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wèi)紅
摘要: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創(chuàng)造了燦爛獨特的希臘文明,留下眾多的文化遺產至今讓世人享用不盡,奧林匹克競技會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通過對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會的深入探究,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保護并傳承人類共同財富的重要性,進一步弘揚奧林匹克精神,促進世界的團結與和平。
關鍵詞:競技會;奧林匹克;希臘
公元前776年,古希臘舉辦第一屆奧林匹克競技會,這是希臘有確切紀年的開始。競技會最初有五天會期,在奧林匹亞進行。奧林匹亞屬于古希臘的伊利斯城邦,為希臘南部平原的一個城市,位于伯羅奔尼撒的西北部,它是古希臘人祭拜宙斯的宗教中心,又是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的遺址,還是首屆現(xiàn)代奧運會舉行的地區(qū),由此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圣地,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古希臘已成為奧林匹克競技會的發(fā)源地。每屆奧運會的舉行必須首先到此向太陽神阿波羅采集圣火。
一.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會的主要內容
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會運動場地頗為宏大,能容納大約2萬名觀眾。競技會的項目,最初只有單程賽跑,后來逐漸增多,主要有五項全能、拳擊、摔跤、賽馬、戰(zhàn)車賽、角力、標槍、鐵餅等,之后還有文藝節(jié)目比賽。競技會分為成人組與少年組。成人組有10個競賽項目,主要包括五項全能、拳擊、摔跤、賽跑、賽馬車等;少年組有3個項目,即賽跑、拳擊、摔跤。其中深受觀眾歡迎的項目有不少,如五項全能,從擲石餅開始,接著是跳遠、投標槍、賽跑、摔跤等,五項全能最能體現(xiàn)運動員優(yōu)美健壯的身姿,比賽過程還伴有音樂,頗具觀賞性;又如賽馬,比賽時,眾馬奔騰,車輪滾滾,塵土飛揚,觀眾的歡呼聲伴著隆隆的車聲以及駿馬的嘶鳴聲,方圓數(shù)十里都能感受到那種熱烈的氣氛。由于這種比賽需要自己有馬,還要接受專門的訓練,所以參賽的往往是貴族。
競賽之前,競技者必須按照規(guī)定進行十個月的訓練。首先在自己的城邦訓練九個月,臨近比賽的最后一個月到伊利斯最大的體育場向裁判員報到,并在裁判員的監(jiān)督和指導下進行艱苦而又嚴格的訓練,最后接受裁判員的考察,以決定是否有參賽資格。經過嚴格篩選后,獲得參賽資格的競技者,其姓名被寫在一塊柏木板上,置于奧林匹亞最顯眼的地方。從此時起,這些入選的競技者不能隨意退出未來的競賽,否則會被罰以重金。如公元25年第201屆奧林匹克競技會,被批準參加混斗賽的塞拉披翁,因最后自動退出競賽而被裁判罰了重金,這筆罰金被用來鑄造了一尊“宙斯銅像”。對于眾多的競技者來說,能參加奧林匹克競技會是他們一生的向往、追求和榮譽,他們的精神尤為激昂:“或得桂冠,或舍生命”,對名譽與成功的熱切追求非常強烈。
奧林匹克競技會對參賽成員有嚴格的規(guī)定和限制。如果是希臘人,不論成年人或少年均可參加;若是非希臘人、奴隸或判過刑的人,則無權參加。除了那些對神不敬以及犯有叛國罪的人,每個有氣力、身體健壯的希臘公民,均可以參加競技活動。婦女不能參加比賽,也不能觀看,否則將受到嚴厲懲罰。競技會具有十分鮮明的民族與宗教色彩。但后來皇后基波達米亞通過智慧,以合法的名義,為紀念宙斯之妻——赫拉女神而為婦女創(chuàng)辦了一次競技會,名為“赫拉伊亞競技會”,從而改變了這一傳統(tǒng)。之后,女子與男子一同參加競技會被延續(xù)下來。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特別規(guī)定,在競技會前的一個月,宣布停止各城邦之間的戰(zhàn)爭,各城邦互簽契約,不得開戰(zhàn),禁止使用任何兵器,即使正打得火熱,交戰(zhàn)雙方亦必須臨時議和,停止戰(zhàn)爭,這就是“神圣休戰(zhàn)”期,是全希臘所有城邦都必須嚴格遵循的規(guī)定。