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生家庭人際關系在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對焦慮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

      2019-09-20 03:07:04劉亮劉翠蓮趙旭東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9年25期
      關鍵詞:矛盾性調節(jié)作用男女生

      劉亮,劉翠蓮,趙旭東

      焦慮是社區(qū)人群中常見的精神健康癥狀之一。約22.7%成年早期(19~26歲)非臨床人群的臨床表現(xiàn)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4版(DSM4)中某一類型焦慮障礙(anxiety disorder)的診斷標準,約9.7%符合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的診斷標準[1-2]。因此,探討引發(fā)焦慮癥狀的社會心理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機制,對于焦慮的防治有重要意義。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在焦慮癥狀的誘發(fā)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憤怒傾向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產生憤怒情緒的程度,是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憤怒表達是個體習慣采取的憤怒表達方式,包括壓抑和公開表達兩種[4-5]。既往研究提示,高憤怒傾向和憤怒壓抑與社區(qū)人群焦慮癥狀的產生相關[6-11]。但是,并非所有高憤怒傾向或壓抑憤怒的個體都會出現(xiàn)焦慮癥狀,這提示在憤怒傾向或憤怒壓抑與焦慮的關聯(lián)中可能存在某些因素,影響二者關聯(lián)與否及關聯(lián)的強度,這一效應被稱為調節(jié)效應(moderation effect)[12]。若要證明某變量在自變量影響因變量過程中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需滿足的基本條件為:自變量對因變量存在明顯預測效應,且潛在調節(jié)變量不能同時與自變量和因變量存在明顯關聯(lián)[12-13]。

      根據(jù)MCGOLDRICK等[14]的家庭代際理論,大學生(17~21歲)處于個體心理發(fā)展的關鍵轉變階段,作為個體心理特征的憤怒傾向與憤怒表達,以及家庭人際關系環(huán)境可能在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過程中同時發(fā)揮重要作用。但是,二者在影響大學生焦慮癥狀過程中的相互作用機制不明。在家庭人際關系環(huán)境的研究中,家庭親密度、適應性及矛盾性被廣泛應用。家庭親密度指家人彼此支持和理解的程度;家庭適應性指成員在應對挑戰(zhàn)時處理方式的靈活性[15-16];家庭矛盾性指家庭中人際沖突的激烈程度,以及成員公開表達情緒的程度[17-18]。既往研究提示,家庭中過多的人際沖突和暴力與廣泛性焦慮障礙的發(fā)病明顯相關[19-20],且家庭親密感缺乏與社區(qū)和臨床患者的焦慮癥狀亦存在關聯(lián)[19,21-22]。相較而言,既往研究并未在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矛盾性與憤怒之間建立明確的聯(lián)系[22-24]。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檢驗家庭人際關系在大學生憤怒影響焦慮過程中的調節(jié)效應的統(tǒng)計學前提基本滿足。因此,本研究選取全日制在校就讀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家庭親密度、適應性及矛盾性在憤怒傾向/憤怒表達方式影響焦慮過程中發(fā)揮的調節(jié)作用,從而為大學生焦慮的防治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于2018年2—4月,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上海市一所綜合性大學一、二年級在校大學生2 451例。納入標準:(1)該校正式全日制在讀大學生;(2)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無任何經診斷的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本研究程序和內容經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研究方法 不分專業(yè)、以班級為單位對納入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由主試教師統(tǒng)一說明指導語。共發(fā)放問卷2 451份,回收有效問卷1 986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1.03%。

      1.2.1 自編社會人口學調查表 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生源地、家庭經濟狀況、是否獨生子女等。

      1.2.2 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共90個條目,分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9個分量表。各條目采用5級評分,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相應精神癥狀越嚴重[25]。本研究采用焦慮分量表條目平均得分反映被試的焦慮癥狀;因抑郁情緒可能會干擾被試者對情緒和認知測量的判斷[26-27],故在分析中將抑郁分量表條目平均得分作為混雜因素加以控制。焦慮和抑郁分量表的得分范圍均為0~4分。SCL-90在我國大學生測評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焦慮和抑郁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shù)分別為 0.83、0.87[28-32]。

