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龍 整理
集裝袋,與起重機或叉車配合使用,可以實現(xiàn)集裝單元化運輸,適用于裝運大宗散狀粉粒狀物料。作為一種柔性運輸包裝容器,應用廣泛,使用集裝袋做為運輸、倉儲的包裝產品。集裝袋可實現(xiàn)防水、承重等技術效果,但是當集裝袋中的盛裝樣品含有水分時,不能將水分過濾出來。
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主要是采用具有過濾功能的材料加工成集裝袋,例如無紡布,無紡布是由定向或隨機的纖維構成,相比其他纖維織物,承重效果不好。無紡布的制作工藝為高溫熔融、噴絲、鋪綱、熱壓卷取連續(xù)生產而成,其上的孔徑較小,適合過濾水分。用這種方式制作成的集裝袋能夠實現(xiàn)過濾效果。但是僅僅依靠過濾功能的材料制作的集裝袋不具有承重的功能。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目前急需一種在保證承重的基礎上有效過濾盛裝樣品、保證透氣的技術方案。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文介紹一種在保證承重的基礎上有效過濾盛裝樣品、保證透氣的帶有過濾功能的新型集裝袋。
該帶有過濾功能的新型集裝袋,其特征在于:包括過濾層和針織物層,針織物層設置在過濾層的外部,過濾層上有過濾孔,針織物層上開設透氣孔,透氣孔直徑大于過濾孔的直徑,過濾層和針織物層的邊緣連接。
所述的過濾層采用無紡布制成。所述的針織物層為針織布。所述的透氣孔和過濾孔分別在針織物層和過濾層上間隔設置多個。所述的過濾層與針織物層之間間隔設置若干干燥條。所述的干燥條設置為矩形。
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設置過濾層和針織物層,過濾層設置在針織物層的內側,過濾層可將盛裝樣品的水分過濾出來,針織物層由孔狀線圈串套形成,具有較大的透氣性能,可順利將過濾層過濾出的水分排出;因線圈是紗線在空間彎曲而成,每個線圈均由一根紗線組成,當針織物層受到外來張力時,線圈的彎曲發(fā)生變化,延展性大,斷裂強度大,具有過濾層無法起到的承重作用,保證集裝袋的承重效果。
1. 帶有過濾功能的新型集裝袋,具有在保證承重的基礎上有效過濾盛裝樣品、保證干燥透氣的有益效果。
2. 將過濾層設置在內部保證盛裝樣品水分過濾出來,具有有效過濾的有益效果。
3. 外部設置針織物層,保證過濾出水分充分接觸空氣,及時蒸發(fā)掉,同時針織物層解決了單層過濾層不能承重的技術問題,具有保證集裝袋承重的有益效果。
4. 針織物層上開設透氣孔,透氣孔大于過濾孔,保證更好的透氣效果。
5. 在針織物層和過濾層之間設置干燥條,保證集裝袋整體的干燥。
圖1 新型集裝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新型集裝袋實施例1的剖面圖
圖3 新型集裝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3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帶有過濾功能的新型集裝袋,包括正身單片7、側身單片8和吊帶6,如圖1所示,正身單片7為集裝袋前后兩片布料和集裝袋底,側身單片8為集裝袋側面的兩片布料。
正身單片7和側身單片8均為同種布料,包括過濾層1和針織物層2,針織物層2設置在過濾層1的外部,過濾層1上設置過濾孔3,針織物層2上設置透氣孔4,根據(jù)盛裝材料的不同,透氣孔4的直徑以及相鄰透氣孔4之間的間隔可以調整。過濾層1和針織物層2的邊緣連接,采用縫紉線縫紉鎖邊完成。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過濾層1采用的無紡布,無紡布的制作工藝為高溫熔融、噴絲、鋪綱、熱壓卷取連續(xù)生產而成,其上的孔徑較小,適合過濾水分,無紡布上的孔為過濾孔3。
過濾層1也可使用其他過濾功能的材料進行代替。
本實施例中,針織物層2采用針織布制成,針織布是由紗線順序彎曲成線圈,線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織物。因為針織物由孔狀線圈串套形成,所以具有較大的透氣性能,可順利將過濾層1過濾出的水分排出;因為線圈是紗線在空間彎曲而成,每個線圈均由一根紗線組成,當針織布受到外來張力時,線圈受力方向不同,線圈的寬度高度會發(fā)生相互的變化,因此針織布的延展性大,斷裂強度大,具有無紡布無法起到的承重作用。在針織物層2上另外開設相應的透氣孔4。針織物層2可采用其他具有透氣和承重效果的材料。
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
將針織物層2上間隔設置若干透氣孔4,將針織物層2與過濾層1邊緣縫制,分別按照同樣步驟制作集裝袋的正身單片7和側身單片8,將側身單片8縫制在正身單片7的兩側,進行鎖邊操作。將吊帶6縫制在集裝袋的上端。將盛裝樣品放置在集裝袋內,盛裝樣品中的水分通過過濾層1滲出,進入過濾層1與針織物層2之間,經過針織物層2與外部空氣接觸,保證水分的及時蒸發(fā)。
實施例2
帶有過濾功能的新型集裝袋,包括正身單片7、側身單片8和吊帶6,正身單片7為集裝袋前后兩片布料和集裝袋底,側身單片8為集裝袋側面的兩片布料。
正身單片7和側身單片8均為同種布料,如圖3所示,包括過濾層1和針織物層2,針織物層2設置在過濾層1的外部,過濾層1上設置過濾孔3,針織物層2上設置透氣孔4,過濾層1和針織物層2的邊緣連接,采用縫紉線縫紉鎖邊完成。
本實施例中設置干燥條 5,設置在過濾層 1與針織物層2之間,保證干燥水分;干燥條5為矩形的條狀結構,間隔設置在過濾層1與針織物層2之間,以保證透氣。
其他部件同實施例1。
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為:
將針織物層 2上設置若干透氣孔 4,將干燥條5豎直設置在過濾層1的外部,干燥條5夾在針織物層2與過濾層1之間,將過濾層1和針織物層2的邊緣縫制;分別按照同樣步驟制作集裝袋的正身單片7和側身單片8,將側身單片8縫制在正身單片7的兩側,進行鎖邊操作,將吊帶6縫制在集裝袋的上端。將盛裝的樣品放置在集裝袋內,盛裝樣品中的水分通過過濾層1滲出,進入過濾層1與針織物層2之間,經過干燥條5的干燥,保證水分可以及時蒸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