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華
我左手撐著一把紅傘在火車站的出口處,佇立在小城的茫茫煙雨中,心中默誦著“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靜待著他的到來。
不知是誰說過,對有緣分的人,世界是狹窄的。直到我在這個梅雨紛紛的早晨見到他,我才對這句話深信不疑。
他叫曉剛,微信昵稱“曉雨”。
我和曉剛是在教育系統(tǒng)的支教微信群認識的,進這個群的都是全國支教的青年志愿者。因為他的昵稱別致而親切,而且在群中發(fā)言有分寸,善解人意,是我心有所屬的類型;同樣,他也喜歡我的這個“青梅”的昵稱,我們便加了好友聊上了。
一聊便有了共同語言,一聊便一發(fā)而不可收。一個在江南偏遠山區(qū)的小城,一個在江北中原腹地的小城,我和曉剛以微信為鴻雁傳遞著我們之間的情話。
曉剛也是師范院校畢業(yè),通過視頻可以看到他的陽光與率真。
曉剛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喜歡詩,寄希望于青春的詩情畫意,他關于青梅的詩寫得情深意切,纏綿悱惻。
我迷戀于小說,他說我的小說寫得精巧細膩,生動感人。
他也愛雨,一定像戴望舒一樣浪漫,我想。
一來二去,冬去春回,轉眼又到了雨季。他說他決定來江南看看青梅,最好是下著雨,那樣才能真正感受和體會梅雨的情景和意境,而天公作美,這些天南方淫雨霏霏。
他在微信聊天中告訴我他決定要來,為此,他特地從就教小城的小學請了假,乘了一夜的火車,今早可以抵達。
我知道他不單是到江南看雨,更重要的是來看我。有緣千里來相會,我被他千里迢迢而義無反顧的真情打動。
我用微信告訴他,我撐著紅傘在出站口等他,這是我們接頭的信號。我剛看過東京愛情三部曲中的一部《東京仙履奇緣》,松井雪子與高公雅史因為一把紅雨傘產(chǎn)生一段情緣的佳話;據(jù)說在日本,只要在雨中撐開一把紅傘,愛的奇跡就會出現(xiàn),我也期望如此。
終于看到他了,背著肩包踏著堅定的腳步走來,他戴著墨鏡,熟悉的身材一出站,我就認出了他。
我理了理秀發(fā),向他招手,他也認出了我,興沖沖地朝我走來。
你好,他說,你是青梅。
我點點頭。
他伸出寬大的手掌和我握手,我慌忙笨拙地收了紅傘,和他象征性地握了握。
我感覺他比我想象得更熱情洋溢和帥氣,我的心頭掠過一絲久違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無法言喻地使我表露出燦爛的笑顏。
于是,在這個陰雨的清晨,一對青年在一把紅傘下穿過火車站邊的雨巷進入小城的一家顧客稀少的咖啡館,在靠街的桌邊坐下,那個穿著整齊的女孩要了兩份早點和兩杯熱咖啡,為遠道而來的男孩接風洗塵。
他說,你比微信中更漂亮大方。
我說,你也更瀟灑英俊。
我說,對面那片山坡上有青梅。
他說,我喜歡江南的青梅,喜歡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
我說,我喜歡江北的桃李。我的腦海中飛速地掠過“桃李滿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詞匯。
我左手拿起小匙飛快地攪拌著咖啡里的糖塊。
曉剛說,你是左撇子?
我搖搖頭,又點點頭。
左撇子都很聰明。
我啞然,其實我有時覺得我很蠢,因為我有一些事在隱瞞著曉剛。
街頭飄來一陣當?shù)貍鞒那嗝饭?jié)歌曲,舒緩輕柔。
我說,你聽說過受傷的丹頂鶴嗎,《一個真實的故事》?
他說,聽過,不過我更愛聽樸樹的《那些花兒》。
有些話我一直埋在心里。曉剛像是鼓足了勇氣說,你很像我的前女友,不僅名字,包括容貌、身材都像。一年前,我和她到貴州山區(qū)支教,有一天,在上學途中穿越崎嶇山路,山上突然滾落山石,青梅和我都下意識地去保護同行的小學生,她不幸被山石擊中頭部當場遇難;其中一塊散落的石塊擊中了我的左前額,導致我的左眼視神經(jīng)損傷,幾近失明。
曉剛一邊說著一邊摘下墨鏡,我看到了他受傷的左眼。
他將目光轉向透明的玻璃窗外,仿佛自言自語地說,她犧牲前兩個月,剛過完二十歲生日……
遠山如黛,山坡上的梅園籠罩著蒙蒙雨霧,曉剛對她的哀思依然能夠從他的眼中流露,那種淡淡的憂愁和哀傷也許能讓青梅安魂。
我想象著一個活潑可愛、朝氣蓬勃的花季女孩,同一群窮山僻壤的兒童高興地走在山路上的情景,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如昨日,我的心突然被揪了起來,而淅淅瀝瀝的梅雨也好像下在我的心上。一陣酸楚苦痛開始在心里潛滋暗長,淚花開始讓我的眼睛朦朧。
我說,你能說出心里話,證明你的忠誠,很讓我感動,其實,我很自私……
我伸出我的右手說,其實我的前男友也支教。去年,我和他一起到?jīng)錾街Ы?,遭遇了突發(fā)的洪水,在夜里搶險轉移的時候,他被洪水沖走了,我在山路上跌斷了胳膊,被救后換成了假肢。
曉剛略有驚詫,但很快就回過神來,惺惺相惜的感動促使著曉剛情不自禁地用力抓住我的右手,我和他的手再一次緊緊地握在了一起,而我分明感覺,我和他的心已經(jīng)緊緊地連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