      1.2.3 狀態(tài)-特質憤怒表達量表修訂版(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2,STAXI-2) 用于測量被試的易怒程度和憤怒管理方式,共57個條目,各條目采用4級評分(1~4分)。包括狀態(tài)憤怒(SAS)、特質憤怒(TAS)、憤怒表達(AX)3個分量表[33]。其中,TAS測量被試的憤怒傾向,包含2個因子,憤怒氣質和憤怒反應。憤怒氣質反映個體在日常無刺激狀態(tài)下的易怒程度,憤怒反應體現(xiàn)個體在面臨應激時的易怒程度。各因子條目得分相加即為該因子得分,憤怒氣質和憤怒反應得分范圍均為4~16分。其在大學生中應用的信效度已得到證實[33-34]。AX測試個體管理憤怒的方式,分為4個因子,本研究根據(jù)研究目的選取憤怒內部表達、憤怒外部表達2個因子,用以反映被試壓抑和公開表達憤怒的程度,兩因子得分范圍均為8~32分,其Cronbach'sα系數(shù)分別為0.79和 0.86[33-34]。

      1.2.4 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量表中文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Scale Ⅱ-Chinese Version,F(xiàn)ACESⅡ-CV) 由OLSON等于1982年編制,PHILLIPS等翻譯引進,為自評量表,共30個條目,各條目采用5級評分,“不是”~“總是”分別計為1~5分。量表包含家庭親密度、家庭適應性2個維度。家庭親密度指家庭成員在日常相處及遭遇挑戰(zhàn)/危機時相互理解和幫助的程度,得分范圍為28~92分,得分越高表明成員間越親密;家庭適應性指家庭體系靈活應對應激的能力,得分范圍14~70分,得分越高表明成員處理挑戰(zhàn)和情緒越靈活[16]。該量表具有較好的區(qū)分效度和結構效度,以及重測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15-16]。

      1.2.5 家庭環(huán)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F(xiàn)ES-CV) 采用FES-CV中的家庭矛盾性分量表,測量被試家庭中人際沖突激烈程度和成員公開表達情緒的程度[35]。該分量表包含9個是非選擇條目,回答“是”計1分,回答“否”計2分。得分范圍為0~9分,得分越高表明被試家庭越允許成員開放表達情緒和憤怒。FES-CV應用于我國社區(qū)人群的結構效度、內容效度、外部效度良好[17-18]。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不同性別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呈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M(QR)〕表示,不同性別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關;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當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4個因子間的影響被控制后,哪些因子對焦慮保持明顯預測效應;采用分層多元線性回歸(進入法,α入=0.05)分別探討男女生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矛盾性在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對焦慮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以自變量×調節(jié)變量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存在調節(jié)作用[12-13]。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1 986例大學生的社會人口學情況 男1 097例(55.24%),女889例(44.76%);年齡16~22歲,平均年齡(19.6±0.8)歲;漢族1 502例(75.63%),少數(shù)民族290例(14.60%),缺失194例(9.77%);生源地為城市820例(41.29%),農村675例(33.99%),缺失491例(24.72%);自評家庭經濟狀況好202例(10.17%),中1 086例(54.68%),差212例(10.68%),缺失486例(24.47%);獨生子女1 401例(70.54%),非獨生子女375例(18.88%),缺失210例(10.58%)。

      2.2 男女生焦慮、抑郁、憤怒傾向、憤怒表達、家庭人際關系得分比較 男女生焦慮、抑郁、憤怒反應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生憤怒氣質、憤怒內部表達、家庭親密度、家庭適應性、家庭矛盾性得分高于男生,憤怒外部表達得分低于男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男女生焦慮、抑郁、憤怒傾向、憤怒表達、家庭人際關系得分比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anxiety,depression,anger trait,anger expression and famil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ders

      2.3 男女生焦慮與抑郁、憤怒傾向、憤怒表達、家庭人際關系的相關性分析 男女生的焦慮得分均與抑郁、憤怒氣質、憤怒反應、憤怒內部表達、憤怒外部表達、家庭矛盾性得分呈正相關,與家庭親密度、家庭適應性得分呈負相關(P<0.05,見表2)。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得分與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矛盾性得分存在相關性(|相關系數(shù) |為 0.06~0.13,P<0.05)。

      2.4 大學生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對焦慮的預測效應 分別在男女生中,以焦慮得分為因變量,以憤怒氣質、憤怒反應、憤怒內部表達、憤怒外部表達得分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賦值:各變量均以實際值納入)。結果顯示,男女生的憤怒氣質、憤怒反應、憤怒內部表達得分可以預測焦慮得分(男:b'值為0.19~0.30,P<0.001;女:b'值為0.16~0.31,P<0.001,見表 3)。

      表2 男女生焦慮得分與抑郁、憤怒傾向、憤怒表達、家庭人際關系得分的相關性分析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nxiety scores and depression,anger trait,anger expression and famil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ders

