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河南省濟源市副市長衛(wèi)祥玉關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心得體會走紅,體現(xiàn)出對基層扶貧干部的人文關懷。
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最辛苦、最勞累、付出最多的就是扶貧干部,他們往往是常年無休,月光、星光、燈光,就是他們的詩和遠方。我認為,關心關愛基層一線扶貧干部,就要建立激勵獎懲機制,從提拔使用、表彰獎勵、提高待遇、人文關懷等多個方面,正向激勵扶貧一線干部,肯定和鼓勵扶貧干部的付出與辛勞,提振扶貧干部的“士氣”,激發(fā)扶貧干部的干事動能,讓基層一線扶貧干部有自豪感、獲得感、幸福感。
對那些長期在貧困地區(qū)一線、實績突出的干部給予表彰并提拔使用。四川省2017年出臺關心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干部22條措施,明確新提拔進入縣鄉(xiāng)黨政領導班子和縣直部門班子的,優(yōu)先考慮有第一書記工作經(jīng)歷的優(yōu)秀干部;每年從第一書記中定向選拔一批鄉(xiāng)鎮(zhèn)領導班子成員、考錄一批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
要讓基層一線扶貧干部有獲得感,還要對脫貧攻堅戰(zhàn)中涌現(xiàn)出來的先進典型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在評先評優(yōu)、年度考核等工作中,適當增加脫貧攻堅一線干部的比例。
2014年起,我國把每年的10月17日定為全國扶貧日,每年扶貧日前后,都要開展全國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表彰一批脫貧攻堅戰(zhàn)中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如今,扶貧工作已進入后續(xù)攻堅階段,堅守一線扶貧的干部付出心血和代價越來越大,在給予精神鼓勵的同時,也應該給予更多的實惠激勵,為扶貧干部提供必要的資金、政策等支持。濟源市從2019年起每天補助100元伙食費、40元交通補,按實際駐村天數(shù)補助,讓駐村干部從經(jīng)濟待遇上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工作人員起來也更加安心、更有干勁。
貧困地區(qū)工作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生活條件都比較艱苦,要在物質(zhì)上多關懷,保障他們應有的福利待遇,解決他們照顧家庭的后顧之憂,讓干得多、干得好的干部“吃糖”,讓他們在待遇上嘗“甜頭”。
當前,精準扶貧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脫貧攻堅任務重、矛盾多、困難大、要求嚴,需要干部主動擔當、迎難而上,需要“尖兵”“闖將。扶貧工作“壓力山大”,干部們承受著身體的勞累和心理的疲憊,不僅照顧不了家庭、愧對親人,更面對著動輒就被問責處分的精神壓力,少數(shù)黨員干部不愿,甚至不敢扶貧。
相關部門應及時為扶貧干部減壓,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及時為他們舒緩壓力,給予更多關懷和關愛,在部署扶貧工作時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考核督查時,不吹毛求疵,把考核重心放在脫貧成效和百姓口碑上,對與脫貧成效關系不大的問題給予免責,切不可動輒問責“打板子”“挪位子”“扣票子”,杜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更不能常常以“問責處分”來否定干部,讓其寒心。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扶貧干部少了委屈,沉下心來真心實意幫扶。當然,容錯糾錯不是縱容犯錯,對扶貧干部貪污腐敗、侵占扶貧資金、失職瀆職等違紀違法行為,顯然要堅決依法查處,絕不姑息。如此一來,才能有的放矢,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有效激發(fā)扶貧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熱情,推動扶貧工作持續(xù)有效落實。
相關部門也要正視扶貧干部最真實的工作、生活和精神狀態(tài),給予有措施、見效果的關懷,從多方面進行鼓勵關懷。比如,要落實輪休、帶薪休假等制度,讓基層一線扶貧干部有正常的休息時間;要減少重復的考核、完善問責機制。
2019年春節(jié)前夕,我去看望胡愛國、楊延武、高福順等幾位扶貧干部的家屬,無論是他們的父母、還是他們的愛人都在背后默默地付出,都是讓他們放下家里的事情,安心村里的工作,哪怕自己再辛苦再受累再委屈,也決不耽誤親人的扶貧工作,這些扶貧干部家屬都非常讓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