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賣》:作為廣州市文物總店身處市場前線的一員,請你總結一下這些年淺絳彩的整體市場表現(xiàn)?
吳鎮(zhèn)昭:淺絳彩瓷是清末時景德鎮(zhèn)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釉上彩新品種,其一大突破是在瓷畫上題寫作者名字,或題詩、署款兼?zhèn)?,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一種創(chuàng)舉。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內(nèi)在文物商店中有許多這類淺絳彩瓷器,當時許多人都不認識這類瓷器,國家博物館和民間都少有收藏。文物店在銷售中幾乎是成批的低價銷售。后來,少數(shù)人意識到了它的收藏價值,開始有選擇地收藏。20世紀90年代后,特別是最近幾年,隨著人們對這類瓷器的認識,淺絳彩瓷的價格開始不斷升溫。不僅登上了嘉德、保利這些國際拍賣會,國內(nèi)不少藏家和學者還開始為淺絳彩瓷著書立說?,F(xiàn)在,淺絳彩瓷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收藏品種,擁有眾多的愛好者,有一些民間收藏團體還專門組織了淺絳彩瓷的收藏展覽。而文物總店身處市場的最前線,我們也時常能感受到客人對淺絳彩瓷的市場需求,但是主要是收藏一些名家作品。
《收藏·拍賣》:淺絳彩瓷的存世量如何?市場投資點在哪里?
吳鎮(zhèn)昭:淺絳彩瓷興起于同治光緒年間,至多不過存在70年,便被新粉彩取代,此前在瓷器史上素來不受重視。所以相對明清官窯瓷器而言,淺絳彩瓷的存世量算不上大,但也留存有一定比例的量,若是名家名人的作品則更稀缺。而今淺絳由冷轉熱,自然有其原因:第一,其產(chǎn)生于亂世,存世不久,為一現(xiàn)之曇花,足以逗引人的興趣;其二,其確實在中國瓷器史上,以文人氣質入瓷畫,詩書畫三源同現(xiàn)瓷胎,使得中國文化最精華的情致和瓷器造型藝術結合。清代粉彩藝人由于分工細,文化程度不高,故多數(shù)只能專工一種題材。淺絳藝人則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多數(shù)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鳥。清代官窯粉彩由宮中發(fā)樣,工匠照描,描完后填色,故很難表現(xiàn)出藝人的個性。淺絳則從圖稿設計、勾畫到渲染都由一人完成,能自由表達畫者的風格與個性,因而粉彩為局部工人分工合作的產(chǎn)物,而淺絳則是文化層次較高的藝人得心應手之作,故粉彩板而淺絳活。目前,淺絳彩瓷還未經(jīng)歷大面積的話題炒作,和元青花以及年代稍晚的新粉彩瓷器相比,價位著實很低。
《收藏·拍賣》:淺絳彩還是以民間收藏為主?器型會影響收藏嗎?
吳鎮(zhèn)昭:國內(nèi)拍賣市場上很早便有淺絳彩瓷專題拍賣,但至今并未形成大規(guī)模的專場拍賣風潮。交易的晴雨表還是以民間交易數(shù)據(jù)為主體,收藏群體也主要以文人收藏居多,官方機構收藏比較少。不少人認為淺絳彩瓷屬于“瓷漸退步,乏善可陳”的民用瓷品和百姓玩物,所謂“淺絳無重器, 不入皇家門”。其實, 這并不是事實。淺絳瓷是原御窯廠畫師們在生活重迫下的一種艱辛嘗試,但在客觀上卻是一個新藝術品種繁盛的開端。淺絳彩瓷也從供觀賞的瓷板、扁壺之類轉向日常用品,如帽筒、水盂、印盒、花盆等,幾乎覆蓋整個日用瓷領域,風行一時。一些器物上還燒有“某某堂藏”等字樣底款,則說明是藏家專門訂制的珍玩。但器型不是淺絳彩瓷收藏首要標準。論器型,淺絳彩肯定不能跟官窯媲美,但是它不是流水作業(yè)的成品,是一個人的創(chuàng)作,收藏淺絳彩等同于玩文人書畫。
清光緒 淺絳彩王少維人物山水方瓶 高30cm成交價:34.5萬元來源:北京保利2015年春拍
淺絳彩花鳥圖瓷板 清末 印文“品卿金誥畫章” 白文 廣州市文物總店藏
《收藏·拍賣》:目前,明清官窯瓷器的價格都非常高了,以你多年的市場經(jīng)驗來看,淺絳彩瓷還有多大的市場空間?
吳鎮(zhèn)昭:目前,整個瓷器拍賣市場上,仍由明清兩代瓷器主導,但一些精品民國瓷器的成交價已超過很多明清兩代的官窯瓷器。與年代稍晚的新粉彩瓷器相比,淺絳彩瓷的價位著實很低。目前市場對淺絳彩瓷市場的評判仍然沿用中國瓷器傳統(tǒng)的審美判斷標準,比如宮廷審美類型(歷代御制、官窯作品,此類瓷器的繪畫以富麗精工、工整嚴謹為追求,配以規(guī)整嚴謹?shù)拇善髟煨?,體現(xiàn)皇權文化的審美特質);民俗審美類型(以唐代長沙窯、宋元磁州窯、明清景德鎮(zhèn)民窯為代表)……而淺絳彩瓷應該是屬于文人審美類型,其作品既不同于民窯瓷器的略覺粗俗,又與官窯瓷器的精細到流于匠氣迥然有別。如果以文人審美的眼光來評判市場價值,淺絳彩瓷未來還有一波拉升空間。
《收藏·拍賣》:對淺絳彩瓷的收藏愛好者來說,如何才能從市場上淘到一件心儀的精品?
吳鎮(zhèn)昭:淺絳彩瓷的“真、精、特、稀、絕”,當然是收藏者夢寐以求的標的,但往往“熊掌與魚翅”不可兼得。這種時候,我個人往往會擇畫藝而取之,特別是在偶遇有殘次的淺絳彩瓷“珍品”或賣家開高價不肯松口的時候。因為收藏淺絳彩瓷從根本上來講,玩的就是瓷器上的中國文人書畫。其次,要注意收藏名人作品。淺絳彩瓷在制作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們的作品藝術水平高,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同時,因為歷史條件的限制,保存的相關資料并不是很多,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人們才對他們有一定的認同,比如程門、金品卿、王少維、王鳳池等。其三,要注意辨別仿品。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仿品主要有:新胎新彩、舊胎新彩、舊胎舊彩后加款(即原作沒有任何款識,作者名字及紀年款是后加上去的)、舊胎舊彩經(jīng)局部修復(雖為原作原款,但瓷器上某些殘次或畫面局部脫彩是經(jīng)過精心修整和修復的,處理得好的、特別是名家名人的作品,也有一定價值)。這四種仿品數(shù)量都不少,仿得“好”的幾乎可以假亂真,要特別留意“打眼”。