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維
中層干部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zhí)行高層所交辦的事。在實際管理中,一般高層跟中層講話都是這樣的:“老高,這件事情你注意一下?!薄澳判模I導,我一定注意。”聽起來中層好像是在貫徹執(zhí)行高層所交辦的事情。但中層干部并不只是簡單聽命于高層,中層要想充分發(fā)揮作用,還得有真本事。
有一年,我到四川綿陽出差,住在著名的國營長虹集團辦的長虹酒店。去之后,他們很客氣地招待我,長虹酒店總經理對客房部主任說:“這是余教授,你們要好好地接待?!?/p>
“您放心,老總?!笨头坎恐魅位卮?。
入住第二天早上,我把穿臟的衣服拿給他們去洗。因為這次出差的時間比較長,我隨身帶了不少衣服。為了方便,我把箱子里的干凈衣服也都拿了出來,全部掛在了酒店的櫥柜里(因為我的衣服都是塞在箱子里的,難免有點皺)。當我收拾行李準備離開綿陽那天晚上,竟意外地發(fā)現(xiàn)掛在櫥柜里面的上衣、褲子統(tǒng)統(tǒng)被熨燙過了。
這么多年來,我去各地住過很多酒店,但把我掛在櫥柜里的衣服全都熨燙好的酒店非常少。我的衣服肯定不是總經理熨燙的,也不可能是客房部主任熨燙的,但應該是客房部主任交代下屬去做的,長虹酒店的中層主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也說明,中層在貫徹執(zhí)行領導所交辦的事情時,不是簡單的一句話的問題,重要的是要去聽、去看、去問、去說、去做。因為領導的話通常很簡單,但要表達的意思很多,領導沒有講清楚的事,就需要中層去思考、豐富、完善。舉例來說,領導講的話如果是3句,那么中層干部就要把它想成9句或15句,即把高層的話增加3-5倍。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一名領導說過:“我的下屬的確在適應我,但我為了適應他們而做出的努力要多得多?!痹谌毡尽肮芾碇瘛彼上滦抑乃枷肜铮瑑A聽和溝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經常詢問下屬,還經常到工廠里去走走,這便于發(fā)現(xiàn)問題,也有利于聽取工人的意見和建議。
這些同樣適用于機關、企事業(yè)單位中層干部。一般來說,基層希望中層能幫他們和高層溝通,去推動一些事情。比如,某國有銀行的職員認為自己的薪水低了一點,他會自己去跟行長說“應該調整一下待遇”嗎?一般不會。但他肯定會跟部門主管或經理提,希望能把他的想法反映給副行長或行長。這說明,基層有事情是希望中層來推動的。
上海曾有一個有名的百年企業(yè),可它的經營狀況始終不算特別好,這就是中層干部沒有處理好的后果。因為上面派來的中層經營負責人,一輩子沒干過這行業(yè),也不懂得多去與下屬溝通,不了解基層狀況,無法有效地推動基層做事。這樣也無法更好地將下面的意見及時傳達給上層,沒有起到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
其實,在一個組織中,領導講得很少,是因為他認為員工會認真體會,偏偏員工沒有認真體會;基層講得也很少,是因為他認為領導應該明白,偏偏領導也不知道。這樣,中層就處在了講得都很少的高層和基層之間。如果整個組織統(tǒng)統(tǒng)只講3句話,怎么會有很好的執(zhí)行力?中層又怎么能夠推動領導或基層的事?
作為中層干部,一般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凝聚力,培養(yǎng)下屬的團隊精神,要讓大家愿意凝聚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隊努力工作。
還要有親和力。很多人認為領導要罵、要兇、要狠,下屬才會怕。我覺得這種觀點有待商榷:你可以威,但是不要兇;你可以嚴,但是不要苛。我們稱之為威嚴,但不一定要讓別人怕你,因為怕領導會導致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沒人敢對領導提意見;第二,領導什么地方錯了,或者決策出現(xiàn)問題,沒人敢提出來;第三,大家都會躲著領導,也就沒辦法把一件事做好。如果大家都在盡力躲著你,罵和兇就沒有意義了。
第三個條件,也是最重要的,要有創(chuàng)意。不是發(fā)明一個新東西和新玩意兒就叫創(chuàng)意,而是能改善優(yōu)化機關內部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才叫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從何而來?就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問題,發(fā)現(xiàn)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瓶頸。整天上網搜索材料,檢查地掃得干不干凈、垃圾桶到哪里去了等細節(jié)和具體操作可以留給基層去干,中層干部一定要具有一雙慧眼。應該聚焦更重要的問題。
平時機關或組織溝通中,領導講得很少,是因為他認為基層下屬會認真體會,偏偏基層下屬沒有認真體會;基層下屬講得也很少,是因為他認為領導應該明白,偏偏領導也不知道。中層處在了講得都很少的高層和基層之間,需要發(fā)揮溝通上下、貫徹執(zhí)行的作用。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