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侗芷
本文主人公
一次偶然,讓學化學的林松,查明了火災的真相。此后,她不斷接到來自消防部門的求助。與高級工程師、消防專家等諸多稱謂相比,林松更喜歡別人叫她“火場福爾摩斯”……
高中時喜歡上化學的林松,從廣西師范大學化學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很快便嶄露頭角,尤其在金屬的氧化反應研究方面成果顯著。誰知,一個偶然事件,竟然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一次,一個存放建筑材料的倉庫失火,疑似有人蓄意縱火。警方介入后,卻找不到起火原因,便向武警消防部門求助。因為火災現(xiàn)場破壞性大,消防人員在對起火點的查找方面遇到了困難。
消防部門從災后現(xiàn)場提取了幾份檢材,送到廣西師大化學系請求幫助。林松采用溶劑萃取法,判斷出檢材與起火點所對應的方位。送檢方向她請教,林松解釋說:“在火災條件下,金屬表面的氧化反應,比常溫下要快得多,并產生金屬氧化物銹層,根據銹層的厚薄,可以判斷出檢材與起火點所處的相對位置?!?/p>
在林松的幫助下,消防部門確定了起火點位置,迅速查明了倉庫起火的原因。當林松接過消防部門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時,她有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此后,她不斷接到來自消防部門的求助。有時,對方送來的檢材不能讓她滿意,她便親自進入災后現(xiàn)場,自己動手尋找有價值的檢材。出入災后現(xiàn)場的次數多了,林松認為火災調查更有挑戰(zhàn)性,她的內心充滿了不可言說的快樂。
鑒于林松在火災調查方面的出色表現(xiàn),她被調入廣西武警消防總隊,并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火災鑒定實驗室。此后,林松先后參與了十余起,全國重特大火災的調查工作,并一一查明了火災原因。
2001年12月4日凌晨,桂林一棟居民樓發(fā)生火災,租住在這里的4名韓國人不幸遇難。這起火災不僅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韓國方面也在密切關注,破案重任落在了林松肩上。林松發(fā)現(xiàn),發(fā)生火災的這棟居民樓共有3層,二樓和三樓除了有一些煙火熏過的痕跡,基本保存完好,一樓毀壞嚴重。根據這棟居民樓的燃燒蔓延特點,林松很快確定了最初起火的樓層和房間。
不管是故意縱火還是意外失火,確定起火點是調查專家的首要工作,只有確定了起火點,才能確定火災的起因和性質。林松看到,火是從一樓客廳向門廳、餐廳、廚房蔓延的。最初起火的位置是客廳,大火過后,客廳燒成了一片廢墟。調查過程中林松發(fā)現(xiàn),火災燃燒有一個很明顯的指向:從靠墻的一排沙發(fā)上面向四周輻射形成了不同痕跡。經過現(xiàn)場確認,沙發(fā)就是起火點。
林松和同事在沙發(fā)與客廳窗戶之間的地面上,發(fā)現(xiàn)了一大片明顯呈熔化狀態(tài)的玻璃。玻璃在高溫下熔化,原本是一個常見的物理現(xiàn)象,但在林松的眼里,卻有著重要意義。火災能使玻璃熔化,說明它遭受的火焰燃燒時間最長。接著,林松又發(fā)現(xiàn),燒毀的茶幾灰燼上面留下了煙灰缸殘骸,而在這個煙灰缸殘骸中,還有一個打火機芯的殘余物。這一發(fā)現(xiàn)令林松十分興奮,她當時有個想法:是不是男主人當天晚上在這里吸過煙?