這樣,為奧林匹克競技會提供了和平的環(huán)境,也為希臘各城邦之間綿延不絕的戰(zhàn)爭帶來了短暫的和平,便于公民自由往來,各地趕來參賽的競技者也不會有任何風險,各城邦可以集中修建運動場地,美化通往競技會的道路,以確保競技會的順利進行。同時,還可以修繕神廟,用于祭祀守護神。當時古希臘境內有無數(shù)的神廟,而被認為最神圣的是這三大神廟:奧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廟、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雅典衛(wèi)城的巴臺農神廟。其中,奧林帕斯山的宙斯神廟就是為希臘各城邦舉行奧林匹克競技會而建,廟內有大量雕刻,正中是用黃金和象牙雕刻的宙斯巨像,高約42英尺,是真人的7倍,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即便交戰(zhàn),也必須等待競技會結束之后再進行。休戰(zhàn)期最初是五天,后來延長至一個月,最后長達三個月。由此可見奧林匹克競技會在古希臘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它為希臘的和平創(chuàng)造了條件。當時,參加競技會的希臘城邦主要有伯羅奔尼撒、伊利斯、斯巴達等。
競技會舉行期間,全希臘選手和廣大觀眾相聚于奧林匹亞這個希臘南部風景秀麗的小鎮(zhèn)。由于正值盛夏,炎炎烈日,運動場上滾滾塵沙,同時還有來自賽馬、戰(zhàn)車比賽等的不可預料的威脅,對裸體參賽的運動員及其觀眾都是一大考驗。但運動員們不懼困難,頑強拼搏,爭創(chuàng)佳績,如多利亞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賽中榮獲冠軍,成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榮獲第一個項目的第一個桂冠的人;熱心的觀眾同樣克服困難,把能觀看奧林匹克競技會作為自己一生的榮耀而倍加珍惜。他們共同體現(xiàn)了一種可貴的奮斗精神和民族凝聚力。
與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不同的是,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會只設第一名(冠軍),不設第二名(亞軍)、第三名(季軍),每項競賽只能有一名最優(yōu)秀的選手。因此,冠軍的地位非常崇高,所獲獎品最初是些貴重物品,后來根據(jù)阿波羅的神諭要求,改為用野生橄欖枝編織的花冠。獎品雖然簡陋,但意義深重。用橄欖枝編成的造型簡單的花冠,代表著古希臘人的思想情操:一位美貌少年必須用金刀從象征榮譽的圣樹上砍取花飾并且將其編造成冠冕。隨后,受冠冕的優(yōu)勝者和朋友們一同前去獻祭。唱詩班的人唱詩道:萬歲,頭戴凱旋冠冕的勝利者!萬歲,偉大的赫拉克勒斯!萬歲,伊俄拉俄斯!萬歲,崇高的戰(zhàn)士!萬歲,勝利的英雄!在古希臘人看來,競技會的冠軍簡直超過了古羅馬的凱旋將軍。戴著桂冠的優(yōu)勝者得到國王的愛戴,得到全希臘人民的贊譽和崇拜,同時還獲得種種特權,可以免除一切賦稅,并終身由所在城邦供養(yǎng)。
不僅如此,競技會的閉幕式上,還要舉行“國宴”招待優(yōu)勝者。著名的詩人向他們奉獻贊美詩;一流的藝術家為他們在奧林匹亞建造紀念雕像。他們的名字很快傳遍整個希臘,甚至傳到國外。優(yōu)勝者的家鄉(xiāng)把他們當作出征凱旋的英雄來歡迎,為他們預備了盛大的祝捷宴會。許多邦國還派特使前來出席競技會,出席的這些使者往往顯得格外風采韶秀。
二.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會的影響