      2.5 大學生家庭人際關系在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對焦慮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 在男生和女生中,以焦慮得分為因變量,分別以憤怒氣質、憤怒反應、憤怒內部表達得分為自變量,分別以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矛盾性得分為調節(jié)變量,以年齡、民族、生源地、家庭經濟狀況、是否獨生子女、抑郁得分為控制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賦值:民族,漢族=1、其他民族=2;生源地,農村=1、城市=2;家庭經濟狀況,分好、中、差3類,分析時設置啞變量,否=0、是=1;是否獨生子女,獨生=0、非獨生=1;其他指標均以實際值納入)。將自變量、調節(jié)變量、自變量×調節(jié)變量、控制變量同時帶入回歸方程(因數(shù)據(jù)過多,本文僅以表格形式給出了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1)在男生中,憤怒氣質×家庭矛盾性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提示家庭矛盾性在男生憤怒氣質對焦慮的影響中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2)在女生中,憤怒反應×家庭適應性的交互作用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提示家庭適應性在女生憤怒反應對焦慮的影響中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3)未檢測出家庭人際關系在憤怒內部表達對焦慮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P>0.05)。

      表3 大學生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對焦慮預測效應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edictive effect of anger trait and anger expression on anxie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表4 家庭矛盾性在男生憤怒氣質對焦慮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4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oderation effect of family conflict on anger temperament in anxiety among male students

      表5 家庭適應性在女生憤怒反應對焦慮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Table 5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oderation effect of family adaptability on anger reaction in anxiety among female students

      2.6 調節(jié)作用的簡單斜率分析 為進一步明確家庭矛盾性或家庭適應性調節(jié)作用的方向,將男生按照家庭矛盾性得分的四分位數(shù)分為高分組(n=262,得分4~9分)、中分組(n=444,1~<4分)、低分組(n=391,得分 0~<1分)3組[12]。以焦慮得分為因變量,以憤怒氣質得分為自變量,在控制上述混雜因素同時,為高分組和低分組分別進行簡單斜率分析。結果顯示:憤怒氣質影響焦慮的回歸系數(shù),在家庭矛盾性高分組中無統(tǒng)計學意義(b'=0.04,t=0.53,P=0.590),在低分組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b'=0.09,t=2.86,P=0.004)。

      采用相似方法將女生分為家庭適應性得分高分組(n=191,得分>60.9分)、中分組(n=492,得分43.7~60.9分)、低分組(n=206,得分<43.7分)3組(劃分分值為均數(shù)±1個標準差),并進行簡單斜率分析。結果顯示:憤怒反應影響焦慮的回歸系數(shù),在家庭適應性高分組中無統(tǒng)計學意義(b'=0.07,t=1.25,P=0.220),在低分組中有統(tǒng)計學意義(b'=0.22,t=4.65,P<0.001)。

      3 討論

      3.1 憤怒傾向與表達、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矛盾性與焦慮的關系 相關及回歸分析顯示,當控制了彼此的相互影響后,男女大學生的憤怒傾向和憤怒內部表達仍與焦慮明顯相關,提示憤怒傾向與表達壓抑可能是焦慮的獨立預測因子,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6-11]。同時,分析提示家庭人際關系越疏遠,處理問題的方式越缺乏彈性,人際互動沖突越多,個體越容易被焦慮癥狀困擾,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亦吻合[19-22]。相較而言,雖然憤怒傾向和憤怒表達得分與家庭親密度、適應性、矛盾性得分存在相關性,但相關系數(shù)較低,提示上述家庭人際關系因素可能只是影響個體憤怒傾向和表達的間接因素。既往研究亦未明確證實個體憤怒特質和管理方式與家庭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關聯(lián)[36-38]。

      3.2 家庭矛盾性和家庭適應性在男女生憤怒傾向對焦慮影響中的調節(jié)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發(fā)現(xiàn)為:在男生中,家庭矛盾性在憤怒氣質影響焦慮的過程中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在女生中,家庭適應性則在憤怒反應影響焦慮的過程中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即對男生而言,家人日常生活中公開的情緒表達和沖突處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易怒男性免受焦慮癥狀的困擾。而在女生中,其家庭成員處理挑戰(zhàn)和日常問題的方式越靈活,個體的憤怒傾向對焦慮的影響越不明顯。