根據林松的這個推斷,刑偵人員開始了解這家人的日常起居習慣。他們了解到,火災發(fā)生的當天下午,男主人宴請客戶后回到家中,喝醉的男主人一邊吸著煙,一邊打了個電話。根據電信局的通話記錄,通話結束的時間是晚上11點17分。打完電話,醉意和困意同時向男主人襲來,在意識模糊的狀態(tài)下,他手中的煙頭掉在了沙發(fā)上。根據這個推斷,林松在沙發(fā)彈簧下方的地面上看到一圈灰化的痕跡。通過這些痕跡,再根據調查詢問掌握到的情況,把證據鏈連起來,這起火災就是男主人吸煙的煙頭遺留在沙發(fā)上引燃的。
在事故處理會議上,林松充分利用現(xiàn)場的痕跡物證,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火災形成及蔓延的過程,并向遇難者家屬進行耐心、科學的講解,最終讓對方信服。韓方人員說:“我們雖然不懂火災調查,但你們科學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讓我們感動,我們相信科學,相信你們所做的工作!”
與高級工程師、消防專家等諸多稱謂相比,林松更喜歡別人叫她“火場福爾摩斯”。火災中一個個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逐漸清晰,在廢墟中找到證據,讓燒焦的物品開口“說話”,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2014年11月21日下午,柳州一輛搭載約40名乘客的公交車燃起大火,造成2名乘客受重傷、6名乘客輕傷、3名乘客輕微傷,價值40多萬元的公交車被燒毀,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接到指令后,林松在趕往事故現(xiàn)場的路上,通過手機查詢現(xiàn)場燃燒的圖片,看到圖片上的火焰帶著一股白色的光,心里便有了初步判斷。林松清楚,火焰通常在燃燒初期呈現(xiàn)黃紅色,而這輛公交車剛開始燃燒,就已經呈現(xiàn)極亮的白色,說明它的燃燒溫度很高,而且從照片上能夠看到,后車門、腳踏板這些沒有可燃物的位置,也出現(xiàn)了猛烈燃燒的情況。因線路故障引發(fā)車輛著火,一開始不可能出現(xiàn)轟燃的狀態(tài)。林松懷疑有人蓄意縱火,但也不排除公交車自燃等原因。
到達事故現(xiàn)場后,林松從車身開始勘查火燃燒蔓延的過程。根據現(xiàn)場車子內部和外部留下的痕跡,她發(fā)現(xiàn),這些痕跡都指向車子后面的第二排,最先起火點應該在這個位置。通過對車子的檢查,林松發(fā)現(xiàn)火焰的燃燒從車尾燃向車頭,其中還有助燃劑的痕跡,便讓助手提取了起火點附近的殘留物,送到檢驗中心檢測。
當晚,檢測結果出來了,在起火點提取的殘留物里含有汽油成分,這也證實了林松的猜測:公交車起火是人為所致。
至此,林松和她的團隊完成了起火原因的調查工作,但她的心卻沒有放下,她認為只有犯罪嫌疑人被繩之以法,工作才算全部結束。對縱火者的范圍,林松也有自己的推斷。她認為,縱火者坐的位置最有利于隱蔽,有利于助燃劑的潑灑。還有,縱火者靠近窗戶可以逃出去,這一切都說明是有預謀的。
按照林松的思路,刑偵部門調取了火災發(fā)生時附近街道的監(jiān)控錄像。警察發(fā)現(xiàn),公交車起火時,別的人都是往起火現(xiàn)場跑,一名男子卻匆匆離開起火現(xiàn)場。警察在監(jiān)控視頻中鎖定了火災現(xiàn)場逃跑的男子,并調取了幾天來附近路口的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該男子時有出現(xiàn),還在附近買過汽油。但僅憑模糊的監(jiān)控視頻,很難確定該男子的面孔。
就在這時,一名交警提供了一條重要線索:監(jiān)控視頻中的男子,很像幾天前他辦案時遇到的一個人。當時這名男子駕駛違規(guī)車輛被查,便放火點燃了自己的三輪車后迅速逃離。警方確定該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就在查找他時,卻發(fā)現(xiàn)他已逃離了柳州市。24日晚上,警方在另一座城市把該男子抓獲。經過審訊,這個姓宋的男子,承認了自己縱火作案的事實。