奧林匹克競技會是古代希臘人生活中一項極為重要的事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使在外敵入侵的時候,希臘人仍然把競技會放在第一位。競賽期間是希臘全國性的節(jié)日,每個希臘人都把能看到賽會當作一生中幸福的大事。奧林匹克競技會對希臘人生活的許多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希臘的各個城邦,因為這一全國性的競技會而有了共同的社會生活,有利于彼此接近,增進了各城邦之間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許多城邦之間的緊張關系。同時,競技會還促進了希臘文化藝術的發(fā)展特別是雕刻藝術的繁榮,競技會本身為希臘的和平作出了貢獻。奧林匹克競技會從公元前776年開始舉辦,至公元前393年侵入希臘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確定基督教為國教并廢除奧運會,每四年一次的競技會共舉辦了293屆,其間從未間斷,一共延續(xù)了1100余年。后來,為了紀念奧林匹克競技會,1896年由法國教育家埃爾德·顧拜旦發(fā)起,在雅典舉行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成為國際上舉世矚目的體育盛會。以后,運動會雖改為輪流在其他國家舉行,但仍用奧林匹克的名稱,并且每一屆的圣火都從希臘奧林匹克點燃,環(huán)繞全球而行,寓意是:“運動會開始了,戰(zhàn)爭結束吧!”1989年,希臘的奧林匹亞考古遺址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古希臘文化的記憶深深烙印在奧林匹亞。隨著現(xiàn)代考古工作的深入,古希臘文明的遺存不斷被發(fā)掘出來。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奧林匹亞山,保存了古希臘文化的重要遺址,古希臘文化的記憶在這里凝固。奧林匹亞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的山谷中,阿爾菲奧斯河北岸,伊利亞州境內,它因長期是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會的舉辦地而出名,古奧林匹亞的重要遺址很多,包括宙斯神廟包、赫拉神廟、住處、公共會堂等。同時,還建立了奧林匹亞博物館,位于奧林匹亞遺址北端500米處的山坡上,共有9個展廳,主要陳列奧林匹亞地區(qū)出土的塑像。其中,較為珍貴的有宙斯妻子赫拉頭像、大力神海格力斯像、勝利神帕歐尼奧斯像、希臘諸神會戰(zhàn)惡魔的浮雕,以及羅馬時代的大理石雕群像。在古希臘人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奧林匹克競技文化,如從古希臘的陶瓶畫上,可以看出古希臘的競技運動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公元前510年的古希臘描寫體育競技的浮雕;古希臘圓形陶杯上的投擲鐵餅者[6]等。這表明,奧林匹克競技運動已深入到了古希臘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奧林匹克競技會就是奧運會的前身。奧林匹克是一個翻譯詞匯,它原指古希臘時期在奧林匹亞舉行的對天神宙斯的祭祖活動,祭祖活動中的體育比賽被稱之為“奧林匹亞競技”。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在研究古希臘文化時,開始把“奧林匹亞競技”稱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于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召開期間還要同時進行諸如學術交流、詩歌朗誦、藝術展覽等其他的一些文化活動,所以人們便把包括奧林匹亞競技在內的整個活動都冠以“奧林匹克”的稱呼。為了與現(xiàn)代相區(qū)別,故又稱為“古代奧林匹克”。今天,國際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就是源于古希臘的奧林匹克競技會,沿用“奧林匹克”這個名稱至今,諸多競技項目尤其是奧林匹克精神一直傳承下來,其影響至為深遠。
參考文獻:
[1]郭少瓊.歐洲的世界文化遺產[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9.
2]孫隆基.新世界史(第一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