擇一種或幾種動物,把它們自由自在當主人的感覺寫出來,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幾句組成一段話。
(2)自由寫話
(學生寫作7分鐘后,展開交流:教師指名學生讀出來,并適時讓其他學生幫忙修改。)
教師:你們可以把這些文字裝進書里,變成課文的一個自然段。當然,別忘了在后面加上一句——
學生(不約而同):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7.梳理整合,質疑再探
(1)教師:課文學完了,大家整理一下自己的知識背囊,看看我們又新添了哪些內(nèi)容呢?(學生談收獲)
(2)教師: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內(nèi)容?(預設學生會問花之國、水之國的荷蘭是什么樣的,然后多媒體課件展示相應圖片)
【設計意圖】
利用圖片,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收獲創(chuàng)新學習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