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成貴?安明康?徐文楊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尤其在激烈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下,年輕的父母們更加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成長與成才的重要性。但現(xiàn)實告訴我們,子女教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是一個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系統(tǒng)工程。很多成功的父母都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的經(jīng)驗,那就是要加強與孩子間的交流與溝通。擁有和諧的家庭和良好的溝通,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有位教育家曾說過:“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與孩子談話。
我深信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談話中不知不覺地獲得的?!笨梢?,溝通在家庭教育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究竟如何做到有效的溝通,卻是擺在每一位家長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加強親子間的交流與溝通已成為現(xiàn)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馬克思曾指出:“法官的行業(yè)是法律,傳教士的行業(yè)是宗教,家長的行業(yè)是教育子女?!弊鳛楹⒆拥牡谝蝗卫蠋?,父母必須運用各種方式來教育子女,而溝通正是其中一個最主的要方式。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們在思想上發(fā)生不地的改變。因此,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跟隨時代變化的步伐,同孩子們一道觀察世界、思考世界。如果家長們還總是把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停留在“我們當年”、“我們小時候”的話,那么與孩子之間勢必要產(chǎn)生隔膜和代溝。要知道,“時代不同了,方法不一樣”,不能依然沿用老的辦法、舊的思維去對待生活在現(xiàn)今世界里的孩子。因此,溝通與交流的特有功效就在家庭教育中顯示出特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家庭教育實質上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活動過程,其溝通效果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家庭教育的成敗。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家長們抱怨孩子如何難管教、不聽話,甚至與家長的想法背道而馳。當有問題發(fā)生時,孩子們也常常采取回避、甚至撒謊的態(tài)度,他們寧愿把自己封閉起來也不愿意讓家長走近他們的世界,參與他們的生活。在孩子的心理,他們認為父母與他們在思想上是有代溝的,是無法互相理解和溝通的,因而完全不屑于家長對他們的管教,甚至對家長的說教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從而形成對立的僵局。由此可見,溝通不暢不僅僅是造成了親子間缺乏了解和感情的隔膜,同時它嚴重地影響到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使極為重要的家庭教育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二、造成溝通不暢的原因分析
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通過溝通與交流的方式增進了解,加深感情,那么對于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幼小心靈的成長變化是無時無刻的,因此更需要得到家長的關心和幫助。而良好的溝通將在父母與孩子之間架設起一道心與心相通、情與情交融的橋梁。它將有利于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更深厚的感情基礎,幫助父母及時發(fā)現(xiàn)和了解孩子心理存在的問題,這不但對孩子的心身發(fā)育非常有利,同時也使父母能夠成為與他們分享快樂、共同成長的朋友和知心人??梢?,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影響和決定教育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家庭陷于溝通和交流的困境中呢?
首先,家庭教育理念中缺乏對溝通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在現(xiàn)代家庭教育理念中,溝通教育的重要性往往被很多家長所忽視。不少家長只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情況,認為只要身體好、學習成績優(yōu)秀,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因而忽視了親子間溝通與交流在整個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少教育失敗的家庭在查找原因的時候,都不約而同地發(fā)現(xiàn)父母與孩子間因不經(jīng)常交流思想,溝通感情,是導致出現(xiàn)一系列教育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因交流少、溝通少,還大大影響并制約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發(fā)揮,并使家庭教育陷入了被動和尷尬的境地。很多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把很大的精力和金錢都花在學習上。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慣性,使孩子與家長之間非常缺少時間進行溝通,因而就忽略了對孩子心理成長的關心。孩子想些什么,有什么困惑,需要什么幫助,家長們都很茫然。久而久之,父母與孩子間的距離越拉越遠,從心靈深處產(chǎn)生的代溝和隔膜也越來越深。
其次,溝通方法不正確造成溝通障礙。很多時候溝通障礙是由于家長在溝通中不講究方式、方法造成的。很多家長都沒能根據(jù)孩子的年齡階段、性格特點以及實際情況來調整和把握溝通的方式、方法。有的家長喜歡用命令式的語言,不容孩子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使溝通變成了發(fā)號施令;也有的家長喜歡說教式的溝通,總喜歡擺些大道理、講些大理論,而這種枯燥乏味的說教,孩子們早就聽的不耐煩了,這種溝通方法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情緒,絲毫起不到作用;還有的家長根本不顧及孩子接受能力的大小,完全只從家長的角度發(fā)表觀點,從而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再與家長進行交流;還有的父母總是用自己主觀的想法去衡量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因此造成許多誤解和偏差,從而導致親子間的溝通無法順利進行。
子女對待父母,應當以尊重為先,認真對待自己對父母的一言一語。與父母講話、辦事時,一定要講禮貌、守規(guī)矩,時時刻刻按照禮儀規(guī)范行事。對于父母的批評與指教,子女應認真恭聽、虛心接受。大家都清楚這樣一個事實:自己的成長、進步,都凝結了父母的心血和汗水,自己雖然很愛父母,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能忍受父母的嘮叨、事事過問,不少人為此煩惱,有人甚至采取相對抗的態(tài)度頂撞父母。 家庭是由婚姻,血緣或收養(yǎng)關系所組成的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一個完整溫馨的家。每個人都把建立一個完整、美好、溫馨、和諧的家庭作為自己的最終目標并為此追尋一生。
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為子女做表率 家長在家中給孩子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非常重要。面對富裕起來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切實感覺到了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享受。現(xiàn)實生活使得父母們沒有更多的時間給孩子,沒有同他們交流,缺少溝通。他們會將這一切看到眼里,他們會用他們自己那顆幼稚的心去理解和認識大人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使孩子在模仿中養(yǎng)成了不良行為習慣,這就是現(xiàn)階段青少年兒童中普遍存在的“隱形逃學”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是目前較為突出的教育問題。所以,家長在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方面要 從我們自身開始做起,在生活中我們要堅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改變你的孩子,避免空洞的說教,相信“孟母三遷”的科學道理。其實,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對我們大人行為和品德的一次審視和評判,我們的行為就是孩子將來的榜樣。 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悲劇不可重演,幾千年來,我們付出的代價已經(jīng)太大太大。教育,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愛”。猶如種莊稼,有了風調雨順,就有了勃勃生機,我們要讓教育找到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