在林松眼里,火災的發(fā)展總會留下“腳印”,這腳印便是痕跡物證,物證重于人證。讓每個物證開口“說話”,找出火災背后的真相,就是她的工作。
2018年元旦剛過,南寧一家剛開業(yè)的五金商店突然起火,雖然消防隊員及時撲滅了大火,但五金商店已經燒毀。據店主小李回憶,他離開商店時,關好了煤氣,鎖好了門,起火的原因讓他費解。更令人費解的是,消防隊員在清理現(xiàn)場時,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間里有一具尸體。
一間無人的店鋪,為什么突然起火?火災現(xiàn)場又怎么會有一具尸體?當地公安、消防部門聯(lián)合組成了專案組進行調查。經過幾天的排查,專案組確定死者為附近一家商店的員工,名叫黃顯強,死亡原因是吸入火場有害氣體,窒息死亡。同時,刑偵人員發(fā)現(xiàn),五金店的卷簾門有被撬動的痕跡。會不會是黃顯強意欲行竊,被突然燃起的大火燒死在店里呢?然而,刑偵人員面對的是一片被燒焦的現(xiàn)場,取證工作無從下手。于是,他們向已退休的林松求助。
林松到達火災現(xiàn)場后,排除了電線短路起火的可能,把目光轉向火場中被燒焦的電暖器。通過縝密調查、推理,林松找到了起火的原因:電暖器把周圍的東西烤著了以后,再把電線燒斷。那么黃顯強為什么會死在別人的商店里?林松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間的水龍頭是打開的,這個人應該有救火的行為。
經過反復勘查,林松在火災現(xiàn)場復原了當天的事件經過:偶然的停電,讓匆忙去吃飯的店主小李忘記了關閉電源開關,而晚上送回來的貨物,又不經意地堆在了電暖器上,來電后電暖器溫度慢慢升高,把上面的可燃物引燃。而此時路過這里的黃顯強,沖進火場救火,卻因吸入濃煙窒息死亡。至此,這場離奇的室內起火案告破。林松再次用她高超的專業(yè)技能,揭開了火災背后的謎團。
林松退休后,沒想到比以前更忙了,只要國家需要,她會隨時趕赴火災現(xiàn)場。消防系統(tǒng)素有師傅帶徒弟的傳統(tǒng),林松先后帶了7名徒弟,她把自己所有的經驗和對火災起因的研究,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們。如今,這些徒弟已成為國內火調戰(zhàn)線的精英和骨干。
工作之余,林松還擔任著中國科技大學的客座教授,和中國武裝警察學院的碩士生導師,并兼任公安部消防培訓基地的教授。不但如此,她還在廣西師范大學開設了全國首門消防選修課,以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幽默風趣的授課方式,贏得了學生們的喜愛。
每年7月2日是林松的生日,也是她最開心的日子,因為這一天,徒弟們都會攜帶家人前來為她祝壽。壽宴上,林松與徒弟們交流最多的,仍是火災調查的得失。徒弟們取得的成績,都讓她感到發(fā)自內心的快樂。她說,她要把畢生精力,獻給國家的消防事業(yè),讓火災可防、可控,這才是她最大的心愿。
林松整天忙碌在火調現(xiàn)場,還受邀到全國各地傳授經驗,家人對她的工作非常支持。她說,她唯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的母親。母親在世時,對林松有兩個請求:一是每月回來陪她15分鐘;二是盡快退休回家陪伴她。林松答應了母親,卻無法做到。在業(yè)內的威望以及深厚的火災調查功底,讓她整天奔走于全國各地,連陪伴母親的時間都抽不出來。
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每天早上和晚上,林松都會和母親通個電話聊聊天,講講自己的見聞。母親雖然渴盼她陪在身邊,但也知道她干的是大事,是為國家出力,就諒解了她。母親叮囑她最多的是注意安全。最讓她愧疚的是,母親去世前,她竟沒有陪母親去外地旅游過一次。
如今,66歲的林松,依然為心愛的消防事業(yè)忙碌著,她給自己多年來的火災調查工作打89分,說還有11分的差距等著她去填補。她覺得還可以完善自己,為國家的消防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