      如何理解上述調節(jié)作用在男生和女生間的差別?如既往研究提示,憤怒氣質反映個體在日常無刺激狀態(tài)下的易怒程度,為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根據(jù)GROSS等[39]提出的情緒生理反應機制理論,對易怒男性而言,能保護其免受憤怒影響的方式之一可能是公開和有彈性地表達憤怒情緒。此外,社會性別角色認同更偏向于接受男性公開表達憤怒[40-41](本研究中男生憤怒外部表達得分高于女生)。因此,當易怒男性產生憤怒時,如果其所在家庭人際氛圍更接受成員公開表達情緒(高家庭矛盾性),被試可能在表達憤怒時會更加自由和充分,無需過度壓抑,進而間接降低了憤怒體驗引發(fā)焦慮癥狀的風險。既往研究亦發(fā)現(xiàn)當心理治療促使焦慮障礙患者的家庭成員在溝通中更加積極和開放地表達負面情緒后,能促進其焦慮癥狀的緩解[42-43],這間接驗證了本研究的結果。

      相較而言,我國傳統(tǒng)社會文化賦予女性的角色認同更加內斂、溫柔、耐心,女性公開表達憤怒情緒較難以被接受[12,40]。而憤怒反應更多指個體在面臨應激時的易怒程度,加之本研究中女生憤怒氣質和憤怒內部表達得分較男生高,提示女生不但對憤怒刺激情境的敏感性更高[12,40-41],而且更偏向采取壓抑的方式處理憤怒體驗。因此,本研究中的女大學生可能在更頻繁且更深刻地體驗到憤怒情緒的同時,不得不采用壓抑的方式處理憤怒,故而更加容易產生焦慮癥狀。而家庭適應性代表了被試家庭中成員處理挑戰(zhàn)的靈活性和彈性,因此,如果女生所在家庭環(huán)境有更多的資源或方式靈活地處理負面情緒(高家庭適應性),其也許可從中習得更多處理情緒的策略,比如開放和一致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使其憤怒體驗的持續(xù)時間變短、強度降低,進而降低憤怒引發(fā)焦慮的風險[42-43]。

      3.3 臨床提示和參考意義 本研究結果可為大學生焦慮防治提供一定參考。由于憤怒傾向是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較難以改變,因此也許可以針對家庭環(huán)境這一更易改變的因素實施干預。如對于有焦慮癥狀的易怒男大學生,可以通過鼓勵其家庭成員采取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tài)度接納憤怒的表達,進而降低憤怒對焦慮的影響強度;對于女大學生而言,也許可以通過幫助其家庭發(fā)展更加靈活的問題和情緒應對方式,來間接減少由憤怒體驗引發(fā)的焦慮癥狀[42-43]。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首先,樣本僅為上海市1所綜合大學的大學生,研究結果在拓展到其他年齡人群時需謹慎。其次,本研究未納入可能對焦慮產生影響的其他因素,如家庭暴力、認知模式、生活應激等[43]。再次,本研究為橫斷面研究,無法完全揭示變量間的因果聯(lián)系,接下來的研究可以考慮采用縱向設計的研究進一步探討。

      作者貢獻:劉亮、趙旭東進行文章的構思與設計、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結果的分析與解釋、論文的修訂,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劉翠蓮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劉亮、劉翠蓮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劉亮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撰寫論文;劉亮、劉翠蓮、趙旭東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

      本文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矛盾性調節(jié)作用男女生
      中藥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
      《大大方方的輸家》:一部先鋒性與矛盾性并存的小說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37°女人(2019年7期)2019-07-12 03:42:06
      自尊在網絡成癮與矛盾性的家庭環(huán)境中的中介作用
      男女生的思維差異
      意林(2019年8期)2019-04-28 14:38:54
      彝族說唱 男女生三重唱
      黃河之聲(2017年13期)2017-10-12 01:03:01
      自噬對骨代謝的調節(jié)作用
      Ad36感染對維吾爾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達的調節(jié)作用
      大學男女生相互評價測驗的內容與結構效度比較
      英美法系對價原則的矛盾性及其解讀
      伊通| 黔东| 临武县| 梅河口市| 津南区| 昆山市| 镇沅| 常宁市| 东宁县| 察隅县| 奉化市| 敦煌市| 浮梁县| 甘谷县| 吉隆县| 襄汾县| 成武县| 绥德县| 陈巴尔虎旗| 犍为县| 临城县| 岳西县| 南川市| 岐山县| 通化市| 辰溪县| 晴隆县| 日土县| 若羌县| 永济市| 论坛| 钦州市| 安达市| 梁河县| 渝北区| 藁城市| 榆中县| 涞水县| 淮北市| 饶平县| 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